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酶水解奶油制备天然奶味香基的工艺研究

2015-01-26张惠丹汪薇白卫东何洛强

中国酿造 2015年4期
关键词:酸价乳清脂肪酶

张惠丹,汪薇,2*,白卫东,2,何洛强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2.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25;3.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复合酶水解奶油制备天然奶味香基的工艺研究

张惠丹1,汪薇1,2*,白卫东1,2,何洛强3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2.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25;3.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采用脂肪酶和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作为催化剂,酶解奶油制备天然奶味香基。结果表明,当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7 h,奶油浓度为95%,酶添加量为1.0%,乳清液添加量为25%,脂肪酶A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时,所制得的天然奶味香基为甜奶香型,其香气自然、柔和、圆润,此时所产奶味香基的酸价在18~21 mg/g之间,感官评分值可达到70以上。

天然奶味香基;奶油;脂肪酶;复合蛋白酶;酸价

奶味香精是食品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香精之一,主要用于糖果、饮料、冷食、焙烤食品等的增香,还可用于饲料的加香,改善饲料的适口性[1-5]。奶味香精对食品风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添加合适的香精,其香气、口味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善,可以给食品原料赋香,矫正食品中的不良气味,也可以补充食品中原有香气的不足,稳定和辅助食品中的固有香气。

酶法制备奶味香基是指以稀奶油、牛奶等为主要原料,通过脂肪酶的作用将脂肪酸(饱和与不饱和的)、甘油三脂、酮酸和羟酸的甘油三酯酶解成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酮酸和羟酸,形成多种风味成分的前体物质,经过自然的氧化、断裂、内酯化等反应产生一系列风味物质。脂肪酸中偶数碳的香气贡献较大,羟酸进一步脱水环化生成不同碳数的丙、丁位内酯,尤其是偶数碳丁位内酯,其含量虽少,香气贡献却很大[6-7]。因此以奶油为原料,通过脂肪酶水解作用得到的酶解奶油,再以酶解奶油为基料加以适当修饰,即可得到天然奶味香精[8-14]。本文采用脂肪酶和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作为催化剂,酶解奶油制备甜奶香型天然奶味香基,为天然奶味香基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奶油:市售;蛋白乳清粉:广州市日锋畜牧有限公司;脂肪酶A(lipase A)来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脂肪酶AY(lipase AY)来源于新筛选的皱摺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脂肪酶G(lipase G)来源于青霉(Penicillium camemberti)、脂肪酶R(lipase R)来源于青霉(Penicillum roqueforti):阿玛诺天野酶制剂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复合蛋白酶:广东汇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醚、无水乙醇、KOH、酚酞等均为市售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THC-C恒温振荡器:太仓市试验设备厂;JJ500精密电子天平:上海精胜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金成国胜试验仪器厂;DHG-914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乳清液的配制

称取一定量的乳清粉,再用乳清粉质量3倍的水溶解,混合均匀待用。

1.3.2 酶解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酶解工艺流程如下:

称取奶油→添加水和乳清液→85℃巴氏灭菌5 min→降温至30~45℃→添加脂肪酶和复合蛋白酶→于设定温度(35~45℃)下水解一定时间→85℃灭酶30 min→酸价测定→香气评分

操作要点:将无水奶油溶解之后,与适量乳清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具塞三角瓶中搅拌均匀,于85℃进行预杀菌。降温至30~45℃之后,加入脂肪酶和复合蛋白酶,置于恒温振荡器中在180 r/min的条件下进行酶解,反应一段时间后,将三角瓶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开始灭酶(85℃、30 min)。酶解过后对产生的香气进行香气评分,并取其上清液测定酸价。

1.3.3 脂肪酶的筛选

在4个50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12 g奶油,添加水至15 g,然后分别添加奶油质量的1%的不同的脂肪酶(lipase A、lipase G、lipase R、lipase AY),置于恒温气浴振荡器中开始反应(40℃、180 r/min),酶解4 h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开始灭酶(85℃、30 min),灭酶过后对产生的香气进行感官评价,并取其上清液测定酸价。

1.3.4 不同因素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1)温度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在5个50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12 g奶油,添加水至15 g,然后分别添加奶油质量的1%的酶量(脂肪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气浴振荡器中开始反应,温度设置为30℃、35℃、40℃、45℃、50℃,转速180 r/min,酶解4 h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开始灭酶(85℃、30 min),灭酶过后对产生的香气进行感官评价,并取其上清液测定酸价。

(2)奶油浓度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在6个50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7.5g、12.0g、13.5 g、14.3 g、14.7 g、15.0 g的奶油,添加水至15 g,所配制得奶油质量分数分别为50%、80%、90%、95%、98%和100%。然后分别添加为奶油质量的1%的酶量(脂肪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置于恒温气浴振荡器中开始反应(40℃、180 r/min),酶解4 h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开始灭酶(85℃、30 min),灭酶过后对产生的香气进行感官评价,并取其上清液测定酸价。

