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和谐学校文化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015-02-02丰来迎胡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汇文学生会社团

丰来迎 胡迟

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在为《百年汇文》一书所作的序中指出:“学校文化必须精心构建,长期培育才行。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因此学校文化需要长期坚持。文化建设是要有记忆的,没有记忆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文化。”

“爱国爱校、治学严谨、民主自律,文化包容、合作开放”是汇文中学自1871年建校以来逐步形成的学校价值理念和文化。高品位、有特色并得到师生高度认同的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持续的影响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坚持文化立人、文化立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化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品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放手才能放心”——让学生在校园生活的舞台上做主角

北京市汇文中学在学生活动与管理方面有着优良传统。我们致力于建设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教育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慎独自律、独立自主的人文精神。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学生一进校就有机会参与少先队大队长的竞选,参加各种学生社团的招聘活动。其中,学生会是我校学生的自治组织,学生会干部的选举由学代会的学生代表投票。学生会自主开展工作,是学生参与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学校向学生及时通报有关教育教学及校园建设重大事项,每年定期与学生代表沟通座谈,听取学生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场回应学生的关切。学生在校的日常管理由各个值周班轮流负责。值周班的班主任是一周的管理协调人,他们会与学生处主管老师一起来协调指导值周班的工作。学生会纪检部负责监督值周班的工作。国旗礼仪班负责每天的升降旗和重大活动的礼宾工作。学生会宣传部负责每月的板报评比、重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学生会生活部负责财产保管和卫生情况检查。学生会科技部、外联部 负责学科课外活动的组织、校际间的交流等工作。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由学生会和校团委共同承担,学校学生处、教学处等相关部门的老师负责指导学生。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要面对很多问题、困难甚至是责难,他们有过沮丧,但是从不放弃。他们在寻找办法,调整策略的同时就在成长,学校会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但是从不包办代替,因为我们知道——放手才能放心!

学校还积极支持模拟联合国、天文、摄影、流行音乐、街舞、软式垒球、DI、美国文化研究等30多个学生社团的活动。这些社团是汇文学生自发组织的志同道合者的家园,也是他们在个人兴趣、生涯发展方面的自我探索的途径。学校为各类社团活动提供时间、场所,各社团根据需要邀请科任教师参与社团的指导,提升学生社团的品质。教师们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入到社团指导工作中,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学校定期开展社团工作的成果展示汇报活动,扩大各社团的影响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好的教育不仅仅是满足学生求知的心愿,更要催发他们成长的“心智”,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体验快乐,领略成败,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不断创新。

“教育美在激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汇文中学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好奇好学、合作探究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学校充分利用和开拓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蓝天工程”的外延,由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美术、科技等学科老师为学生设计开发更加立体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蓝天博览课程。例如,我们开发了“故宫文化”系列课程、“博物馆文化”系列课程、农业体验课程等。此外,学校还组织西安人文之旅、齐鲁文化之旅、苏沪科技人文之旅等自主创新的游学课程。

2014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学校组织了苏沪科技人文之旅。汇文学子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内世界500强企业——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开展职业探索学习;在苏州园林的庭院中穿行,欣赏中国南方庭院建筑中小轩窗、小连廊、小庭院的细腻之美。在姑苏城外枫桥边的千年古刹寒山寺,师生坐在《枫桥夜泊》的碑刻旁,和着钟声轮流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古诗,将思绪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在鲁迅纪念馆参观时,学生们面对展示的图文,将鲁迅先生的生平娓娓道来,引得游客纷纷循声而来。在去外滩的路上,师生们遇到了大暴雨,但是大家没有退却,依然决定要完成行程,学生们说:“花儿与少年不经历风雨怎么成长?”大家互相鼓劲儿,向南京路上好八连学习,一边唱着以雨为主题的歌曲,一边欢笑着、跳跃着,向外滩和南京路挺进。教育的初衷并不是要教会孩子们如何避开困难,而是要激发孩子们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解决问题的智慧。汇文人就是这样在探寻和领略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涵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提升至善至美的人文情怀。

“学习爱、付出爱”——让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敢担当的公民

多年来,汇文中学坚持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关怀他人、承担责任的公民意识。学生在学习爱、付出爱的过程中,完成满足自己、惠及他人、奉献社会的成长。

汇文中学的志愿者队伍成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初,他们仅仅是自发地为社区敬老院做好事,为五保户送温暖。北京申奥成功后,为了更专业地开展志愿工作,学校成立了“北京汇文中学志愿者服务大队”,聘请国际志愿者协会的老师来为师生们做培训,将志愿的精神根植到每一位汇文志愿者心中。

在汇文中学诸多的志愿活动中,有一项是每学期组织的义卖,志愿者们把募集的善款捐赠给北京周边的弱势群体。三年前,汇文学生会在寒假期间组织志愿者,来到位于房山区的一对法国夫妇开办的济慈之家——盲童慈善学校。学生们送去义卖的善款,为盲童带去礼物、歌声,作为义工陪伴他们生活一天。为扩大这些善举的影响力,学生们把活动照片以及活动日志刊登到校刊上,于是更多的师生加入到了助人者的行列,济慈之家的志愿者服务也成为汇文的保留活动。此项活动影响力的扩大,也促进了其他各志愿者活动小组的工作,例如,校园志愿服务岗、天坛双语导游、老年人计算机义务培训小组、培智学校义工小组、汽车博物馆讲解等志愿活动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志愿者们在活动中体会到助力和爱心的传递,领悟到作为青年奉献社会的责任。

汇文中学还有一个“另类”志愿者群体。他们创建“汇文人论坛”,涉猎文史、哲学、科学、艺术、生活等各个领域,定期开坛演讲,开办音乐会、交流会。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推动汇文校园文化的发展,他们立志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用自己在学术上的探索,用学术讲坛的形式,承担起提升“汇文人”科学素养、人文品质的责任。

作为一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学校,汇文中学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回顾我校多年的德育实践,可以说,我们一直在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真实、开放的教育环境中,登台演绎自己的青春故事。在成为故事主角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增进对学校文化的了解、体验和认同。汇文人始终以乐观的态度,将教育的视角投向广阔的社会天地,在充满丰富可能性的现实生活中探寻教育的真谛。

编辑  王雪莉

猜你喜欢

汇文学生会社团
缤纷社团
在机器人的陪伴中自信成长——记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的“墨者”宋泽卿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空白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第10章 分式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