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建设研究

2015-01-30王俊迪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边防机动公安

●王俊迪

(武警学院 训练部,河北 廊坊 065000)

加强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建设研究

●王俊迪

(武警学院 训练部,河北 廊坊 065000)

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为公安边防部队处置边境地区恐怖事件、突发事件、边境防控和各类重大活动安全保卫等任务的中坚力量,其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各项边防任务能否圆满完成。目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在队伍配备、指挥体系和军事训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作战能力的提升,加强队伍和指挥体系建设,科学组训是提高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公安边防部队;机动部队;作战能力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治安秩序日渐复杂,沿边沿海地区的边防保卫和反恐维稳工作日趋严峻。边境地区民族分裂分子活动日趋活跃、恐怖分子手段日趋残忍,他们为达到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和制造国际影响的目的,先后在全国多个地方组织实施了多起暴力恐怖事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极其恶劣的影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特别是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恐怖分子制造了震惊世界的“5·22”严重暴力恐怖爆炸事件,造成31人死亡、94人受伤,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些新形势给公安边防工作和部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公安边防部队特别是机动部队如何紧贴新形势的任务需要?如何应对新环境的发展变化?如何跟上新时代的快速步伐?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走“强警之路”,建立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公安边防应急机动队伍。公安部在新疆召开的机动部队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指出:“加强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建设,是公安部党委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从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需要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因此,研究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建设不仅有利于丰富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发展建设的相关理论体系,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和推进公安边防机动部队正规化建设,促进公安边防机动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

一、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建设概述

(一)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的概念

作战能力亦称战斗力,是指武装力量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1]。公安边防机动部队是一支公安部领导下的现役部队,具有公安性和军事性双重属性。其所担负的作战任务与解放军的军事作战任务不同,主要是执法作战任务,具体包括:“遂行处置边境地区恐怖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任务;协助安全重点敏感时期边境防控、边防辖区治安巡逻等任务;参与处置边境地区治安整治专项行动;参加边境地区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行动;完成上级赋予的跨区域机动增援等其他任务。”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的概念可定义为:“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在边境地区遂行边防执法作战任务的能力。”

(二)影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的因素

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为国家部署在边境地区的一支重要武装执法力量,在国家维稳全局特别是在边境沿海地区维稳处突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职能不断拓展,因此其在遂行各类边防执法任务中作战能力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是人员和武器装备的质量。公安边防机动部队执法作战的主体是部队在编的现役官兵,其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和武器装备的配备标准直接决定着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二是组织指挥和管理的水平。日常的规范化管理和临战前的科学组织指挥是提高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前提。三是部队的整体练兵水平。“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部队日常科学的军事训练和贴近实战的综合演练。因此,公安边防机动部队的整体练兵水平是提高部队练兵效能和作战能力的重要抓手。四是科技强警应用水平。21世纪是信息和科技更新“大爆炸”的时代,高效地将高新科技应用到公安边防机动部队的日常训练和执法执勤中去,是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特别是指挥效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五是综合保障水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综合保障工作是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建设和持续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公安边防机动部队能否“拉得出,打得赢”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公安边防部队布防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执法性质,决定了公安边防机动部队的作战能力还受到编制体制的科学化程度、地形、气象、法律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二、当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级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建设坚持“统筹布局、顶层设计、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标准,在正规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公安特警和武警内卫机动部队相比,公安边防机动部队起步较晚,特别是在作战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队伍整体编配不完善,组织指挥能力、实战能力、应急机动处置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队伍配备不合理,军事专业人才偏少

一支队伍整体编制编配是否科学,各层次的人才、人员配备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这支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当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的整体队伍配备还不够科学合理,军事专业人才和教学骨干比较缺乏,带兵骨干断层等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公安边防机动部队成立后,新编制虽然在人员扩容上有了较大的加强,但是队伍的干部配备和兵员结构还不够合理。如某公安边防机动大队现有官兵中警官配备不够合理,士官队伍比例过小,义务兵中列兵所占比例过大。此外,一些新组建的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干部配备不全、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也给机动部队的作战能力建设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当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的军事专业人才和教学骨干队伍比较缺乏,带兵骨干断层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技术含量较高、训练难度较大、实用性较强的训练科目无法得到落实。一是受“重业务轻训练”观念影响,愿意从事军事训练工作的警官较少,部分带兵骨干主动要求到业务岗位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动部队的整体训练效果。二是不注重挖掘和培养新的带兵人才,在军事士官的选取上,常常选非所用,将军事士官安排在非军事训练岗位工作,致使带兵骨干缺乏,影响了部队训练的整体教学水平。三是部分单位军事训练激励机制建设不到位,造成许多带兵干部和骨干工作又苦又累,但在评功评奖和晋升、晋职等方面倾斜照顾不够,导致其抓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部队军事训练的整体效果。

