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型城镇化人才战略问题

2015-01-30蔡永飞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蔡永飞

(民革中央 宣传部,北京 东城 100006)



论新型城镇化人才战略问题

蔡永飞

(民革中央宣传部,北京东城100006)

【摘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型城镇化的人才战略问题有所忽视。国家应当制定推动特大城市、大城市在职人才和退休人才到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工作的政策,让人才回流农村,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充分肯定江苏乡镇企业发展中利用上海退休人才的经验,为推动解决我国农村地区人才问题,也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一个战略性的思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规划;人才战略;在职人才;退休人才;邓小平

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之际,由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的城乡差距、农村居民消费能力难以提升的问题,日益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为此,国家制定实施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就是扭转城乡二元体制下资源过度向特大城市、大城市集中的偏向,推动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区域相对均衡布局的历史过程,目的就是缩小城乡和区域差别,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从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完成社会转型。

推动过度集中在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人才资源向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流动,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战略问题。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曾提出过一个利用大城市退休人才的战略性思路。邓小平这一思路不仅对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规划在人才战略问题上的缺失

2014年3月,国务院制定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标志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正式启动。

《规划》对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等作了十分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这一规划没有对新型城镇化人才问题作专门论述。在新型城镇化推动集聚于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向小城市和农村区域流动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人口从农村单向流向城市向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转变、人才从农村单向流向城市向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转变的现象,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如何吸纳和利用城市人才的问题,必然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规划》也多处提到了人才①及相关问题,但是,这些论述缺乏系统性和严密性,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遗漏和缺失。

比如说,在论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时含义有重要遗漏。在第四章《指导思想》中,《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排列第一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1]。对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这里展开部分的表述有遗漏。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概括起来。以人为本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为了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发展依靠人(发展依靠人民),三是发展中提升人自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规划》论述以人为本也应该包括这三个方面,目前讲了两个方面,一是“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这是为了人;二是“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讲发展人自身。依靠人、依靠什么人、如何依靠人这一方面的含义没有讲,而这一内容正是人才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又比如说,《规划》在指导思想部分讲“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时,只讲“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没有讲到规范城镇人口转移到农村落户的问题。第七章《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也只讲“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就业是长期现象”,而没有讲城乡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问题,因而也就只要求“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而没有讲城镇人口转移到农村的问题,这是涉及人才问题的重要遗漏。只讲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讲城市人才资源向小城镇和农村流动,从现实和逻辑两方面看都是重要缺陷。

再比如说,《规划》第十六章《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第三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提出,要“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1]。这一部分也没有提到如何引导现阶段聚集在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优秀教师、医生等社会服务工作承担者从大城市、特大城市转移到小城市、小城镇②甚至农村地区。从现实情况看,各种公共服务机构已经在“统筹布局”中了,但它是单向、片面、偏颇的统筹:它只是在推动资源持续向特大城市、大城市集中,而改革所针对的正是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统筹,就是要逆转现阶段资源向特大城市、大城市集中的做法和趋势,推动各种人才资源向小城市、小城镇分散。《规划》不提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设计和部署,因而“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上沦为空谈。《规划》第十八章《推动新型城市建设》部分第三节《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提出“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等等也是如此。作为“规划”不能只提出愿景,而不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配置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措施。

《规划》第二十章《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直接涉及了人才资源的配置问题。这一规划提出要“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但没有提及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对于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大战略意义,也没有对如何推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作出规划。现阶段我国人才战略问题的核心从布局上看主要是国家必须引导人才向小城市、小城镇疏散,实现人才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区域的相对均衡布局,而目前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措施基本上无法解决问题。比如《规划》第二十章第一节《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提出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1]。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确实非常必要,但如果没有政策引导和推动,统一市场反而会使人才更集中地流向特大城市、大城市。提出“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这里的目标也只是要“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而不是让他们能够扎根农村、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引导更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农村”,与“鼓励社会资本”“引导人才要素投向农业农村”相比,新型城镇化更需要政府把更多重大项目规划布局在小城镇和农村区域,这样才能营造出资源向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流动的氛围和趋势。

《规划》第二十二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也涉及了人才问题,但缺乏得力的政策措施。比如说,提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1]这些提法在2004年到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有重复。《规划》的论述仍偏于原则性,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从人才政策角度看未有切实措施,所以未能展现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的前景。

