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2015-01-31刘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宫腔镜

刘娟

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刘娟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2例,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诊刮术组与宫腔镜组,主要观察两组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以及病理学分期准确率。结果 宫腔镜组诊断符合率高于诊刮术组(P<0.05),且其Ⅰ期和Ⅱ期的分期符合率高于诊刮术组(P<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准确率较高、安全系数较高以及损伤较小等优势。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癌;诊刮术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绝经后妇女是此疾病的多发人群,发病年龄集中在60~65岁[1]。近些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有低龄化的趋势[1]。因此,早期的准确诊断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临床研究表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与价值[2]。本研究选取1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段诊刮术为对照,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2例,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诊刮术组与宫腔镜组各76例,其中诊刮术组患者平均年龄(57.9±4.1)岁,病理分期:Ⅰ期56例,Ⅱ期20例;宫腔镜组患者平均年龄(58.2±3.7)岁。病理分期:Ⅰ期54例,Ⅱ期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方法[2]

诊刮术组:采用常规分段整刮式获取标本,并且对标本进行病理学检验。宫腔镜组:选择由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软管型纤维宫腔镜与硬管型宫腔镜,其直径分别为419 mm与615 mm,在100~150 mm Hg的膨宫压力下实行宫腔镜诊断操作,其中膨宫液为氯化钠注射液。在检查过程中,要严密地观察患者宫腔内以及宫颈管的情况,对其宫腔的厚度、形态、发生病变的部位以及大小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并记录各项指标,而且要在宫腔镜下进行明确诊断;根据检查情况选取占位性病变组织或者内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两组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以及病理学分期准确率。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诊刮术组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53例,诊断符合率为69.7%,宫腔镜组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72例,诊断符合率为94.7%。宫腔镜组诊断符合率高于诊刮术组(χ2=16.26,P<0.01)。诊刮术组术后病理证实为Ⅰ期的患者40例,分期符合率为 71.4 %;术后病理证实为Ⅱ期的患者15例,分期符合率为 75%。宫腔镜组术后病理证实为Ⅰ期的患者52例,分期符合率为96.3%;术后经病理证实为Ⅱ期的患者22例,分期符合率为100.0%。宫腔镜组Ⅰ期(χ2=12.42,P<0.01)和Ⅱ期(χ2=6.24,P=0.01)的分期符合率高于诊刮术组。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包括宫腔镜检查、B超检查以及诊断性刮宫等,其中诊断性刮宫是传统上一直采用的诊断方法,此方法主要是采用搔刮宫腔的方式获取子宫内膜,从而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组织病理学依据。由于此方法无法直接观察患者的宫颈管与宫腔内的情况,仅仅是依靠手术医生的经验完成手术操作[3]。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无法充分了解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大小与范围、子宫腔内的形态,更是无法对病变部位进行明确的定位与取材,极易出现漏诊现象[3]。而将宫腔镜合理地应用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不但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局灶病变,而且可以在直视下进行准确的定位取材,完成活检操作活检,并且还可以更加全面、清晰地观察宫腔管的情况,观察宫腔内病变的大小与范围等,从而为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的临床分期与预后等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4]。除此以外,宫腔镜诊断法还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诊断性刮宫法存在的不足,避免了由于盲目骚刮而造成的子宫穿孔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更加安全地完成临床取材操作,有效提升了病理检查的准确性。

我们研究发现宫腔镜的诊断符合率为94.7%,高于诊刮术(69.7%)。且宫腔镜组Ⅰ期和Ⅱ期的分期符合率分别为96.3%和100.0%,高于诊刮术组(分别为71.4 %和75%)。韦金华等人发现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和鉴别宫腔内病变的准确率达95.6%~100.0%,且具有准确、术后恢复快和较少影响器官功能等优点[5]。艾永航研究发现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8.2%,明显高于分段诊刮术,且其病理分期准确率明显高于分段诊刮术[6-7]。这些研究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似。

总之,采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安全系数高、准确率高以及损伤小等优势,可大大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蔡晓莉,倪思玲. 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51-52.

[2] 陈冬云.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J]. 临床医学,2014,34(11):98-99.

[3] 黄春玉,杨保军,冯力民. 宫腔镜辅助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内镜杂志,2010,16(10):1086-1088.

[4] 秦宪玲,姜丽红.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3(3):139-140.

[5] 韦金华,汪清. 宫腔镜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准确性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333-3336.

[6] 艾永航.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1):69-71.

[7] 掌娟. 免疫组化技术在子宫内膜腺癌诊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17-18.

作者单位:463300 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Application Value of Hysteroscopy for Diagnosis of the Endometrial Carcinoma

LIU Jua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Ru’nan People's Hospital, Ru’nan 463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hysteroscopy for diagnosis of the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 152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fractional curettage group and hysteroscopy group. The main outcome was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and pathological staging accuracy. Result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diagno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urettage group (P<0.05), and i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inbook=0,ebook=116stage I and II, and i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0.05). Conclusion Hysteroscopy for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has a high accuracy, high safety factor and less traumatic.

[Key words]Hysteroscopy, Endometrial carcinoma, Fractional curettage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0.076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0-0104-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37.3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宫腔镜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分析
腹腔镜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