(二)指挥体系不健全,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科学的指挥决策是确保各参战单位、战斗单元和单兵等高效有序履行职责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部队应急机动能力的重要前提。当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应急组织指挥能力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方面是指挥体系不健全。一是指挥平台建设滞后,规划和建设标准不统一,指挥系统与其他公安边防应用系统的整合不够,高科技装备难以实现点对点、可视化指挥。二是指挥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不高,一些基层指挥员仍停留在凭习惯、靠经验作出决策,缺乏民主化、专业化评估,影响指挥效能。三是处置预案与实战的贴合度有待提高,有的应急预案缺乏实践支撑和实战检验,操作性不强,而一线指挥员缺乏足够的授权,难以根据事态发展而选择正确处置方式,从而导致贻误战机。另一方面,公安边防机动部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战时的通信联络水平不高、通信装备器材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某边防总队在组织机动部队进行跨区增援应急拉动演练时,因通信联络方式未能真正实现规范统一,导致总队与集结部队之间、集结部队各分队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不能达到无缝衔接,影响了部队整体机动能力。此外,基层单位的通信装备单一、老化、信号偏弱、通话效果不佳,通信用语、呼叫要求不规范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三)军事训练不科学,实战技能水平不高

一是训练课目落实难。由于公安边防机动部队担负的日常勤务较重,特别是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公安机关经常抽调公安边防官兵执行非边防辖区勤务任务,占用了部队大量训练时间,军事训练与执勤矛盾较为突出,导致在日常训练中缺乏科学系统的筹划,年度军事训练计划落实不到位,存在偏训和漏训的问题。同时,实战训练围绕勤务特点针对性不强,拓展科目存在片面性,训练循规蹈矩,缺少改革钻研精神,导致训练质量普遍不高。二是训练课目与大纲要求和当前形势任务结合不紧密。部分公安边防机动部队训练不符合《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训练课目安排简单、重复,通常只开展队列、擒敌拳、体能等基础性课目训练,对于贴近实战任务需求的射击、攀登、警务实战技能、处突维稳等方面训练演练较为缺乏,造成训练层次不高,官兵警务技能不熟练,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任务需求。三是组训人才缺少,教员队伍整体组训能力不高。当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军事素质强的“尖兵”不少,但真正懂管理、会组训的专业人才却不多,加之带兵骨干的集训培训相对较少,导致许多教员的组训能力不高,在训练组织上流于形式,训练效果不明显、优势不突出等问题。

三、加强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建设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部队整体素质

队伍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公安边防机动部队队伍建设要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为依据,从实战需要出发,立足长远抓好谋划和建设。

1.注重队伍配备,优化队伍结构

首先,要根据部队所在驻地的任务需求,科学编制人员数量,确保部队能够就近用兵、足量用兵。其次,要科学优化队伍结构。在干部、士官和义务兵的比例中适度增加士官比例,确保专业人才和骨干队伍的整体专业性和稳定性。第三,在士兵选拔上,要从新兵入伍抓起,结合新兵不同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切实打牢新训基础,并将文化素质高、心理素质好、思想政治素质硬,能吃苦耐劳,有长远培养价值的战士充实到机动部队。

2.建强骨干队伍,强化专业培养

首先,要坚持“严格公正、适岗适位、量才适用”标准,做好专业军事人才的选拔考核工作,优先保证机动部队骨干名额,配齐配强人员,不断充实机动部队兵员质量。并提前选好苗子,加强跟踪培养,重点保留会教育、善管理、懂训练的士官骨干,确保“训练尖子不断茬、行家里手年年出”。其次,建立军事专业长效培训机制。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支队伍不经过长期的锤炼不可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要根据任务和专业需要,针对官兵能力素质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定期聘请院校专家、行业专家和实战能手等,分层、分类、分阶段为官兵开展定期培训,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通过专业培养和培训真正打造一支专业突出、能教会训的教官队伍。

(二)加强指挥体系建设,提高组织指挥能力

完善的指挥体系有利于理顺指挥关系,规范指挥流程,提高指挥效能,同时也是提高部队协同能力,确保信息互通有无、人员互相协作、装备互相支援、形成整体合力的重要前提。

1.构筑一体化通信指挥平台,提高指挥能力

一是加强网络系统基础建设,依托一体化平台建设成果,加快完成与部队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实现互联互通、综合高效、高度融合,提高部队在机动条件下的信息保障能力。要着眼提升快速机动、高效处置能力,完善有线、无线、卫星等基础指挥网络,整合各类指挥控制要素,以各级指挥中心为固定指挥平台,以综合指挥车、卫星通信车为机动指挥平台,构建贯彻部局、总队、机动部队三级指挥机构的一体化指挥控制体系,实现作战指挥扁平化、应急处置可视化的目标。二是扩大通信设备配备范围,统一规范呼号、频率和通话规则,实现每个战斗单元和作战单位之间随时联络畅通,满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时指挥控制部队的需要,提高部队整体指挥能力[2]。

