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评述

2015-02-03穆献中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北京100124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因素环境指标

■ 穆献中 教授 李 凯(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 北京 100124)

投资环境评价相关概念

投资环境是指围绕投资主体,投资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因素)的集合。也就是影响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与一定投资项目相关的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是一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成的有机整体。因此投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投资环境影响最终决定了该地区投资的发生、流向、效益、规模以及宏观层面的投资结构。随着国际间、地区间物质、资本、技术的交流日趋频繁,研究投资环境不仅仅是企业投资者的需求,引资方、政府也加入到投资环境的研究中。各投资主体的研究目的不尽相同。企业投资者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投资可能的回报率与风险程度,而加入了投资的长期性、可持续性的考察。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的规模日趋增加,这些新兴的投资者着眼的目光更多的集中于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品牌的国际化。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投资环境的评价目的则更加宽泛,他们希望通过分析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投资项目,不仅要发展本地社会生产力,而且要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

因此,投资环境本身并不是一个能够明确定义的概念,其边界随着投资或引资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差异性,甚至具有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也是投资环境难以准确评价的原因之一。

投资环境的优劣,涉及到评价的问题。由于其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而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决策过程。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引资者,往往希望对众多评价对象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排序,再择优进行决策。每一个评价对象,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也可以找到自身的差距,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投资环境评价的总体思路通常包括,界定研究的投资主体、分析投资或引资目的,随后建立投资环境影响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投资环境优劣的排序,最终服务于决策。

投资环境评价的重点与难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投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标体系设计和综合方法选择的基础。这在目前的投资环境评价中往往被忽略或者放在次要的地位。投资环境评价指标的确定:投资环境指标因素作为综合评价结果的数据来源,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好的指标体系通常要求,数据具有较强的可获得性、权威性和准确性,指标与投资效果的相关度较高,指标间的信息相关度较低,即减少信息的冗余。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通过一定的方法,研究者希望达到三个目的,即通过降维使得各对象间更易进行比较,获得各因素对投资效果的真实影响程度,以及尽量减少现实指标间的信息冗余。

由于对投资环境满足投资需求、影响投资效果的机制无法准确得到,因而投资环境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解密黑箱”的过程。本文就以上提到的投资环境评价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对各文献使用的方法进行评述,最后选出主要类型投资环境评价较适宜的评价方法。

投资环境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指研究投资环境评估者的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对指标的选取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总结国内外文献,可以大致将投资环境评价分为两个维度。按照是否针对具体产业可分为一般投资环境评价和产业投资环境评价两类。按照评价对象可分为国家投资环境评价和地区投资环境评价。

一般投资环境评价不涉及具体企业,研究发起者一般为投资地区或者引资地区,主要考察相关因素是否有利于投资总额的增加和各类资本使用过程中普遍需要的外部环境支持因素。

产业投资环境评价主要针对具体产业做出,投资主体一般为具有投资意愿的企业,或者引资地区为重点发展某种产业而进行评价。此类评价在包括一般投资环境各要素之外还必须包括一些与产业投资相关的特殊环境要素。这些要素对投资效果的影响程度通常比一般环境要素更大。

国家投资环境和地区投资环境的主要区别在于,国家之间的政治、法律等因素差别很大,而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环境、法律体系通常比较一致。政治法律因素由于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的特点,往往无法用具体的定量指标衡量。因此两类投资环境在评价方法上也有较大的不同。

将两个维度进行交叉即可得到投资环境评价的四种类型,分别为国家一般投资环境评价、国家产业投资环境评价、地区一般投资环境评价和地区产业投资环境评价。表1总结了各类型投资环境评价的主要研究动机和评价方法。

以下对各类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冷热国法、等级尺度法和道氏风险评估法

尽管选择不同的投资环境要素,但三种早期评价方法的思路类似,都是根据经验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要素进行优劣打分,最后进行综合评价。由于主观性太强,它们仅仅用于早期对外目标投资国的选择。

(二)灰色综合评价法

从几何角度出发,分析各环境影响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再根据相似程度的大小衡量其对投资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权重。其特点是不需要太多的数据,对于因素指标值误差较大、指标体系存在缺陷时进行综合评价有较好的效果,且简单易行。

(三)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法

它们共同的思路是通过投影的方法,实现数据的降维,在损失较少数据信息(信息负熵)的基础上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有代表意义的综合指标。

(四)神经网络和计量经济法

均将投资效果作为因变量(输出量),将投资环境各要素作为自变量(输入量),前者运用回归拟合方法确定模型参数,后者则通过权矩阵不断迭代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

(五)组合评价法

根据评价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模型,将它们组合为一种评价模型。这种综合了主观评价更符合产业投资具体情况的优点和客观评价消除信息冗余、定量分析更加准确的优点,较好的将定性为主的产业特定要素指标和一般定量指标综合。

投资环境评价指标的确定

投资环境指标是综合评价的基础,针对不同的研究动机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投资环境指标按数据类型可以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在国家一般投资环境评价中涉及政治风险、法律法规、文化差异、政府办事效率等因素。在产业投资环境评价中涉及产业投资需要的特殊资源禀赋,如石油资源丰富度、地理环境、技术水平、与投资国的友好程度等。定性指标具有主观性强、可综合性差、传递性差、不确定性高的特点。定量指标则具有较好的可综合性和传递性,同时客观性较强,易于应用较复杂的数学方法进行综合处理。