二、用邓小平利用城市退休人才的思路指导解决新型城镇化人才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人才问题,是今天我国接近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时提出的问题,但其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关于农村乡镇企业利用城市退休人才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83年3月2日,邓小平在《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中说,江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主要是两条。一条是依靠了上海的技术力量……江苏吸收了不少上海的退休老工人。这些老工人有本事,请来工作所费不多,只是给点工资,解决点房子,就很乐意干,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3]25。

江苏乡镇企业利用上海退休人才的经验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后来他又讲过类似看法。1985年5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新加坡前总理吴庆瑞时说:“搞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知识和人才。我们最大的弱点恰恰在这里,知识不足,人才不足。我们请你们来,就是请你们提供知识。不仅请你们来,还要广泛地请发达国家退休的专家、技术人员来帮助我们工作。他们来当顾问或到企业里担任实职都可以。”[4]319

在邓小平看来,在国内,落后农村地区要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可以也更需要从城市引进退休老工人。“退休老工人”虽然只是工人,但他们能够帮助农村地区发展乡镇企业,他们就是人才。从国外来看,要想引进人才,也不妨着眼于已经退休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邓小平对江苏经验的总结和肯定、对引进国外人才的设想,应当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极具创意的构想。

第一,人才资源是落后国家和地区搞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一定要解决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抓人才问题,这是干一切事业的根本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尤其需要解决好人才问题。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中,多项制度使人才基本上集中到了城市:首先是资源布局的“制度”。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我国培养人才的机构如高等学校等都设在城市,使用人才的机构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设在城市,这一项制度性安排使得农村区域难以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其次是人事制度、户籍制度、高考制度。我国人事制度和高考制度规定,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均为城市户口,农村人一旦考上大专以上学校立刻可以脱离农村、进入城市。再次是劳动力市场制度。我国在人才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由于城市用工单位提供的收入待遇远远高于农村地区,所以不仅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被从农村吸收到城市,几乎所有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劳动力都被城市劳动力市场所吸纳。再加上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的等级差别,又使人才更多集中在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是我国人才最稀缺的区域,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首先解决好人才问题。

邓小平强调要从先进地区引进人才,这不仅仅是要满足落后地区的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打时间差,要直接赶上或接近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尽可能跨越式地解决发展问题。就国内而言,让退休人才到农村工作,是实施人才战略、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这是一种卓越的政治智慧,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政治智慧。

第二,一个地方和区域的领导者,不仅要用好本地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还要把他人的资源也看作是可以为我所用的资源。越是落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和地区,越需要着眼于使用他人的资源、借用他人的智慧和力量。这是一种宏伟的气魄、广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尤其是落后地方的领导者更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新型城镇化的领导者要解决人才问题必须善于从外部引进,必须把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人才资源看作是自己可以用、应该用的人才资源。

第三, 落后国家和地区要引进人才,最重要的、正在先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主要是特大城市、大城市)发挥作用的在职人才很难引进,因而可以另辟蹊径,引进退休人才。③在管理体制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退休人才资源不在使用之中、不在管理体制框架和管理者视野之内,因此可以把着眼点就放在引进退休人才上、以此作为人才引进工作的战略重点。江苏的经验表明,引进退休人才确实相对容易,既没有体制的障碍,也不需要太高的成本。这也是一种高超的战略和战术。事实上,这正是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宝贵经验。上世纪80年代率先引进上海退休人才的乡镇,正是从引进城市退休人才开始,逐步拉动各种资源回流农村,使自身成长为我国最富裕发达的小城市、小城镇,如今这些地方早已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吸引人才的良性循环。

从现代化建设全局来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地主要在城市,落后农村地区虽然也迫切需要人才,但由于我国人才资源总体上有限,不能因为农村地区需要人才而影响发展的全局。而城市里的退休人才是一种“富余资源”,不应该白白浪费,而应该“吃干榨尽”。这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思维。

