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研究

2015-01-31诸玉富由建勋

职教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责任感精神职业

□诸玉富 由建勋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研究

□诸玉富 由建勋

社会责任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精神的基石。多年来,某些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忽视责任意识教育,致使一些学生高度自我,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协同起来,构建包括课程、实践、活动、创新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综合性联动培养体系,打造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运行机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联动培养

社会责任感是一切精神力量的基础和做人立业的出发点,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立足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高技能的高职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其职业精神建设的基石,在健全人格及职业能力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多年来某些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所强调的 “职业能力”培养,忽视对作为技术技能基石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致使部分高职学生以高度的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不强,重利轻义、重物质满足轻精神升华,重索取轻奉献,缺少吃苦耐劳、正直友善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缺乏独立自主、自强担当的创业精神,缺乏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可以说,只有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真正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尽快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培育兼顾起来,实施联动培养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职业精神“缺失”成因

(一)自我中心意识及自利性“经济人”思想影响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以追求个体利益目标实现及其效益最大化作为行为准则,这在客观上使得每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和组织成员较为关注自身利益,较少考虑或顾及他人利益及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高职学生虽说已经是成人,但在进入大学校门前一直处在从“校门到校门”之间的单纯学习过程中,没有真正接触社会,人生观尚未定型,尚未形成综合的判断能力及辩证地看世界的认知能力,容易片面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易被自己所看到的社会上的部分利己主义表象所误导。如高考升学时,少数学生自认为很努力但高考成绩却远低于预期,意外“打击”就误认为教育不公平,甚至抱怨社会;就读高职院校后,部分学生自认为很优秀却没竞选上学生会干部,就此认为竞选不公,社会黑暗。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利性人生观,推卸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漠视奉献精神及人与人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负外部性”的市场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仅存在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生活多元化、社会个体形态多元化,而且存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和分配形式多元化。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但却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发展道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一些需要多年逐步解决的社会问题短时间内聚集在一起,造成“负外部性”市场及社会环境,如部分权力部门的少数官员腐败;某些不法商人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哄抬物价,甚至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转嫁损失等;某些个人为谋取暴利,制毒贩毒、卖淫嫖娼、涉黑甚至组织拐卖人口等。一些新媒体为博取观众眼球,又将一些负面新闻过度包装、夸大宣传。此类新闻很受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青睐,能快速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这类“新闻”不但起不到教育人、警示人的作用,反而在部分高职学生心目中进一步强化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错误观念。致使部分高职学生校内行为缺少社会公德,校外就业缺乏应有的职业精神,工作频繁毁约跳槽,损害用人单位利益,产生负面社会影响。

(三)高职教育目标定位理解的“片面性”因素影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从原来的“高技能”人才到现在的“技术技能”人才,可以说,更好地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发展状况。但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受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短缺影响,人才培养存在强调专门化、技能化等“片面性”倾向,社会及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培养长期处于既无计划安排及制度约束,更无人力、资金及技术设施保障的边缘化状态,教学资源过度偏向于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与“技能”培养,过分强调专业课程的时间保障,国家法定开设的思政课程、德育课程和法律知识课程等形式化问题突出,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教材和教室等课堂灌输模式,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更难引发学生共鸣。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成长和成才产生重要影响的品格养成、心理健康、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市场,导致学生忽视职业精神养成,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缺失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精神的养成。

(四)教育方式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因素影响

思想认识受社会实践及自身知识经验的双重制约,社会责任感及职业精神培养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才能养成。在独生子女普遍“受宠”的家庭氛围下,多数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父母包揽学生除学习之外的所有应由学生自理的个人事务,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基础薄弱。高职院校里院、系、班级、学生会、学生社团及宿舍等有很多集体事务学生可参与,但由于在大学生活阶段个人自主性较强,相关“集体”活动组织较为松散,“集体”的凝聚力不强,导致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一些高职院校办学条件不足,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存在“三无三少三缺”问题,即“练”无设施、“乐”无场地、“玩”无器材,“学”少资料、“做”少机会、“艺”少人才,“活动”缺组织、“文化”缺人抓、“网”缺制度管。且由于缺乏顶层设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割裂,课上与课下、课程与实践、活动与作为、校内与校外互不联系、难以贯通,相关课程教学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感,实践活动不仅“少且散”,而且没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显得零敲碎打,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职业精神培养内化效果不理想[1]。