(3)辅助底物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在2个50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14.3 g奶油,添加水至15 g,分别添加乳清液与脱脂奶粉3.6 g,然后各添加奶油质量1%的酶量(脂肪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置于恒温气浴振荡器中开始反应(40℃、180 r/min),酶解4 h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开始灭酶(85℃、30 min),灭酶过后对产生的香气进行感官评价,并取其上清液测定酸价。

(4)乳清液添加量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在6个50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奶油14.3 g,水0.7 g,乳清液1.2 g、1.4 g、2.4 g、3.6 g、5.0 g、7.1 g,即乳清液添加量分别为8.4%、9.8%、16.8%、25%、35%、50%,然后各添加奶油质量1%的酶量(脂肪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置于恒温气浴振荡器中开始反应(40℃、180 r/min),酶解4 h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开始灭酶(85℃、30 min),灭酶过后对产生的香气进行感官评价,并取其上清液测定酸价。

(5)总酶量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在6个50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奶油14.3 g、水0.7g、乳清液3.6 g,然后分别添加为奶油质量的0.5%、0.8%、1.0%、1.5%、2.0%的酶量(脂肪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置于恒温气浴振荡器中开始反应(40℃、180 r/min),酶解4 h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开始灭酶(85℃、30 min),灭酶过后对产生的香气进行感官评价,并取其上清液测定酸价。

(6)脂肪酶和复合蛋白酶比例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在6个50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奶油14.3 g、水0.7 g、乳清液3.6 g,总酶量为奶油的1%(脂肪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分别为1∶2、1∶1、2∶1、3∶1、4∶1),置于恒温气浴振荡器中开始反应(40℃、180 r/min),酶解4 h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开始灭酶(85℃、30 min),灭酶过后对产生的香气进行感官评价,并取其上清液测定酸价。

(7)酶解时间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在6个50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奶油14.3 g、水0.7 g、乳清液3.6 g、然后各添加奶油质量1%的酶量(脂肪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置于恒温气浴振荡器中开始反应(40℃、180 r/min),分别酶解4 h、6 h、7 h、8 h、13 h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开始灭酶(85℃、30 min),灭酶过后对产生的香气进行感官评价,并取其上清液测定酸价。

1.3.5 酸价测定

酸价(以脂肪计)测定方法参考GB/T 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

1.3.6 感官评价

由5位感官评价成员,根据各自的喜好对发酵所得奶味香精的香气进行香气强度、香气协调性、留香3个方面的评价,满分100分,具体的评分标准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脂肪酶的筛选

选择4种脂肪酶lipase A、lipase G、lipase R、lipase AY水解奶油制备天然奶味香基。lipase A主要作用于α位。lipase AY水解甘油三酯的1、2和3位置形成短链、中链和长链脂肪酸。lipase G主要作用于甘油单酯、甘油二酯,游离出脂肪酸。lipase R主要作用于甘油三酯的α位。除长链外,更能游离出中链、短链脂肪酸。

不同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由于酶活中心结构的差异,水解相同的甘油三酯所表现出的脂肪酸特异性不同。奶味香气主要是由低级脂肪酸、羰基化合物以及极微量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中短链脂肪酸对奶味香气直接贡献较大,是构成奶香的直接因素[15]。另外,酶活性越强,酶解就越充分,所得风味物质就越丰富,不同脂肪酶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lipase A活力较其他三个大,且酶解奶油产生的香型是甜香型。选择lipase A为催化剂,酶解奶油制备甜香型天然奶味香基。

2.2 温度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酶类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高会使脂肪酶变性失活;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同时也会影响底物的黏度,从而影响传质速度。温度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当温度低于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酸价和香气评分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酶活性的增强,香气浓度也随之增加;当温度高于40℃时,随着温度的增加,令人不悦的酸臭味加重,奶香变淡。综合考虑,最适的酶解温度选择40℃为宜。

2.3 奶油含量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适量的水能促进酶反应,而过量的水会使酶反应速度下降,导致酶解奶油产香效果变差。奶油含量越大,酶解产生的风味物质就越多越丰富,但当奶油含量过大时,就可能产生一些不需要的风味物质,使得所产奶味香基香气不协调,带有异味(如酸味)等。奶油含量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知,当奶油含量<95%时,奶油含量越高,香气强度越大,且酸价也有上升的趋势;当奶油含量达到95%时,所得奶味香基为浓郁、圆润,回味悠长的香甜型奶味,此时测得所产奶味香基的酸价为18.7 mg/g;当奶油浓度>95%时,产香效果开始变差,所得奶味香基均带有酸味,酸价仍然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最适的奶油含量选择95%为宜。

2.4 辅助底物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以纯奶油为底物水解后产物的香气较为单一,通过添加辅助底物可以使产物的香气更加丰富。不同辅助底物水解产物的香气评分如表5。

