APP下载

对构建中职技能竞赛训练体系的思考

2015-02-03朱刚林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竞赛校企大赛

朱刚林

中等职业教育开展技能大赛活动,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展示中等职业教育成果、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对于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技能大赛活动,合理设置大赛项目,科学制订大赛标准,可以有效引导中等职业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教学,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特色,形成以赛促练、以练促改的局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校内技能竞赛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政府加大投入,通过组织省市乃至全国的技能大赛以期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各中职学校对于每年都要举办的技能大赛也是高度重视,在上级文件正式下达之前已经根据往年的经验提前组队,提前制订训练计划,提前开始备赛。通过组织参加技能大赛,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参赛选手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增强。但在组织技能大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校内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各学校虽然十分重视技能大赛工作,但组织协调、部门联动机制还需进一步优化。每年的技能大赛往往都是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忙前忙后,还缺少各部门、各专业、各学科联动,没有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竞赛功利化倾向明显

为了获得荣誉和高额奖金,一些学校会为竞赛而竞赛,仅对优选学生进行特别训练,集中培养,重点培养,以应付省市及全国竞赛。个别学校不惜花重金把选手送到校外请行业专家培训。这种做法违背了组织竞赛的初衷,它能使优秀学生更优秀,却不能使大部分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模式不能促进整个专业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无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对专业建设也起不到推动作用。

3.专业教学实践未能突出与技能大赛要求的融合

在常规教学组织中,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安排均是依据教学大纲来确定,未能与技能大赛相衔接,实操课的要求不够严格、规范,与技能大赛的标准更是存在差距。学校组织的周训、月赛和期末技能考试一般也未与技能大赛标准相融合。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在这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强化。为全面发挥技能竞赛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全方位的促进作用,中职学校应构建完整科学的技能竞赛训练体系。

二、中职学校技能竞赛训练体系构建举措

1.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化的竞赛管理机制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同等重视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与普通高考,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对大赛进行组织、协调。学校一把手挂帅,主管校长具体负责,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供师生之所需,做好大赛的指导、评价、组织、信息搜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专业组是技能大赛的业务部门,是技能大赛工作的中心环节。专业组长要团结、带领好全体组员积极备赛,发挥专业组的集体智慧。

第二,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学校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在学校的财政支出中要为技能大赛设立专门预算,确保技能大赛工作顺利开展。另外,还要积极争取有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的支持,努力形成校企合作组织技能大赛的长效机制。

第三,加大考核督导力度,做好过程管理。将各专业组参加技能大赛项目的数量和成绩进行量化,作为优秀专业组评选的重要内容。对于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要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奖励。

2.构建科学系统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

第一,构建“三年统筹,高一抓起”的总体战略框架,实现技能竞赛训练系统化。各阶段目标明确,梯度合理,将常规专业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全员的技能培训与优秀学生的个别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把行业专家请进来与把优秀选手送出去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技能大赛要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当中,要充分体现技能大赛对教学的要求,体现职业岗位对教学的要求,将技能大赛内容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去,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技能大赛推进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

第三,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制订各专业各课程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和量化考核方案”,深入开展“专业技能月竞赛活动”,使技能竞赛训练常态化,使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关系更加密切,使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更加突出。

第四,技能大赛要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掌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的校企合作机制,服务学生技能提升

第一,技能大赛要与校企合作紧密结合。技能大赛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第二,训练体系要对企业开放,要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还要选送优秀选手到企业参加提高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争取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的支持,并以此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契机与突破口。

4.构建有效的竞赛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

第一,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重。学校要科学制订技能竞赛奖励制度,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奖惩制度体系。对于在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的专业组和个人要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成绩优异的教师要在业务提升、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在助学金申领、对外交流、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二,情感激励机制。“管理是服务,管理是引领,管理是激励”。作为学校管理层要摆正位置,要主动为教学服务,为大赛服务。中层以上领导要主动关注大赛、参与大赛,为师生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各部门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工作业绩要作为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三,为教师的培训交流牵线搭桥。教师培训、对外交流对于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影响力的提升都有重要促进作用。作为教师,也迫切需要这样的机会和平台。因此,学校要通过建立制度有计划地为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提供进修培训、校际交流、考察学习等机会,为教师成长加油助力。

总之,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为广大中职学校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成长和展示的机会。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方面,在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各级职业院校都要在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下,构建科学合理的技能大赛训练体系,理性思考、科学组织技能大赛,真正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应有的积极作用。

(责编 王鹏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竞赛校企大赛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创新思维竞赛(3)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创新思维竞赛(6)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