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5-01-29吴慧敏河北省群众艺术馆0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0期
关键词:文化部门服务体系农民

吴慧敏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050000)

近年来,为了加快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国家出台了一些列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已经初步形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是,回顾和反思当前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因此,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近年来,我国用于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逐步增长,但是对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业务经费的投入仍然严重不足,一方面是我国幅员辽阔,农村所占比重较大,但城乡差距较大,平均到基层的文化经费数额有限;另一方面,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基层政府投入为主,大部分乡镇的财政吃紧,再加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规划性和联系性,导致农村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投入自己非常有限,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甚至没有列为财政投入的范围。此外,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支持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多不足,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撑。由于缺乏基本经费的保障和缺少资金投入的途径,导致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受到了阻碍。

2.公共设施不足。在我国的广大基层,大部分的乡镇没有对农村的文化基础建设有足够的认识,很多乡镇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本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中,而且对健身场所、娱乐场所、文化宣传阵地等基础设施缺少统筹安排安排,缺乏规划性。因此,不少农村缺乏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必须的基础设施,即便有的农村建设了一些基础设施,也因为缺乏规划性、整体性,导致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不科学、不规范、不平衡,这样自然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在提高,但是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比较单一,多是组织看电影、跳广场舞等形式,而且参加活动的以中老年妇女为主。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乏味导致大部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不高,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4.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一直以来,我国基层文化工作者基本上是由机关人员兼职,而且年龄较大,学习能力不足,再加上缺少必要的业务培训,所以他们的业务素质较低。另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待遇不高、人员流动频繁,无法吸引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缺乏创作型的人才。

二、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第一,建议国家继续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可以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乡镇政府要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使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到文化活动中。第二,农村文化活动室创建后,县级和乡镇文化部门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加强对这些基础设施的管理,可以聘请村文化管理员,并给予一定的补助,这样能够保证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正常开放,并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基层部门要多鼓励民办企业等捐建农村文化活动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将社会资金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2.要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县级文化部门要遵循“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精心布置、功能互补”的原则来建立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文化馆、图书馆、广场等基础设施能够实现互补、互享。乡镇政府应当继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强化乡镇文化站、村级图书室、村级健身室等基础设施的功能,同时要因村制宜,建设一些方便群众就近参加活动的分散的文化设施,以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如此,便能够使县市、乡镇、农村三级文化资源实现共享,并交流互动,互相提高。此外,基层文化部门应当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并使其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

3.要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内容建设。一要加大送文化下乡力度。宣传文化部门要采取“菜单”方式,根据农民需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和服务三农等系列文化活动,定时组织有关专家到农村作专题讲座。二要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当地文化团队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引导当地团队充分利用文化广场资源,开展活泼多样的文化活动。创造条件,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好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赋予新的内涵和精神。以农民为主体,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农业节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三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基层群众文化部门应当鼓励群众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要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创办文化活动,同时要在政府政策、民间社会力量的扶持下,深入挖掘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民间技艺、民间艺术等,在传承这些优秀民间文化的同时要创新活动形式,通过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文化活动来激发群众的参与意识,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4.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公共文化队伍是使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文化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文化管理队伍建设,首先,加强乡镇文化员培训,经常性开展文化干部业务培训,打造“又好又专”的干部队伍。其次,建好村级管理人员队伍,明确专人负责村文化工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二是抓好文化表演队伍,文化表演队伍是繁荣农村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大对各类表演队伍的投入、培养和扶持力度。上级文化部门要定期组织文化系统老师下乡进行业务辅导,使农村文化内容、形式与时俱进,文化创作技能不断提升。

总之,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将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时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尽量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1]史大波.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民营科技,2009( 1).

[2]付春.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基本思路[J].农村经济,2010(4).

[3]安宴菲,夏建军,郭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新农村,2011(12).

猜你喜欢

文化部门服务体系农民
地方群众音乐文化开展中文化部门的作用及实践研究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非遗传承人因技获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