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效果

2015-01-31刘桂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9期
关键词:优质护士考核

刘桂凤

吉林省镇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吉林镇赉 137300

该文对240名护士的护理工作予以分析,探究护理管理对护士关于优质护理服务意识上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县一所综合医院2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其中120名护士予以护理管理,即为实验组,其余120名护士作为参照组。实验组护士的年龄在 22~43岁之间,平均(35.21±2.18)岁;工作年限在 2~22 年之间,平均(12.24±3.68)年;学历为中专的有29人,大专有54人,本科有37人。参照组护士年龄在 21~43岁之间,平均(33.62±2.37)岁;工作年限在1~23 年之间,平均(12.41±3.09)年;学历为中专的有 31人,大专有53人,本科有36人。两组基本资料较为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实验组护士予以全面的护理管理,对参照组护士不予以干预。护理管理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树立优质护理意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护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考验。为了提高护理效果,该院逐渐深入推行优质护理,对人力与物力资源进行整合,将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与精细化处理。为了将优质护理深入落实,管理人员应当带动护士参与优质护理的学习,将优质护理开展的意义与目的进行明确,提高自身的护理意识[1]。

1.2.2 改进护理工作制度 优质护理模式下,工作制度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善。首先应当对病房管理予以规范,根据病房的特点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病房护理制度,例如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与消毒,定期查房巡视,整理病房摆设以及制定风险应急预案等[2]。其次要明确护士的岗位职责,保证患者能够及时找到对应的护理人员。最后,还要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保证护士的工作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实现优质护理

1.2.3 对人员进行分级管理 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展开,护士的工作量与难度也有所增加,为了保证人力与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需对护士进行分级管理。可将护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设置组长与副组长负责管理与分配组员的工作,然后根据组内护士的经验与工作水平,将其安排为助理护士,初级护士,高级护士以及护士长等职位。各级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并享受不同的薪资福利待遇。助理护士负责对病人予以基础护理,初级护士负责个性化的护理,高级护士负责对初级与助理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与检查,护士长则需安排护士的护理工作,组长对护士的工作予以监督、考核与评价。这种模式能够将护理工作精细化,保证护士都能够将自己的才能最大化的发挥。

1.2.4 培养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的培养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关系到护理与治疗工作能否顺利的展开,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应当完善护理工作,尤其是基础护理工作,护士应当将护理工作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问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对于老年患者、患儿、有严重系统疾病等特殊患者,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紧张焦虑的心情,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的展开,用平和的语言、亲切的态度以及适当的肢体语言让患者放松心情,增加对医护工作的信任感。另外,护士还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健康教育,告知其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避免意外的发生。

1.2.5 加强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护士的能力是护理工作展开的前提与基础,为了深化优质护理理念,医院应当为护士提供培训的机会,组织他们参与讲座与相关学习,保证其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提高。除培训外,还要对护士的职业素质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可以奖金等福利待遇挂钩,从而提高护士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患者关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评分;②护士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评分;③护士考核评分,其中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通过[n(%)]来表示,利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对比

患者对实验组护理的总体满意评分为(96.52±5.76)分,对参照组护理的总体满意评分为(90.28±5.12)分;实验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评分为(96.87±5.41)分,参照组对自身工作的满意评分为(91.18±4.26)分。实验组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s)

组别 患者满意评分 护理人员满意评分实验组(n=120)参照组(n=120)t值P值96.52±5.76 90.28±5.12 8.8697 0.0000 96.87±5.41 91.18±4.26 9.0519 0.0000

2.2 考核情况对比

实验组合格率为100.00%,参照合格率为84.17%,实验组明显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的考核合格率对比[n(%)]

3 讨论

优质护理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分层次管理以及考核管理,护士能够提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通过小组管理与护患关系管理,能够提高护士的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通过技能的培训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加自身的知识与经验[3]。

该次研究发现予以护理管理后,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增加,也就是说在工作中护士得到了自我满足感与认同感,加深了对自身工作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水平,这也进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分。护士的能力评分也远高于未经干预的参照组。

总的来说,为了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优质护理的水平,应当对护理工作予以相应的管理。

4 结语

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士对自身工作的认同,能够让患者感到满意,值得推广。

[1]牛志杰.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141-142.

[2]李霞,王艳.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下旬刊):3807.

[3]徐婷婷.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上旬刊):691.

猜你喜欢

优质护士考核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内部考核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