2.完善决策机制,提高指挥效能

在公安边防执法工作中,决策指挥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情报信息不断转换,进行运筹谋划和发令调度的过程,要实现指令的最优化,就必须推动情报与指挥一体化运作。通过以情报信息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对情报、指挥、视频等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打破信息壁垒,搭建起集指挥调度、视频监控、情报研判等综合职能于一身的一体化平台,确保一切作战指令、指挥调度、警力部署都必须从情报分析研判出发,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指挥效能。

(三)强化科学组训,提高实战能力

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公安边防机动部队肩负的执勤任务趋于多样化,对官兵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安边防机动部队要突出训练工作的中心地位,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严格训练标准,严把训练质量,着力提升官兵实战水平。

1.加强基础训练,打牢实战根基

严格按照训练大纲要求,从基础科目、基本技能抓起,针对机动部队官兵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构成单一的问题,从抓好营区“五小练兵”(小场地、小块时间、小教员、小群体、小情况诱导)[3]入手,对现有以个人单训和班队集训为主的机械模式进行优化,打破班组界限,采取分编分训、混编分训、专业分训的方式对军事训练的共同科目开展组训,并推行小组协同拓展、阶梯式基础体能和体能、技能、战术一体化等训练方法,将以老带新、取长补短、互助互竞等方式有机结合,最大限度提升官兵军事素质。

2.拓展练兵内容,突出专业训练

(1)针对当前社会治安局势复杂、暴力程度增强、暴力抗法增多等现象,强化以提升武器装备使用能力和徒手攻防能力为重点,增加拳击、散打、实战心理、伪装及掩体构筑、爆破器材使用等课目的训练,不断丰富练兵内容。(2)要坚持“专业分训、专勤专训、精装精训”的原则,突出边防业务训练和勤务训练,提高官兵协勤联控力;突出专项专能训练,提高官兵应用射击、狙击、侦察、排爆等特种技战术水平;突出人装结合训练,加强新装备新器材的操作使用,提高人与装备的契合度,切实提高机动部队专业实战能力。(3)积极推进训练改革,研究新训法、新战法。通过依托信息网络平台,积极推进模拟化演练,按照执行任务程序,从受领任务、紧急备战、快速机动、全面部署到实施特勤行动,进行全要素、全过程的高强模拟训练演练,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训练的增效作用,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4]。

3.紧贴任务需求,强化实战演练

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开展实战化演练过程中,一要贴近任务需求,尽可能地设置与行动现场近似的地形设施、指挥控制条件等,强化实战化对抗训练,提高单兵实战对抗、小组协同、分队攻防、机关指挥等方面的能力。二要认真研究制定各类情形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并结合处突预案定期开展实兵、实装、实战模拟演练,使每名官兵、每个战斗单元对自己的职责任务都非常清楚,对自己该在什么位置做什么工作都非常明确,遇事知道该向谁请示、该听谁指挥,切实把机动部队训练成集中起来是所向披靡的“铁拳”,分散开来每个人都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尖刀”。

加强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作战能力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和不懈实践的工作。只有紧密贴近任务需求和公安边防工作实际,最广泛地调动官兵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队伍编配的科学性,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强化部队管理、实战化练兵和综合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才能不断促进公安边防机动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10.

[2] 王勇.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5):79-82.

[3] 田文学.警务实战训练内容的重要性评价因素分析[J].公安教育,2013,(8):28-32.

[4] 林杰.贴近实战抓训练 改革创新谋跨越[J].公安教育,2011,(7):22-24.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order-control Mobile Forces Fighting Ability

WANG Jun-di

(StaffOffice,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s: As the core force of border-control forces, border-control mobile forces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to react to terrorist incidents, emergencies, border-control and security in all kinds of events. Its fighting ability decides whether or not it can fulfill their tasks. Currently, the problems with the soldiers formation, the command system and the training restrict the improvement of fighting ability. The efficie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fighting ability ar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and command system and organizing training scientifically.

border-control forces; border-control mobile forces; fighting ability

2015-01-16

王俊迪(1982— ),男,辽宁大石桥人,讲师。

D631.46

A

1008-2077(2015)03-0009-04

猜你喜欢

边防机动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金鸡山上守边防
装载机动臂的疲劳寿命计算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走边防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公安卡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