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悉

2015-01-28李景慧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新课标有效性

李景慧

摘 要:教师关心的首要问题就是考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历史课堂顺应新课标的指引,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对历史课堂实行有效教学,不仅是对后现代思维的校正,也是实行新课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8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相较于以往的教育模式,新课改无疑是一缕芬芳,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为课堂带来了生机。新课改下的课堂,不再是以往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充满激情、生命力的课堂。随之而来的是老师教育的重心偏离,现在的课堂由以往的教育教学转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枯燥的历史课堂来说怎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符合课改的趋势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于在新课改下历史课程如何进行有效性学习展开了讨论。

一、熟知教学目标和内容

历史课堂开设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在学习历史中,通过对历史的再现,让人们回顾历史,从历史的经验中不断地进行思考与探索,以历史为鉴,吸取历史教训。历史是一个民族的一切,通过历史,可以追寻祖辈的足迹,让人们对社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高中的历史教育来说,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人格、能力、智力以及休闲生活,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自身发展。教学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也是老师学习的天堂,这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事先制定好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免出现教学混乱没有重点的现象,这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为了让课堂更加到位、准确,就应该拟定好教学目标及内容,做到有目的地去实施。

1、确定好教学目标。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标准要进行深刻研究。把教学目标熟记于心,在课堂上做到有目的地教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根据每个学年的总目标,按照分级的层次,细化到每一个课堂中,准确调整教学目标,做到灵活教学。明确了课程目标,可以运用测量、观察的方法对既定目标进行陈述,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课堂重点熟记于心,有针对性的学习。对于关于祖国统一的课程设计,笔者通过把能力与知识、方法与过程、态度、情感、价值观相结合,从而更有利的进行调控、导向、评价以及激励。对于这节课,笔者认为首先应对课本进行指导,让学生对基本内容进行阅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对我国的一国两制政策进行简单的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民族的重大意义;在学生学习之后,引导他们对本节课的主线做出总结。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让他们深刻理解一国两制的必要性,进而激励他们在为祖国统一的使命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不仅达到了课堂有效性学习的目的,也让他们自身深受启迪。

2、对教学材料进行组织。确定好了教学目标,就可以以目标为中心,进行材料收集,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合理完善的组织,从而确保组织的材料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为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已经拟定好的教学内容,明确这一内容的实质价值在哪里,对其整体结构要有充足的把握明确内容的价值和地位,把不同内容间建立联系,引发学生的联想。讲课模式不仅仅局限于语言传输,也可以将书本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情景化。

3、对课程资源进行补充。知识是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远远不只局限于小小的书本里,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在图书馆、书店或者是在电脑上查到与之相关的资料。有这么多的资源渠道,老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重点,对多方渠道进行搜集,对知识不断地进行扩充,以满足同学的进一步学习。对于本节课,老师可以在原先组织的材料基础上,利用多方面的资料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丰富学生的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都是依赖于教材进行的。没有教材,学生就没有学习的依据,教师也不能进行授课。虽然教材的内容具有局限性,但作为教学的依据,肯定有它的可取之处。所以只要对教材进行挖掘,还是会从中得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教材的内容是远远不能面对高考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历史教材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对课堂的巧妙设计,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讲课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知识来源,借助网络,图书馆,丰富历史课堂。在课余,要帮助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历史,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

三、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育要求老师突破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实行多元化教学,并通过新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打破常规,优化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学习氛围。在具体的课堂中,教师凭借体验、实践、研究的学习方式,实现新课改下的教育目标。每一个教育方法都有可取之处,对于如何选择,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如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自身的素质来决定,选择出既科学又合理的方法,使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极大提高。

四、实时对课堂进行评讲和练习,加强知识巩固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记忆,这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随堂练习检测对知识的巩固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引起老师的重视。练习不是主要目的,但老师可以通过对练习的讲评来化解知识的难度。以往对知识机械背诵、抄课本似的作业显然与新课改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所以老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课堂知识的讲解也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双管齐下,保证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关于高中历史教育,新课改给广大老师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积极努力学习,对新课标的精神深刻领会,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创新,旨在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把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师生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教师调整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各方面为学习的有效性做好准备,只有做到历史学习的有效性,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游春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备策略探悉[J].黑龙江史志.2008.(14).

[2] 潘文慧.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措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1.(15).

[3] 杨 帆.我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苑教育.2011.(1).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新课标有效性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