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被解决的姜戈》属类型电影与作者电影的结合

2015-01-29夏雯雯成都理工大学6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0期
关键词:暴力

夏雯雯 (成都理工大学) 610000

《被解救的姜戈》的上映可谓是一波三折,但也无法阻挡粉丝的追求。昆丁的作品有着他个人风格,但同时他的影片在电影院上映,具有票房收益和商业价值,所以该片应属类型电影与作者电影的结合的产物。

一、论《被解救的姜戈》的类型电影元素

类型电影是指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是一种工业化、批量化、市场化、重复化的生产机制,使用分门别类的模式化形态体系,定型化人物。如现在好莱坞式的类型系列电影,像《007》《变形金刚》《谍影重重》等,具有重复化的情节,007始终都有邦女郎,大黄蜂会解除危难。《被解救的姜戈》中有一些类型电影的元素。那么类型电影都有哪些元素呢?

首先,有曲折的情节。主人公会卷入到复杂多变的灾难中,每当困难将要解决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插翅难飞》就是一个例子。《被解救的姜戈》中,姜戈和牙医的计划将要成功,但庄园的黑人管家发现他们的目标并告诉坎迪,使得他们的计划被识破。主人公的困难情势随剧情增加,矛盾冲突扩大,水涨船高。这就是第二点,尖锐的冲突。人与时代的冲突,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使得冲突强化,不断增强困难情势。姜戈作为一个黑人奴隶生活在美国南北战争前期,由奴隶变为赏金猎人,他的身份转变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冲突性,他想要解救自己被卖的妻子而与奴隶主的冲突,也正是这样的冲突推动整个影片的情节发展。第三点,扁平的人物。扁平人物是指人物塑造上单一化。最直接体现就是观众能够清楚的区分出哪一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从影片的开始,我们就看到姜戈作为奴隶时的样子,受到折磨,不被人尊重,所以他在舒尔茨解救后开始崛起,观众在观看时关注点在姜戈身上,从姜戈的视角去思考去看问题,所以姜戈是代表正义的一方,人物形象上也是正义一方。而坎迪从出场时就是满口黄牙,欣赏着黑人奴隶肉搏的场面,一个奴隶主典型形象。第四点是固定化的结局。影片若是警匪片,最后获胜的一定是警察,如《无间道》,若是黑帮片,黑帮人最后肯定会死,如《无主之城》。《被解救的姜戈》采用一种大团圆式的结局,除了舒尔茨死了外,姜戈最后成功的报了仇,解救了自己的妻子离开,携着金钱佳人享受美好的生活去。影片的镜头和情节遵循着逻辑的发展,造成时空的连贯性,让观众能够直接的去认同,这样的封闭式结构满足观众心理预期,最后大团圆的结局。第五点,重复性的场景。类型电影除了结构、人物、情节等方面相似,场景上也有相通之处。本片中含有西部、暴力等元素,西部片有着深入人心的几点,谈起西部人们脑海中会立刻浮现一些场景,沙漠上策马奔跑,小酒吧,摇晃的门,街道上持枪的对立等等,在影片中都有所体现。

所以从这几点中可看出《被解救的姜戈》的类型性,也这是这样,那些畅快的枪战在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增加商业价值,带来票房收入。

二、论《被解救的姜戈》的作者电影元素

在观看《被解救的姜戈》时,看过昆丁其他电影的观众会立刻感受到这是昆丁的电影,这就是作者电影最明显的一点。作者电影是个人声音、艺术形式和理念的个人化是不可复制的,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昆丁的电影中有着个人独特的暴力美学和幽默风格。

首先在人物上,从小人物出发,选取的都是走在社会边缘的人物,像是杀手组织,又像是《被解救的姜戈》里的姜戈一样,一个黑人奴隶。而人物的对白也与人物身份阶层贴合。昆丁的电影里用了大量长篇却令人影响深刻的台词,其中还充斥着大量的脏话,有着个人独有的黑色幽默,恶搞历史,昆式幽默加上独特恶搞,使得主人公在复仇路上并不显得单调无味,相反充满了很多了乐趣。

其次是他的暴力美学。这是不能不提的一点,观众在观影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从视觉上的这种视觉冲击,大量的血浆迸发,例如洁白的棉花上沾满血迹,又比如子弹穿过身体造成的冲击。“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相关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文艺作品中,暴力的呈现可划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倾向被隐匿了一部分。另一种情况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其中,昆丁的片子就是第二种,通过直接的暴力展示释放观众在平时生活中压抑的情感,并且由于之前影片的铺垫,观众观影的角度倾向于主人公时,主人公的复仇则变得理所当然,从而观众的释放找到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最后还有昆丁电影中的音乐。《被解救的姜戈》中,姜戈骑在马上时,就放着用马蹄般的节奏、口哨的旋律和将人声当作乐器的使用方法,简洁动人的旋律也为影片增加了观赏分,同时电影需要张弛有度。在暴力时,观众的精神状态随着影片紧绷,如果一场电影持续紧张,则会导致观众观赏时产生疲劳、困顿的状态。而音乐的使用与画面想结合,从视觉和听觉上为观众减轻之前观影的紧张情绪,一张一弛,一紧一松,这也是导演对影片的掌控能力,从中也可看出昆丁的导演功力。

三、论《被解决的姜戈》属类型电影与作者电影的结合

《被解救的姜戈》作为一部上映的电影不得不需要有商业价值。2007年之后,昆汀没有着手制作这部电影,而是拍摄了另一部风格混搭的影片《无耻混蛋》。在《无耻混蛋》获得了奥斯卡的提名之后,昆汀开始了这部电影的剧本的写作。昆汀说:“要处理这个题材,一定要非常小心,因为种族主义、黑奴在美国依然是一个敏感词。而且,我还把这个题材混搭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之中。这是挺好玩的一件事,因为很多人会觉得这就是一部讲述复仇和杀人的西部片,但是在不知不觉中,却了解到了美国的那段荒蛮的历史。”

故事的故事线索是:舒伯茨救了姜戈——小镇证明姜戈身份——姜戈成为赏金猎人第一次订单完成——姜戈与舒伯茨挣钱,练持枪技术——姜戈实力足以解救妻子,与舒伯茨制定计划解救妻子——被坎迪的黑人管家识破,舒伯茨被杀——姜戈再次成为奴隶——姜戈得救,解救妻子成功,这八个阶段,在开始时姜戈的身份就产生转变。好莱坞的电影有一个结构是三幕式结构,在电影的1/4处为起因,其中起因的后半部分会出现第一的情节点,这个情节点会使得主人公的生活发生转变,而昆丁在《被解救的姜戈》这部片子中将情节点提前到开头的部分,从开始姜戈的人物状态直接转变。并且姜戈一直想要去解救自己的妻子,这一情节点设立在影片的一半,姜戈与舒伯茨制定计划,也与三幕式结构有所不同,在结构上突破了好莱坞工业化、重复化的模式,将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完美融合。

昆汀曾说:“我觉得,我想要拍摄的这部电影,是很少会出现美国电影中的东西,很多美国人会对这个题材感到羞愧和难过,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去拍摄这么一段故事。” 《被解救的姜戈》从头到尾表面上是复仇,而正如昆丁所说,电影的力量是在为观众带来观影的快感同时,也需要让观众去了解,去深思。一部影片在电影院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视觉感官上的刺激,还能使得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被影响,这才应该是一部好的电影所具备的。

猜你喜欢

暴力
向网络暴力亮出法律利剑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人人车“暴力”裁员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暴力与反暴力——解读威尔逊《我们黑人》中的双重叙述时间表征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别以为这些就不是校园暴力!
暴力的班长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