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基本模式与发展现状

2015-02-01

职教论坛 2015年34期
关键词:校际学籍融通

我国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基本模式与发展现状

刘丽群、王继玲在《教育学术月刊》2015年第9期中撰文,从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程度的大小以及在融通过程中普高与中职学校独立地位的变化情况出发,把当前我国正在探索实施的普职融通模式分为四种:即校内课程渗透模式、校际课程合作模式、校际学籍转换模式和综合高中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校内课程渗透模式,该模式指在原有普通高中开设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一些职业通用课程,或是在职业高中内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比例。这种模式实施的难度低,并且在国家政策中有较具体的规定而不只有单纯的倡导,目前是我国实施最广泛的一种,我国各省份都在进行。其具体包括普通高中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中职学校强调文化基础课程两种实施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校际课程合作模式,该模式指普高和中职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前提下,通过互选对方学校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课程,并借助于学分互认等方式实现普、职教育在不同校际之间的转换与互通。该模式的特点是:学生仍以普高或中职为主阵地,为了弥补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不足,而到对方学校修习相关课程,但并不因此转换学籍。目前该模式主要采取的是与合作学校一起设立试点班进行试点,或选择一两个结对的合作学校作为试点校。

第三种模式是校际学籍转换模式,该模式合作的普高和中职不仅仅在课程上相互开放,还可以实现在不同学校间学籍的流动,即普高的学生可以选择直接转入中职,中职的学生也可以直接进入普高就读,并获得对方学校学籍,且在完成相关学业任务后,拥有相关学历证书。该模式的出现增强了普职流通之间的弹性和契合度,增加了普职融通的可能性和灵活性。该模式在山东和浙江等省份都有试点探索,并摸索出了校际学籍转换之“1+2”模式、校际学籍转换之“2+1”模式等多种子模式。

第四种模式是普职一体化模式——综合高中,综合高中是区别于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一种独特的学校类型”,它将普、职融为了一体,集于“同一屋檐下”进行,学生通过选择不同课程实现校内自然分流。该模式现在主要有一校两制综合高中、一校两部综合高中两种模式。

猜你喜欢

校际学籍融通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在二元对立中实现多元融通——论张曼君的导演思维及其实践意义
教育部要求小学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为其注册学籍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