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公安现役院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

2015-01-30黄金印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现役学风公安

黄金印

(武警学院 部队管理系,河北 廊坊 065000)

加强公安现役院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

黄金印

(武警学院 部队管理系,河北 廊坊 065000)

针对公安现役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学风建设改革与实践课题组选取某院校的760名在校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深入分析问题形成原因,从加强教育引导、更新管理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对策。

学风建设;公安现役院校;对策

学风是学员群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其内容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浓郁的文化环境[1]。多年来,公安现役院校注重发挥学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优势,不断加强引导,以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带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优良学风,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然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现,部分学员学习动力不足、压力不大,特别是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创新发展,成为公安现役院校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公安现役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学历层次、在读年级、来源结构等因素选取760名在校学员作为调查对象,发放了《学风建设问卷调查表》,组织了80名有代表性的学员进行个人访谈,召开了学员信息员、中队骨干、奖学金获得者、学习成绩预警对象、学员队干部、教师等多个层次的学风工作座谈会,对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梳理。

(一)专业认同度不高

专业认同度是学员对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在职业指向性较为明确的院校,专业认同度与职业认同度联系较为紧密,它是专业学员形成有效学习动力的基础因素。调查发现:部分学员对本专业认识较为肤浅。有的认为日后所从事工作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对当前学习的指向性不明确,存在着厌学情绪;有的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报考的所学专业,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对未来即将从事的职业不热爱,对专业了解不深入,对专业以及职业的认同感不强。调查发现:53.7%的学员认为刚开始以提高能力为目标而选择学习深造;但随着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对专业的“深入”了解,认为理论课程学习与专业能力提升没有直接关系,学习目的逐渐淡化,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二)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是促进学员形成良好学风的根本因素,也是学风建设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2]。调研发现:35%的受访对象认为学习动力严重不足,20%的受访对象认为学习动力不足,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受访人员认为,公安现役院校属于体制内的院校,学员的就业指向性较为明确,入学即入伍,毕业即提干。部分学员认为进入了“保险箱”,外部动力不足。部分学员存在着“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思想,对在校学习与毕业后工作开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没有形成“立足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进行学习”的良性思维,很难形成有效的内部动力刺激。

(三)学习目标不明

学习目标是引导学员形成良好学习兴趣、习惯的直接因素,主要分为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学习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的有效保持[3]。调查发现:52%的受访者只有短期的学习目标(如每周、每月),普遍对大学生活缺乏整体规划,对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必要的认识,无法对大学生活进行整体规划,职业规划更无从谈起。面对学习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许多学员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部分学员逐渐习惯于被动服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校要求什么就做什么,缺乏力争上游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学习不思进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毕业;少部分学员失去了学习兴趣,弱化了自我管理,甚至毕业前选修课未修够学分自己都不清楚。

(四)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方法是指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手段和措施,是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获得感”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40%的学员认为学习收获较少;部分战士学员学习基础较差,认为无学习方法可言;54.6%的学员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一般。部分学员反映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相当数量的学员学习进度跟不上教员授课进度,疲于应付、消化困难,问题越积越多,造成学习被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公安现役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原因探析

对于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广泛的走访调查,多数受访者将原因简单归结为体制性因素或学员个体主观因素。经过深入分析梳理,笔者认为,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主要是在以下三个关系的处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一)公安现役院校职业指向性与淘汰选拔机制构建之间关系的处理

多数受访人员认为,现役院校的体制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职业指向性,天然地形成了“入学即入伍”的机制,使得很多学员甚至家长产生了进入“保险箱”的误区,直接导致学员学习的外部动力缺失,“就业”压力无法形成,更无法转化为学习的直接动力。笔者认为,从现象上看,部分学员因此产生了“懈怠”思想,但从根本上来看,是没有依托现有机制建立有效的淘汰选拔机制。主观上,考虑到培养成本、社会影响、学员命运和家长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教育管理部门不希望较大范围地淘汰学员;客观上,淘汰选拔机制构建的科学性欠缺。一方面,制定的淘汰标准、要求较低,不能给予学员有效刺激,无法真正形成制约。例如,笔者对2011~2014年某院校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未顺利毕业的学员有4人,比例仅为0.1%。其中,2名由于身体原因退学,1名因为违纪退学,1人因学习成绩原因中途退学。另一方面,选拔机制不健全,不能对学习较好的学员进行有效激励。公安现役院校在优秀学员的选拔上,主要分为“优等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员”和奖学金等项目。由于“优等生”选拔标准较高,在笔者所查阅的2011~2014年数据中,没有学员获得。其他激励项目对学员日后职业生涯的影响有限,产生的激励作用不够理想。

(二)公安现役院校的强制性与学员学习自主性之间关系的处理

部分受访对象认为现役院校的强制性制约了学员学习自主性的发挥,“自主”意识的淡化使得部分学员整日浑浑噩噩,不能积极主动地为未来的职业谋划、安排。其一,很多学员入学前喜欢较为自主地选择学习场地、时间、方式,对于入校后很多方面受到限制感到很不适应。其二,现役院校的管理体制较为特殊,“吃、喝、拉、撒、睡”都有人管理,学习、考试、考级、测试甚至复习都有人安排。这在客观上削弱了“自主”意识,部分学员产生了严重的依靠心理、依靠意识,总认为有人会提醒、安排,自我谋划、自我管理意识淡化。实践证明,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并不一定导致自主性的弱化,关键在于在现有体制下采用何种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讲,学员学习自主性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内部动力的唤醒,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专业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与任职需求的实践性之间关系的处理