下面列举了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确定中的关键问题和一般处理方法:

(一)指标选取

一般认为指标选取应遵循以下三种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评价因素要反映投资环境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反映投资活动全过程环境影响因素主体骨架的内涵特性。二是可比性原则,评价因素应该选用国际通用的经济指标,便于国际范围内投资环境的横向比较和同一区域的纵向分析。三是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该含义明确,计算简便,便于数据采集。在评价因素信息量充分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减少评价因素的数量。

以往指标的选取主要凭借研究者的经验以及文献参考,客观性和科学性较差。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将层次分析法和计量经济分析法引入到指标选取当中。

层次分析法利用矩阵的思想,帮助专家通过因素间的两两对比,逐步分层地将众多复杂因素的重要程度从定性描述向定量描述转化。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即为专家意见的指标重要程度排序,选取权重系数较大的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指标。

计量经济分析是经济学中用于分析多因素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程度的分析工具。通过考察各种因素组合对因变量线性拟合下的显著性水平,可以确定出一组显著相关的因素组合作为综合评价的指标。

计量经济分析的优点为客观性较强,但要求的数据量庞大,即增加了前期准备的工作量,且定性数据需要先转化为定量数据。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处理定性指标的效果好。

(二)定性指标数据的获得和转化

主要有主客观两条思路,主观思路为通过专家调查,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出定性指标的得分。另一种是选取某一量化数据近似代表指标值。例如,将战争风险量化为近五年内东道国军事政变、大型城市暴力事件的总数量。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需要在考察研究动机和数据类型的基础上进行。表2总结了各种投资环境评价类型的主要数据特点和评价特点。随后根据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各类型的投资环境评价选择较好的综合评价方法。

国家一般投资环境评价由于其定性指标较多,投资目的复杂,适合采用主观评价比重较高的层次分析法,在评价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德尔菲法等专家评价方法,规范和引导专家理性评价。

国家产业投资环境评价应采用综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组合分析方法,根据评价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模型,将它们组合为一种评价模型。这种综合了主观评价更符合产业投资具体情况的优点和客观评价消除信息冗余、定量分析更加准确的优点,较好的将定性为主的产业特定要素指标和一般定量指标综合。实践中,1997年彭勇行以最小偏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建立最优化模型导出组合评价的计算公式,并用功效系数法和熵权法组合评价了美、中、韩、菲等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环境。

地区一般投资环境评价适合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和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这类方法从研究投资环境各要素对投资效果的影响机制出发,通过数据拟合构造影响机制的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方法更能够反映各要素对投资效果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地区政府改善本地投资环境的政策分析,而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2007年世界银行在其《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报告中,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市投资环境各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率。并对改善各类环境因素对生产率的增长进行了预测。我国学者文余源与邓宏兵在2003年运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研究了城市投资环境,根据已有基于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城市综合评价结果经过学习训练形成网络神经模型,用于类似投资目的下的新区域的投资环境评价。

地区产业投资环境评价适宜采用主观赋权再对定量指标进行综合的评价方法。通过主观确定权重,保证产业特定要素指标具有较高的权重,再利用统计数据得出准确的评价结果。

算例分析

(一)运用综合主客观的组合评价法评价国家产业投资环境

本例的研究对象为几个国家的劳动密集产业投资环境评价。选取的指标为:人均工资水平(f1)、所得税率(f2)、GDP值(f3)、GDP值年均增长率(f4)、新批准专利数(f5)。选取TOPSIS法(主观评价法)和熵权法(客观评价法),运用偏差平方和最小的思路综合两种方法所得的指标权重作为最终综合标准。

设m个评价对象,n个评价指标,s种评价方法。第k种评价方法的权重为:

偏差平方和最小下的最优化模型为:

解得组合评价的的权向量为:

算例得出的最终国家投资环境排名与熵权法得出的排名一致,与主观评价的结果略有不同。总体上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信息,很好的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值得注意的是,本例研究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社会环境因素要求不高,因而在指标选取阶段直接被忽略。但在资源型跨国投资的国家产业投资环境评价中,社会环境因素,尤其是政治法律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容忽视。此类因素为定性指标,可以采用专家打分和选取代表性的定量指标代替的方法,分别运用于主客观评价法当中,最后运用最优化模型进行综合。

(二)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评价地区一般投资环境

本例的研究对象为全国120个城市的一般投资环境。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全国120个城市的12400家企业,结合统计年鉴和各地政府数据,取得企业年产出及相关基本数据。利用计量模型:

Yit=eit+εit=β0+β0X+β0ICi+ε`it

其中,Oit表示企业i在t时间段内的产出;Dij为企业虚拟变量,用于区分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L、K、M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和物质输入的量;ei+εit即可代表企业扣除资本、劳动力和产业专门技术的影响之后的全要素生产率;X代表包括行业、就业人数等在内的因素;IC代表与投资环境相关的向量指标。经过回归,即可得到各环境要素的边际贡献率。将边际贡献率作为各环境要素指标对投资效果的影响程度,即权重。得出的权重具有很好的可解释性,决策者可以通过对象间同一指标的比较和指标的影响程度得出目标城市的投资环境改善的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因素环境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解石三大因素
最新引用指标
环境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