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有益探索
——评詹国彬《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模式、成效与风险》

2015-01-30张新文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营化公立医院改革

张新文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00030)

民营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有益探索
——评詹国彬《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模式、成效与风险》

张新文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00030)

一、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研究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营化浪潮席卷全球,重新确立了市场机制的的地位,缓解了因政府失灵而带来的种种弊端,成为了一种务实的、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可以说,民营化的发展方向已经不可逆转。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是在市场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诸多问题,选择民营化不失为一种实事求是的改革路径。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詹国彬博士的新著《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模式、成效与风险》(30万字)由法律出版社于2014年6月正式出版,该著作的出版为当前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点亮了灯塔,系近年来卫生经济学领域的又一力作。该著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外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践经验。该著作系统的介绍了英国、美国和新加坡三国的公立医院改革。其中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全民医疗的国家。英国公立医院自主化改革是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契机,把医院日常管理的责任从政府转移到医院的管理者,在赋予医院管理者更多责任的同时增加了其医院管理中的自主权。美国的公立医院改革也是以市场为导向,将医疗服务定义为商品,因此美国医疗卫生体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卫生融资和医疗服务提供的市场化,将大量公立医院转变为非营利性医院或营利性医院,强调医疗服务供给中的合作伙伴关系。另外,新加坡的公立医院改革也是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而展开的,法人化改革模式实际上也就是公司化模式,这一改革主要趋向于增加医疗机构经营管理的灵活性,同时力求保持政府部门对医疗机构一定程度的政治控制。国外公立医院改革为我国当前公立医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倡导顾客理念,构建公私伙伴关系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二)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困境。作者通过回顾和总结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变迁与演变,结合具体的数据材料剖析了我国公立医院在功能定位、产权结构、资源配置、补偿机制、经营理念以及融资渠道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立足于我国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所处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制度环境,剖析了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在法律层面和操作层面上所面临的阻力,指出了当前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中所存在的的认识误区等种种冲突,并从政府能力,市场质量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存在的约束条件;不仅如此,作者还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服务体系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医疗服务提供中参与主体间存在的风险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我国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个案及路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改革案例对我国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模式进行了探索与解读,其中包括无锡的托管模式、温岭的股份合作制模式、金华的产权整体转让模式以及苏州的BOT模式。笔者不仅对这些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案例进行深入探索,还从宏观层面比较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中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并提出“公平优先、提高效率”的目标定位,同时也阐述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恪守和遵循的改革原则;最后着眼于我国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推进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制度构想和具体路径。

二、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研究新意

《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模式、成效与风险》介绍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民营化的困境、经验和路径选择的同时,诸多创新之处也为读者在研究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过程中起到指引作用。其中包括多元治理视角的引入;定性与定量、理论与个案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以及医疗服务供给侧重于依赖市场这一开拓性理念的凝练。

(一)从研究视角来看,以往关于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研究大多从公共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的视角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产权变革以及医院经营管理等主题加以展开,而本书以公共管理中多元治理视角为研究视角,针对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这一主题探讨西方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我国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面临的困境以及路径选择,不仅在理论上拓展了民营化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有助于从实践上准确的把握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发展动态。

(二)从研究内容来看,该著作对于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模式及成效的探索具有可借鉴意义。作者通过对无锡的托管模式、温岭的股份合作制模式、金华的产权整体转让模式以及苏州的BOT模式的解读,分析不同模式的改革背景、改革理念、操作方法和改革成效,揭示了不同模式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模式在改革目标、约束条件等方面面临的风险及差异,诠释了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不同模式的适用性。可以说这不仅仅是研究内容上的闪亮点,同时也是对个案研究方法的娴熟运用。

(三)从研究的核心观点来看,该著作认为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强调的是医疗服务供给中更多地依赖于市场而更少的依赖于政府,体现了多元治理的理念与精神。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不会影响民营化最佳的选择,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寻求公立医院的内部改革也许是更明智的选择。但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面临着严峻的风险,需要建构一套政策框架以防范风险的发生。民营化仅意味着政府退出某些不擅长的领域,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减少职能、甚至规避责任,相反,民营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三、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视野拓展

从该著作的研究内容来看,实际上从三个方面开拓了后来者的研究视野并指引了研究方向:其一,对中外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横向比较以及中国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的其它模式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当前很少有学者对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进行横向比较;此外,对于模式的解读,受研究篇幅之限制作者仅选择了四个方面,而对租赁、股份制、管理外包以及并购等其他改革模式也有待于深入研究。其二,对于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失败的研究不足。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失败案例的研究有助于为后续的民营化进程提供更多的经验教训。其三,对于公立医院逆民营化和再民营化问题的研究。公立医院民营化失败后,政府该如何应对?这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民营化失败后政府通常采用逆民营化和再民营化来应对民营化失败问题。公立医院逆民营化与再民营化问题有望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责任编辑:刘华安

2014-11-30

张新文(1971-),湖南张家界人,土家族,管理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民营化公立医院改革
浅析公共政策的功能限度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责任缺失问题探析
——以十堰公交公司民营化为例
改革创新(二)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