第四,在人才资源争夺中农村“逆袭”城市,必须以创新手段和制度取胜。邓小平所说的“给点工资,解决点房子”,这是以市场手段引进退休人才的方式,在当时就是一种富于政治智慧的制度创新。80年代初期的中国,刚刚从极“左”路线下走过来,市场手段还不具有“政治合法性”,只有在作为现代化建设边缘地带的农村地区采用才有可能,才不至于形成太大影响和阻力。而邓小平所说的“只是给点工资,解决点房子”,其实恰恰打中城市人才管理问题的要害:由于极“左”路线的错误政策,城市脑力劳动者不仅工资不高,住房困难,而且由于国家财政十分紧张,短期内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反而是落后农村地区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待遇,使退休人才享受到了在城市难以享受的良好待遇,所以江苏等地的农村地区在引进城市退休人才时才十分顺利和成功。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在城市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仅仅以市场手段来吸引城市人才,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是没有竞争力的。这就需要在市场发挥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城市区域被工业化带来的严重污染所困扰的现阶段,小城镇、农村区域的生态资源、养老资源正在日益形成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这是政府在推动城市退休人才到农村去的问题上发挥作用的重要切入点。城市退休人才到农村去,不仅作为可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一个举措,而且农村可以作为城市人口养老的去处,从而把农村建设成为养老产业基地,形成城乡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的关系。

三、 解决新型城镇化人才问题的几点建议

重温邓小平关于利用退休人才的战略思想,笔者深受启发。仅就新型城镇化人才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制定和实施新型城镇化人才战略

从邓小平有关利用退休人才问题的论述来看,人才问题,是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大战略问题。既然把新型城镇化界定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以人为本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指导思想,就应当制定和实施新型城镇化人才战略。以本文之见,制定和实施新型城镇化人才战略,一定要着眼于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明确人才战略在新型城镇化中的战略地位。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任务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人才战略应当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部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必须从为了人、依靠人、提升人自身这三个出发点去规划和推进新型城镇化。

二是明确新型城镇化人才战略的基本任务。在横向的空间布局上,推进人才资源在城乡社会的合理布局,着力改变人才资源过度集中在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状况,推动城市人才资源向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流动。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力求形成一整套让所有社会成员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人才,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新型城镇化第一阶段的战略重点是解决人才空间布局问题。只有在实现城乡社会相对均衡发展之后,现阶段全社会人口漂泊不定的状态得以结束,大多数人稳定地选择居住、生产、生活的区域地域,才能形成常态化的社会生活,人才体制机制才能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

三是明确实施新型城镇化人才战略的战略举措。在现阶段,应当着力抓好如何为小城市、小城镇、农村区域引进特大城市、大城市在职人才和退休人才两个方面的问题。下面专节讨论。

(二) 以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和推动在职人才向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流动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现代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资源需要集中于城市的话,那么,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推动在职人才为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所用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是推动在职人才为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所用,本身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出发点和目的所在。在现阶段,一方面特大城市、大城市已经因资源过度集中而引发“城市病”,另一方面,城乡二元体制所形成的资源单向从农村区域流向城市,使广大的农村市场无法有效拓展,从而使城市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城乡经济结构已经严重失衡,必须通过新型城镇化来调整城乡社会结构、促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二是我国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引进在职人才的条件已经具备。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9892元,至少相当数量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是可以满足在职人才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的。三是推动在职人才为小城镇、农村区域所用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逻辑。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各级政府着力推动和引导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资源向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布局,从而引导人才资源向这些地方流动。只有通过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让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也能够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用武之地,并能够得到不亚于特大城市、大城市所给予的回报,才能有效吸引人才到这些地方聚集。

要让在职人才资源按照新型城镇化所需要的方向流动,首先应当推动经济建设资源向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布局,以此增加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吸引和凝聚人口的作用,比如说,将一些中央和地方新增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到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除此以外,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着力推动社会建设资源向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布局,特别重要的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在新型城市、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城市,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极,也是文化发展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中心,是人才聚集和开展创造性活动的高地。迄今为止,城市人口在精神上的优越感和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较高教育程度带来的,没有高等学校来聚集和培养大量较高教育程度的人,城市就没有灵魂。在一个城市中,如果居民中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较大,那么城市居民的精神气质乃至外在形象都会得到整体提升。

