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5-01-28宋晓真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现状

宋晓真

摘 要:文章从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入手,重点探讨了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87-01

一、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教师思想认识的误区。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广大农村的多数教育者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在教学中,依旧固守和奉行着“填鸭式教学理论”,将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情感、人格的等待被填充的物体。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是没有平等和民主的主客体关系,彼此缺少沟通与交流。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厌学、缺乏兴趣、情感脆弱、意志怯懦、不能克服挫折、自控能力差、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心理问题增多。

2、师资力量的匮乏

师资匮乏是当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最大难题。目前在农村小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明显不足,非专业人员赶鸭子上架是很平常的事。资料表明,当前农村小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为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他们虽然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加之学生仍用固有的角色看待他们,因此学生很难在他们面前敞开心扉,展示真实的自我。这些现实的问题都制约了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3、家庭教育不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的人员大增,导致子女隔辈生活的数量不多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家长一般情况下对其子女在校情况很不关心,有的家长连自己的子女就读于何年级、班主任是谁、任课老师是哪些都不知道,从来不过问其在学校的情况,更不会主动到学校了解自己的子女情况,与子女谈心、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师家访问家长,就“今后希望自己孩子怎么样?”的问题时,有的家长竟然回答:“上什么样是什么样”,并且还“有理”地说道:我这一辈子一天书都没有读过,还不是这样过日子。

4、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中的陈规陋俗,格调低下的影视镜头、街头书刊、成人用品、儿童不宜等社会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使心理防线脆弱的学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它在学校之外,在与亲戚、朋友、邻里或其它团体和个人的交往中,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文娱活动、劳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对人施加影响。其中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由于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生缺乏明确的信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好奇心、模仿性、求知欲.因而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二、农村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智育至上”的教育观念,树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

农村师资问题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从一定程度上说,无论是采取什么措施,都要有足够的资金,如果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任何改革措施都只是空想。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能更充分的认识到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全面开展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改革学校评价体系

领导者必须对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不仅以教师的学科教学成果作为评价指标,也要以教学中师生相互间的情感体验、学生获得的启示和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学生的参与程度等知、情、意、行的发展作为参考系,全方位衡量教师的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状问题,开展不同专题讲座,开设心理图书资料阅览室,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能够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初浅知识,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标准。而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书籍等资料,从而得到自我教育和提高,同时也可以促进和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学生了解自己、把握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依据。

5、重视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小学生活动的另一主要场所。家长的观念、教养方式、生活态度等将直接影响到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中小学校同时肩负着提高家长心理素质及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的责任和义务,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协调一致。为此,学校应一方面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建立起现代的、科学的教育观;另一方面要定期举行家长会,使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同时,就有关训练学生心理发展的活动、方法与家长进行讨论,提出家长能够支持的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 马光荣.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策略甘肃教育,2006,(9).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