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移植术后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术后护理要点分析

2015-01-27张香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1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腹腔

张香平

肝移植术后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术后护理要点分析

张香平

【摘要】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术后行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28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包括12例腹腔引流管,16例胆道T型引流管,予以患者相关的护理干预,观察引流管的情况。结果 经过有效护理,无患者出现引流管脱落现象,术后均顺利拔出,拔出后大便颜色正常,肝功能正常。结论 肝移植术后予以护理干预,保证引流管的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可以降低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肝移植术;腹腔;胆道T型引流管;护理效果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 effect of T type drainage tub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March 2014,28 patients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 were analyzed,including 12 patients with T drainage tube,16 cases of abdominal drainage tube,giving patients the relevant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effective nursing,the patients had no special phenomenon of drainage tube,and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pulled out,the color of the stool was normal and the liver function was normal.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o ensure the drainage tube patency,strict aseptic operation,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help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Abdominal cavity,T type drainage tube,Nursing effect

肝移植术后的管道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1]。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对于肝移植手术期的管理,尤其是引流管和胆道T型管的护理,直接关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加强患者术后管理至关重要[2]。本次研究选取28例肝移植术后行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患者进行研究,现将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术后行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28例患者进行分析,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8~59岁,平均年龄在(46.7±3.4)岁,其中有12例为腹腔引流管,16例为胆道T型引流管,疾病类型包括:10例肝炎性肝硬化,15例原发性肝癌,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实验目的,自愿参加本次实验。

1.2 护理方法

1.2.1 加强腹腔引流管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肝移植术后引流管多位于肝上、肝下以及膈下等部位,在留置引流管后,要保证管道的通畅、标明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扭曲、受压现象,防止发生堵塞。保证引流管固定完好,在活动时,要将引流管固定好,防止出现脱落现象,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管内引流液的性质和颜色,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在更换引流管袋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患者伤口的变化,保持伤口的干净、整洁[3]。

1.2.2 加强T型管的护理 T型管是肝移植术后保留时间最长的引流管,需要引出腹壁,因此不宜过短,需要保证T型管固定完好,无折叠和受压,引流通畅等。在此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引流管内胆汁的颜色和数量,正常胆汁为清亮的金黄色,长时间放置会变为绿色,胆汁的分泌情况间接反应移植的肝脏是否存活,如果胆汁的数量少,混浊不清表示移植肝功能差,存活性小,如果胆汁颜色深、数量多表示移植肝功能好,存活性大。胆汁如果为深褐色,表示肝缺血性损伤,胆汁如果有脓性、絮状物表示胆道出现感染现象。在更换引流袋时要保证无菌操作,使引流袋不超过床边,防止出现逆行感染[4]。

1.2.3 夹管和拔管护理 T型管引流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食欲下降等,因此,在术后的2周左右需行造影检查,如果未出现胆漏、感染、出血等症状,可以暂时夹闭T管,在夹管中如果出现腹胀、发热等症状,要及时放开引流管。

1.2.4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如何保护引流管,携带引流管,对于携管回家治疗的患者要告知其护理方法,叮嘱患者及时更换,保持局部的干净、整洁,一旦出现高热、腹胀等不适要及时就诊。

1.2.5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带管时间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引流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重视引流管的护理,保证引流管的畅通,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做好引流管的管理工作[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患者引流管情况,分析肝移植术后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术后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本次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有效护理,无患者出现引流管脱落现象,术后均顺利拔出,拔出后大便颜色正常,肝功能正常。

3 讨论

肝移植手术具有难度大、术后引流管多的特点,因此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必要的。当患者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引流管内液体的颜色、性质以及数量等变化,保证引流管畅通,防止引流管出现阻塞、移位等现象,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在患者术后予以引流管管理,严密监测患者引流液变化,可以降低术后的并发症,防止出现引流管堵塞、移位甚至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维护移植的肝功能有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临床整体的治疗效果[7-8]。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予以患者术后有效的护理,患者术后无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术后均顺利拔出,且大便颜色正常,肝功能正常。由此可见,在肝移植术后予以护理干预,保证引流管的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可以降低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梅,石春凤.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396-398.

[2] 陈信芝,刘光娥,徐燕娇,等. 预见性护理在活体肝移植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 (30):20-23.

[3] 宋洁,陈秀华,周驰燕,等.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腹部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77-378.

[4] 周月红,褚敏娟,左祥荣,等. 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的ICU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4):121-122.

[5] 邱旋英,沈利平,张德葵,等. 15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病人介入治疗后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1,9(36):3323-3324.

[6] 曾巧玲,芮丽涵,刘颖翠,等. 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患者PTCD内外引流治疗的长期观察与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147-2148.

[7] 缪洁,刘志华,赵金彩,等. 综合护理方法对围手术期肝移植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3,53(9):44-45.

[8] 鲁建平. 肝胆外科手术146例引流管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3):108-109.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1-0257-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1.198

作者单位:161005 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中心医院

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Nursing Points of T Type Drainage Tube for Abdominal Cavity and Biliary Tract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ZHANG Xiangp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ngken Qiqihar Management Bureau Central Hospital,Qiqihar 161005,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在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盆腹腔手术防黏连药物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