有学者提出,小城市、小城镇不具备创办大学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习惯于生活在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学者教授也不愿意到小城市去工作。其实,事实早已回答了这样的质疑。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石河子大学最初就是北京大学和石河子市政府合作创办的,北京大学的一些著名教授都曾在那里授课。通过一些年的努力,石河子大学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一所著名高校,对石河子城市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④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城乡之间交通状况已经得到极大改善并且还在持续改善之中,许多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已经达到上世纪80年代一些城市甚至大城市的发展水平,而在特大城市、大城市普遍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消费过度等“城市病”的今天,人们对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的认识和态度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各级政府能够给予政策引导,比如由中央政府为在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工作的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小城市甚至小城镇办好大学是可能的。事实上,在江苏、浙江许多市县政府,主动到特大城市、大城市“争抢”大学分校区、独立学院已然成风。据报道,浙江、江苏一些地级市和县级市或者县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已经把一些大学分校区招揽到本地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县城和建制镇,使其城市建设质量得以提升。[5]

为此,本文建议,一是可以推动一些现有特大城市、大城市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与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在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创办分校区、分院区。⑤

二是可以推动现有特大城市、大城市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与国外著名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合作,到我国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创办新的大学和医疗机构。在现行教育体制难以允许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流到地级以下城市的背景下,以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把国外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入小城市,无疑是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⑥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还是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推动建成的。该校是2005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除了宁波诺丁汉大学,我国目前还有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大学等中外合作大学。它们不仅对发展教育事业上意义重大,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更为突出。

(三) 仍然要把推动和引导退休人才到小城市、小城镇、农村区域工作作为实施新型城镇化人才战略的关键举措

尽管邓小平关于引进退休人才的战略思想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但在21世纪20年代的现阶段,仍然应当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甚至可以作为新型城镇化起步阶段的一个关键举措。这是因为,第一,尽管我国小城市、小城镇和许多农村地区已经比上世纪80年代许多大城市发展水平还要高,但毕竟现阶段中国特大城市、大城市发展水平更高,可以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事实上,推动在职人才到小城镇和农村区域仍然很难,引进退休人才仍然十分必要。第二,由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各方面资源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事实上使小城镇和农村区域的人才资源更加缺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包括退休人才的需要程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了。

推动退休人才到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去工作,实施邓小平关于利用退休人才的战略意图,本文建议:

第一,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研究机构,应根据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开展对退休人才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首先是要把这一部分人才仍然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来看待,充分认识到利用退休人才的现实必要性甚至紧迫性。其次,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延迟退休政策,表明现行退休政策对退休人才价值的忽略,那么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之前,应当把退休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起来。再次,应以适当方式对国外退休人才资源进行调研摸底,研究论证利用国外退休人才资源的可行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引进和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政策。

第二,考虑到退休人才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应制定和实施以自愿为前提的引导性退休人才使用政策。陈方勐在其专著《农村改革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叶落归根—银发人才返乡计划”,这一让人才回到农村的引导性政策设计,十分符合邓小平利用退休人才的战略思想。作者经过调研认为,以县级政府为主导、以县城为中心,在全县范围内规划中心村的布局,基本上每乡镇确定5个左右中心村,将为每一个中心村建一所小学作为具体实施中心村建设规划的首要任务,并力求使中心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到足以吸引和留住本地和附近村民的水平。第一步,可由县级政府邀请在本地出生、在外地城市工作并且已经退休的学历全日制大学毕业以上、职称副高以上的人员,包括大学教授、科研院所研究员、医生、记者、编辑、工程师、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等“高级知识分子”,回原籍农村小学任教。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有乡土情结,而农村教育嗷嗷待哺的状况让他们十分痛心、忧心,能够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余热,是他们人生价值的延伸和升华。因此选择引导他们落叶归根、回到原籍,这是一个十分现实也十分机智的政策设计。按照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全国共有4万多个乡镇,如果按照大约每个乡镇建平均5个中心村、每个中心村建一所小学进行规划,每一所小学平均安排5名高级知识分子当教师,全国农村小学约需100万人。第二步,由县级政府出资在规划兴建的中心村区域,修建一所条件适当的小学校舍,同时按城市生活方式要求,建造供退休人才生活居住的免费住宅,并为其提供生活上的便利。[6]

