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性分析在中医经典课程PBL教学评价中的实践

2015-01-31力,徐平,王静,张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质性经络基础知识

虎 力,徐 平,王 静,张 潮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 201203)

质性分析在中医经典课程PBL教学评价中的实践

虎 力,徐 平*,王 静,张 潮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 201203)

将质性分析的研究工具引入中医经典课程针灸医经选读PBL教学评价中,通过对10名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探讨了PBL教育理念下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认为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补充了传统PBL教学评价方法的不足。

质性分析;问题导向学习;教学评价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导向学习 PBL(Problem-Based Learnin)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习的心态[1]。中医人才培养强调中医文化素质,强调中医临床思维,强调自主学习以及“悟性”的培养[2]等,这些使其能够与PBL实现更高层次上的相通共融,也适应了PBL的教学理念[3]。然而,目前针对PBL学习目标的评价,许多已经采用PBL的医学院校仍然运用基于事实回忆的传统评定方法[4]。这些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PBL教学的实际效果,但是基于事实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所编制的问卷很少经过科学的统计学检验。此外,评价者也很少深入教学一线与被评价者(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很少考虑学生的态度、心理、情感等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将“质性分析”(Qualitative Research)的研究工具引入到中医经典课程针灸医经选读PBL学习中,通过对10名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探讨PBL教育理念下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

一、访谈内容

主要围绕学生在PBL学习前后的变化,包括:课程学习任务目标;课程中的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如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学习态度的变化;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解决困难所采取的策略;今后学习的设想或规划。

二、研究方法

按照质性分析的步骤与方法对上述研究资料进行“登陆”,通过寻找“本土概念”,建立编码和归档系统,最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三、研究结果

(一)知识层面。

通过与本次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进行对比研究表明,PBL学习模式下,学生掌握了教学目标中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并且突出了“经筋”、“经络辨证”等知识点的重要性。此外,PBL学习还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

(二)技能层面。

通过PBL学习,学生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技能,促进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了针灸临床“经络辨证”的思维方式。

(三)态度层面。

PBL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了“主动学习”,从“个体学习”转向了“团队协作式”,从“惧怕犯错误”到“主动勇敢的提出问题”,从“觉得PBL麻烦,费时费力”到学习结束后因为“收获多而欣喜”,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与专业认同感。

(四)自我反思。

此次PBL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基础知识”的薄弱,“表达能力”的欠缺,存在“胆怯心理”等问题。同时,学生在“主动学习”、“团队学习”、“辨证思维”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训练和增强。

(五)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在PBL这种新的学习理念下,学生对其“适应性”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学习初期“查找资料无方向”、“基础知识欠缺”、“归纳分析凌乱”、“不善于交流发言”等。

(六)解决策略。

针对在PBL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研究进一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让学生自己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针对学习初期“查找资料无方向”,有学生提出可以“扩大资料检索的范围与途径”;针对“基础知识欠缺”,学生提出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重温针灸经典理论”;针对“归纳分析凌乱”,提出要“重新梳理学习中的关键点”以及“提出问题后进行小组讨论积极交流”。

(七)学习设想。

通过PBL学习,学生不仅认识到了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确定了今后的学习计划,如要加强“中医思维能力训练”,加强“经典学习和临床实践”,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以及“交叉学科问题的研究”等。

四、讨 论

质性分析,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通过研究者的亲身体验来深入理解与反思,进而形成某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概念或理论,是一种极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研究方法[5]。本研究针对PBL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感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本研究团队长期开展PBL的实践经验,分析探讨如下。

(一)学生对PBL学习的适应性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访谈过程中有学生提出,“由于接受了十几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因此不太能适应PBL这种突然改变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有学生认为,“现在的PBL都是为了PBL刻意而为之,并不是由学生主动提出的,其效果也未必比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好。”

针对学生对PBL适应存在困难这一问题,建议增强PBL“导学”环节的内容学习。在导学环节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PBL与“传统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还要激发学生对PBL学习的兴趣。正如有学生指出“传统的方法是老师教,学生听,互动很少。PBL的学习过程,是带着问题的,是重点解决问题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自主权很大。”这些不同引导者需要在“导学”环节中予以说明。

(二)学生普遍缺乏针灸“经络辨证”的思维能力。

如有学生指出,“中医本身是一个大融合的体系,辨证论治可以有很多角度,它为我们处理疾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层面,但由于现在的教材和教育模式因素,我们成了机器。拿到病例最先想到的是内科辨证,反而对本是针灸学特色的经络辨证不熟悉。”

针对学生缺乏中医“经络辨证思维”这一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回归书籍,重新学习经络学说。”重点掌握“经络循行”、“是动所生病”等内容。其次,寻找一些典型案例横向对比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的优势、劣势。此外,诊断过程中需要多方面考虑,边诊断,边治疗。因此,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经络辨证的思维,锻炼运用经络辨证的能力。

(三)学生普遍反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欠缺,进而导致在病案讨论时感觉“茫然无措”。如有学生指出“PBL中的病案,明显感到其与平时课程所学疾病之间的差距,彻底了解到病人不是按教科书生病的内涵。”对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学生指出,“在拿到病案时感觉茫然无措,可归咎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彻底、基础不扎实。”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而PBL就是一种较好的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学习载体。在师资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尝试在今后课程适当增加PBL学习的次数。

(四)学生的表达及沟通交流能力欠缺。

本研究表明,约30%的学生反映其在表达及沟通交流方面有待提高。分析原因认为,学生在PBL中表达能力欠缺主要是由于“羞愧、胆怯”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有学生指出,在PBL过程中“虽能够积极主动学习,但讨论中相对内向的组员的发言氛围有所不足,会出现因为胆怯而未将自己观点阐述的现象。”因此,PBL学习的引导者应该积极鼓励内向的学生勇于发言,同时也应引导小组成员对其表达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心,进而克服胆怯等心理因素。

总之,本研究将质性分析运用于针灸经典PBL教学评价过程中,补充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在今后PBL的教学评价中,可以依据质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借助质性分析的相关软件工具,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原始档案资料进行深度的挖掘,从而为PBL教学评价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1]关超然,李孟智.PBL问题导向学习之理念、方法、实务与经验:医护健康教育之新潮流[M].台北:台湾爱思唯尔,2009:17.

[2]熊 辉,黄政德,李江山,等.卓越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5):17-20.

[3]何 宁,刘月树.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J].中医教育,2011,30(2):14-16.

[4]李泽生,冼利青,梁彩花.运用教育评价理论,评定PBL学生的学业成绩[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25-28.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23.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he evaluation of PBL for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 course

Hu Li,Xu Ping,Wang Jing,et al
(Acumox&Tuina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used to evaluate PBL for Selected Readings in Acupuncture,o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 course.10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to find out their experiences with PBL.The findings indicate qualitative research can serve as remedy for the weakness that conven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for PBL have.

Qualitative Research;Problem-based Learning;Teaching Evaluation

G642.0

A

1002-1701(2015)05-0103-02

2014-07

虎 力,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医教育,针灸与骨骼肌代谢性疾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十三期课程建设(项目编号: SHUTCM2014KCJS032);2015上海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资助计划;教育部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5.055

猜你喜欢

质性经络基础知识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清律的基础知识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掌握基础知识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
非均质性油藏测井评价新技术及其在南海东部的应用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