公安现役院校的专业课程职业指向性较为明确,学员日后从事工作的实践性要求较高,任职的直接需求是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如果课程中过多涉及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由于学时的限制,专业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势必会受到冲击。实际上,系统性与实践性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强调系统性,是为了在理论教学中实现实践经验、工作方法的系统化,更好地指导更为普遍的实践;实践性是专业课程建设的本质特性,离开了实用,专业课程建设就失去了源泉,迷失了方向。正确把握二者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一方面教师要深入部队、掌握需求,另一方面要将实践经验系统化,把理论知识讲活,打通系统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壁垒。

三、加强和改进公安现役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笔者认为,公安现役院校必须从把握好“三个关系”入手,充分发挥现役院校的体制优势,注重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全方位地加强和改进公安现役院校的学风建设。

(一)加强教育引导,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动力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开展学风建设的不竭动力源泉。现役体制下能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公安现役院校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利用好、发挥好这一优势。一要把握好学员思想脉搏,针对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深入细致地开展教育;二要明确教育方向,把激发献身公安现役事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作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荣誉感教育;三要加强心理健康疏导,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员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学员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教师是学员在校期间的教育者和引路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其一言一行都受到学员关注,教师的使命感和敬业精神对于学员能够形成良性刺激和示范效应。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就必须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大力推进教风建设,以教风促进学风,影响和带动广大学员。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是举办科技、学术活动。利用学术报告、学科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满足学员的求知欲,培养学员崇尚科学、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二是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依托各类兴趣小组,组织开展课余活动,如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让学员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锻造良好的身心素质。三是加强校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的建设,充实学员的精神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形成积极的学风导向。

(二)更新管理理念,强化学员学习的自主意识

1.推行目标管理

教育管理部门应立足于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意识来设计管理方案,构建覆盖学习全过程的目标管理体系[4]。一是要以人才培养方案宣贯为起点,通过深入、细致的宣贯活动,使学员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途径、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采取导师辅导、印发学员手册和选课手册等手段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宣贯,有效解决学员对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路径不清楚的问题,为自主学习定好目标。二是要以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为媒介,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与个人实际相结合;通过指导学员合理地进行大学生涯设计,做好人生和职业规划,充分发挥目标管理长效机制的积极作用,为自主学习明确路径。三是要以学习计划为载体,进一步明确短期目标,保持学员的学习热情;督促学员根据专业要求、培养层次和年级状况,将学习目的、任务转化为可操作、考核的具体目标,通过完善制度建设、监督机制、考核体系等具体举措,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强化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良好学风内化为自觉行动的重要手段[5]。应该厘清管理者与受教育者的职责区分,在基本制度规定下,管理者主要解决使受教育者明确目标的问题,具体实现途径、方法及短期目标、要求由受教育者自主设计。促使其摆脱依赖思想,不断对职业规划、学习进程进行自主思考,以充分调动学风建设的内驱力,将学风建设活动内化为学员自觉的日常学习行动,并由个体行为逐渐形成集体风气。

3.优化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学风建设的制度保证,合理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地实现调动、激励作用。一是要建立“全程淘汰”机制。该机制既要全过程,又要全方面,建立起学风建设的底线屏障。二是要完善激励机制。发挥现役院校就业指向性强的优势,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将学员学习情况向用人单位反馈,从制度上保证“学与不学不一样”,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加大对学风建设的牵引力。三是要采用多种途径,树立各类典型,提升成绩优秀学员的荣誉感,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学员学习的浓厚兴趣

1.大力开展实战化教学改革

公安现役院校的特点之一就是专业实践特色鲜明,实战化教学改革是实现专业教学和岗位任职对接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搞好实战化教学的总体设计,按照“创新机制、贴近实战、聚焦能力、注重实效”的原则,构建实战化教学体系。二是要完善实战化教学的内容体系,着力实现教学内容与实战需求的有机衔接。三是要建立实战化教学的师资队伍,深化与部队的双向交流,努力打造实战化的“双员型”(指挥员+教员)师资队伍。

2.深入开展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员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形成,立足于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必须改革“灌输式”以及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模式,深入开展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倡导学员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6]。教师与学员以民主、研讨、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促使学员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研究方法,鼓励学员课下广泛查阅资料、案例,促进其自主与专业进行对接。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公安现役院校应构建有效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拓宽教学内容获取、更新渠道,将发展变化较快的教学内容编排成深受学员青睐的“折子戏”,确保更新及时。加强与部队的交流合作,既要走出去,广泛开展调研,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又要请进来,发挥好教官、兼职教授和部队专家的重要作用,将新知识、新成果、新装备、新战例、新战法直接引入课堂。在注重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及时对原有的理论、方法进行创新,整体推进专业课程建设适应部队发展需求。

[1] 姚劲勃.浅谈军校学风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48-149.

[2] 吴卫玲.关于加强军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政工学刊,2013,(8):27.

[3] 姚慧.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4] 杨秀红.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2.

[5] 赵银.论高校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途径分析[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6] 周洪波.军校战士学员厌学现象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9,25(11):88-90.

(责任编辑 刘彦超)

Th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Study-style Construction in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in Active Service

HUANG Jinyin

(DepartmentofForceManagement,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An excellent study-styl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raining high-quality commanding and technical talent in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in active service. Survey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with 760 undergraduates for sample surveys and conversations in a Public Security military college. The current study-style construction is understoo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revealed and the causes are analyze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enhancement of education, the updates of managements and the revolution of teaching. Useful

are provided for the study-style construction in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in active service.

study-style construction;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in active service; countermeasures

2015-07-13

黄金印(1964— ),男,山东郓城人,教授。

●部队建设研究

G647

A

1008-2077(2015)09-0085-04

猜你喜欢

现役学风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轰运“摇篮” “鲲鹏”振翅——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改装现役轰炸机缩短飞行人才培养周期纪实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学风就是质量
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公安卡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