二、社会责任感教育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的路径

(一)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的“一体化”联动育人体系

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协同一致,共同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形成育人合力。在家庭层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道德品行、生活方式、言行乃至对社会现象的态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责任意识家庭教养氛围。要想孩子有奉献精神,父母要率先垂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人;让孩子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下学会正确做人、做事。在学校层面,要结合学生实际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按照构建组织、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提供平台、建设制度等统筹考量,构建系统性的课程、实践训练、专项活动和文化活动综合培养体系;并建立对应的评价、监控和奖惩机制,形成从教师到管理服务人员、从教学到育人、从课堂到校园、从学习到生活的全方位育人氛围,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与素质教育、专业教学、专项活动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并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及与社会的合作,共同培养,切实解决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喊得响、“大而空”、实现难等现实问题。在社会层面,要建立公民社会责任制度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一是要通过立法、制度建设等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社会责任;二是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发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资源,在全社会营造道德教育正能量,提供喜闻乐见、丰富多彩、新颖风趣、健康积极的精神食粮;三是新闻媒体要坚持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强化公民的正向道德选择,监督、批评和鞭策背弃道德和社会责任行为的组织和个人,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让“缺德”和“失责”的人承担较高的社会成本,让高职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良好环境氛围中实现社会责任感培育与良好的职业精神养成。

(二)建立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组织体系和联动培养机制

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凝练在办学理念中,体现在学校教书育人过程中,凝结在规章制度中,贯彻在学校教育活动全过程中,而且要渗透于师生行为习惯中,渗透于社会活动中,渗透于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因此,要集全校之力通力而为,从学校顶层进行系统性统筹设计,建立学院院长直接领导下的包括各二级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和科研处等部门联动的“委员会”,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工作进行系统研究、论证、指导、评估和监控,搭建支撑平台,指导相关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工作;做好全程育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等工作;构建好学生培养和具体评价的工作机制;做好所需资金的募集和专款专用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做好师资培训、经验交流以及宣传推广工作。把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学校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任务中,规范运作,达到各部门行动一致性。全方位创造良好的实践活动及文化环境条件,用制度规范学生参加各类实践、社团和文体活动,重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作用,通过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团队合作实践体验,实现在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效果。

(三)建立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社会责任感及职业精神联动培养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教师要围绕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要从学生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从学校进行的贫困生资助、家庭困难生勤工助学解困、国家助学贷款帮扶和社会捐助等方面发掘感恩教育的现实例证,从中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和历史宝库中挖掘教育资源,将身边人物、传统文化和历史实例中的积极因素融入课堂,展示同学、前人和伟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运用鲜活的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范例资源,创设课堂情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结合运用热点讨论、答疑和情景再现等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如何做到言行一致。课后可组织主题演讲、行为是非辩论赛、小品比赛等多种喜闻乐见的角色扮演教育形式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及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锻炼途径,帮助学生进一步辨明是非,加深理解,准确把握内涵。同时运用学生使用广泛的手机、电脑、ipad等终端设备,利用微信、微博、飞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增加相关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交互性和感染力,实现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入耳、入脑、入心、践行。并在课后作业、课外实践、测试考核等所有环节中全程巩固贯通,摆脱社会上低级趣味的负面影响,形成全方位地大学生立体化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联动培养教育体系。

(四)搭建针对性的课程、实训、实践、活动及校园文化“五大”联动培养支撑平台

要与各学科、各专业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并自然地融入整个教育过程,共同发挥作用。

1.课程平台。结合学生实际,在现有“两课”基础上对已有社会责任感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内容进行拓展与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富有选择性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体系。增加《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将团队合作能力、企业执行力、信息处理能力、职业沟通能力、职业形象和礼仪等整合形成一门《职业素养》课程,将这三门课程列入必修课,同时将专业文化、企业文化、感恩教育、心理健康、行业政策与法规等作为选修课,并请相关专家、企业老板、往届优秀毕业生以讲座、座谈会和交流会等形式与学生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职场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未来所从事职业及其对员工的要求,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形成第一课堂对学生进行正确教育引导,第二课堂做辅导补充,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全方位培养,着力提高教育形式的生动性、多样性、有效性和响应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觉性习惯。