本文十分赞同这一设想。第一,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需要来看,只有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让2.6亿农民工能够在进入城市、城镇还是留在农村之间作出抉择,才能完成新型城镇化的历史任务,因此如果以退休人才进入农村小学为突破口,使中心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必将极大地推动新型城镇化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现阶段一些地方把新型城镇化看作是城市发展房地产业、快速暴富的捷径,这是迫切需要扭转的一种偏向。第二,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在这一政策实施之前,退休人才资源应当充分利用起来,尤其应当把这一资源引导到最需要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去;应当抓住国家全面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之前这个稍纵即逝的机遇,为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注入巨大动力。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尽管退休人才目前属于城市的富余资源,但也不是农村想用就可以用的,农村地区还需要抢抓机遇、作出艰苦努力。第三,如果能够有一些德高望重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中心村学校当教师,不仅将有效促进农村区域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也有可能转变成为现代化条件下的“新型乡绅”,成为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促进力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关键步骤。事实上,我国古代乡绅也多由城市官员“致仕”而来。

第三,中央财政部门应根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需要编制开发利用退休人才资源的财政预算,积极支持小城镇、农村区域引进退休人才。《农村改革的战略问题》一书建议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出资,为应聘农村小学教师的高级知识分子每人提供10万年薪。100万人每人10万年薪,共计每年需1000亿,可由中央财政拿出400亿,省级财政出资600亿。分摊到各个省,只是一笔小钱。该书认为,参与计划的人拿着一份相对于农村生活需要来说十分丰厚的退休工资,再领取10万的高额年薪,相信这只是方便他们更好地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而已,这些资金很可能马上又转化为新农村建设资金。考虑到国家这一投入对于新农村建设和整个中国现代化建设将产生的积极影响,5至10年之后,人们一定会看到,这一投入将是政府所有投资中效益和质量最高的。[6]笔者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一方面,迫切需要人才支持的地方都是财政困难的地方,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给予支持不仅仅是责任,也会得到政治上的极大回报。另一方面,让参与退休人才计划的人才拿到高额薪资,体现他们的工作的价值,也让他们“衣锦还乡”,不仅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继续做好工作。

注释:

①“人才”这一概念有许多种定义。本文愿意采用陈方勐在其《农村改革的战略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中所作的定义:“拥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匹配的知识、经验、道德、意志、胸怀、胆略、耐心、技能、体能、健康、寿命等等综合条件,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且赢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劳动者。”但按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惯例,也不得不把学历、职称等等作为判断“人才”的依据。见该书215页。

②按照新型城镇化规划,人口50万以下为小城市,50至100万为中等城市,100至500万为大城市,超过500万为特大城市。对小城市、小城镇的人口数量为多少,规划没有明确。据学者曾刚等1998年在《苏州工业园区中心村建设问题之管见》一文中提出的观点,中心村的合理规模可确定在4000人左右。从一些地方的实际情况看,作为农村居民聚居区的中心村人口最多不宜超过1万人。由此,1万人以上的居民聚居区,即可作为小城镇来统计;如果再把小城镇与小城市作区分,不妨依据联合国的标准,以2万人口为界。

③在本文中,在职人才是相对于退休人才的概念,专指在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工作的人才和国外在职在岗、尚未退休的人才;退休人才指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和国外已经退休的人才。事实上,改革开放初期江苏苏南农村地区为发展乡镇企业从上海引进的人才中也有在职人才,当时流传着一个提法叫做“星期日工程师”,就是利用节假日为体制外经济体服务的在职人才。但毕竟这不是普遍和长效的做法,很难满足落后地区对人才的需求。

④参见蔡永飞:《城镇化规划宜有教育部门参与》,《东方早报》2013年6月4日第A23版。

⑤参见蔡永飞:《城镇化要与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分布紧密结合》,《学习时报》2013年1月28日第4版。此文建议学习借鉴美国一些著名高校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经验。加州大学有10个分校区,每一个分校区都建在小城市、小城镇,使这些分校区成为当地小城市、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不仅这些大学分校区本身成为当地发展基础教育和服务业的基础,而且大学分校区的资源直接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推动力量,成为稳定可持续地凝聚人口的基础。

⑥参见蔡永飞:《李嘉诚再度助学的示范意义》,《东方早报》2013年10月16日第A23版。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3-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16/c_119791251_3.htm.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吕明合,赵盼盼.江浙经济强县争抢独立学院 “聘礼”不断加码[N].南方周末, 2013-07-11 .

[6]陈方勐.农村改革的战略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刘滢]

(转至第103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2—0126—07

【作者简介】蔡永飞(1962— ),男,江苏响水人,法学博士,民革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收稿日期】20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