2.实践平台。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不仅靠教育,更多的是靠在团队协作中的自我实践锻炼。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实践”培养机制,搭建三大实践平台。一是校内实践训练基地,将实践训练列入教学计划,并实行开放式管理,每个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要进行实践训练,且在实践训练中,严格按照企业员工着装制度、签到制度、礼仪制度、现场管理制度等进行开放式管理,根据规定的每周教学时数,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自由安排自己的实践时间,通过全程在校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严谨细致的职业精神。二是建立项目实践团队,以社团形式由教师带领学生做真实的项目,项目团队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通过真实的分工、协作,让学生在真实项目实践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固化成团队意识。三是技能竞赛,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不同程度地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技能竞赛,以比赛促进学生“团队竞技精神”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凝聚力。

3.创新创业平台。只有实际自主经营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为鼓励学生以公司、工作室形式自主创业,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经营主体,学校要投资建设创新活动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让学生投身于真实的应用技术开发、专利发明、技术推广服务、独立及合作经营等活动中,让学生将创业项目在“校园孵化平台”上孵化,养成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和自立、自强精神,强化其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创业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进而内化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精神。

4.活动平台。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支持力度,创建文化艺术类、兴趣爱好类、社会服务类、技术开发类和就业类等社团活动平台。并安排相应老师根据不同社团方向,给予一对一引导。如通过俱乐部、体育比赛、辩论比赛、素质拓展体验,锻炼团队合作、配合协商、调整控制等能力;通过公益活动,如社区服务、家电免费维修、养老院或福利院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在公益性节日担当宣传使者等活动实现自我教育,强化形成社会责任感,进而固化成职业精神[2]。

5.校园文化平台。校园文化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的养成。要通过梳理学校历史传统,发掘其中的社会责任要素,围绕职业精神养成创建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建立以诚信、敬业、责任、奉献、成才和立业为主旨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充分利用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等文化阵地,对校内园林、水系、道路、楼宇、塑像、奇石、树木和花草进行高文化品位景观命名;在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宿舍楼等楼宇廊道悬挂名人头像、名言警句;在班级管理中借鉴部队管理中的统一、纪律、严格、奋斗精神等,营造团队合作的集体环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经常开展各类健康校园文化活动,寓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教育于校园活动中,处处为学生营造能够激发其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内因与外部环境转换的情景和氛围,使校园既是“学习园”又是“职业园”,激发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自觉性[3]。

(五)建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完善评价体系

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涉及“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教学院系”协同,“全员育人”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联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活动实践”互动,因而需要建立学分量化制度与综合评价制度相结合的具体可操作性评价体系,按学生的三种身份即“学校人”、“企业人”和“社会人”作为评价要素,将日常生活中的礼貌、助人、清洁、文明、环保、纪律和守法等道德规范;职业活动中的爱岗、敬业、诚信、团结、节约、效率、服务和奉献等职业道德规范纳入到量化评价细则。以定性、定量为经,以个体、整体为纬,以学分互换为“刚”,把学生的学习能力、价值观、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情感、态度、团队合作等非智力因素以学分方式纳入评价范围。形成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实训及社团导师评价、实习基地师傅评价等在内的校内外综合评价体系,并将相关结果列入学生德育考核成绩,计入学生档案,并与评优和奖学金评定挂钩,让科学的量化赋分产生“镜面”效应,帮助学生“照镜子、正衣冠”,促使学生持续不断地反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保障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全面、全程地得以贯彻落实。

[1]邓明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23):52-53.

[2]葛志亮.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三个维度[J].继续教育研究,2014(4):18-19.

[3]刘锦霞.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J].教育探索,2013(10):125-126.

责任编辑 肖称萍

诸玉富(1976-),男,浙江杭州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由建勋(1964-),男,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教授,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山东省2014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课题“社会责任感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方法及途径研究”(编号:J14SW 76),主持人:由建勋。

G715

A

1001-7518(2015)20-0023-04

猜你喜欢

责任感精神职业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