由表5可知,辅助底物为乳清液的香气最为柔和纯正,产品的风格丰富。因此,选用乳清液为辅助底物。

2.5 乳清液添加量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乳清液的添加使得酶解底物更加丰富、柔和,具有修饰奶味香基风味的作用,并且使所得奶味香基的口感更加细腻香滑。乳清液添加量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见表6。

由表6可知,当乳清液添加量<3.6 g时,随着乳清液添加量的增加,感官评价的分数也越高;当乳清液添加量达到3.6 g时,所得奶味香基为浓郁、圆润,回味悠长的香甜型奶味,此时测得所产奶味香基酸价为19.2 mg/g;当乳清液添加量>3.6 g时,随着乳清液含量的增加,产香效果越差,焦糖味加重,所得奶味香基的酸价也随之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最适的乳清液添加量选择3.6 g即25%为宜。

2.6 总酶量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酶催化生成奶味香基时,其用量对香基的风味有较大影响。酶用量少时,风味物质生成量少,奶味较淡;用量过多,虽然可以产生大量的风味物质,但会引起其它不良现象的产生,如产生异味等,再者也会增加生产成本。酶添加量对酶解奶油产香影响的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当总酶量<1.0%时,随着总酶量的增大,产香效果越好,香气越浓郁,上清液颜色越深且清澈;当总酶量为1.0%时,所得奶味香基为浓郁、圆润且回味悠长的香甜型奶味,此时测得所产奶味香基酸价为19.7 mg/g;当总酶量>1.0%时,所得奶味香基开始出现酸败味,且随着总酶量的增大,酸败味越严重,酸价亦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最适的总酶量选择1.0%为宜。

2.7 脂肪酶和复合蛋白酶比例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随着脂肪酶比例的增加,酶解奶油产生的风味底物就越多越丰富,原来的清淡奶香味变成浓郁香醇的奶香味。复合蛋白酶可同时对多种蛋白质进行水解,使酶解后产生的奶味香基风味得到修饰,口感更加细腻香滑。脂肪酶和复合蛋白酶比例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当脂肪酶A与复合蛋白酶比例<2∶1时,随着脂肪酶A添加量的增大,所得奶味香基的香气强度也随之加强,酸价呈上升趋势;当脂肪酶A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时,所得奶味香基的香气最浓郁,奶香味与甜味协调,自然且留香时间久,此时测得所产奶味香基的酸价为20.6 mg/g;当脂肪酶A与复合蛋白酶比例<2∶1时,随着脂肪酶A添加量的增大,所得奶味香基的风味就越不协调,且酸败味加重,酸价仍然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最适的脂肪酶A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

2.8 酶解时间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酶解时间越长,酶解就越彻底,实际上,过长的反应时间可能会造成不良风味物质的生成增多,影响香基的整体风味,但如果作用时间过短,使得反应程度不足,风味物质生成太少,风味没有充分形成,所以要达到理想的风味,反应时间应控制好。酶解时间对酶解奶油产香的影响结果(表9)可知,当酶解时间<7 h时,酶解时间越长,所得奶味香基的香气就越浓郁,酸价随之呈上升趋势;当酶解时间为7 h时,产香效果达到最好,所得奶味香基呈现出浓郁、圆润的奶香气,并与奶甜味协调,留香时间长,此时测得所产奶味香基的酸价为21.0 mg/g;酶解时间>7 h时,开始出现酸败味,且随着酶解时间的加长,酸败味也随之加重,酸价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最适的酶解时间选择7 h为宜。

3 结论

复合酶制备天然奶味香基的最适脂肪酶为lipase A,最适酶解温度为40℃,最适奶油浓度为95%,最适辅助底物为乳清液,最适乳清液添加量为25%,最适总酶量为1.0%,最适脂肪酶与复合蛋白酶比例为2∶1,最适酶解时间为7 h。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所产生的奶香风味香甜、浓郁、圆润、柔和,此时所产奶味香基的酸价在18~21 mg/g之间,感官评分值可达到70以上。

[1]艾娜丝,王静,张晓梅,等.奶香型香味料的制备及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4(21):380-384.

[2]ASHURST P R.食品香精的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宋焕禄.食品风味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汪薇,白卫东,赵文红.生物法制备奶味香精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09(4):27-30.

[5]汪薇,白卫东,赵文红.生物技术在天然香精香料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酿造,2009,28(9):7-10.

[6]张之涤.酶法奶类香精的研制及其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1999(4):51-53.

[7]胡文效,姜兴涛.乳类食品香成分及其成因[J].山东食品发酵,2001(4):36-38.

[8]刘晓艳,成坚,徐晓飞.非水体系脂肪酶催化生成奶味香精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4):191-193.

[9]王永华,杨博,黄海浪,等.酶解油脂生产天然奶味香精基料的方法:中国,CN1907123A[P].2007.

[10]汪薇,赵文红,白卫东,等.乳酸菌发酵制备天然奶味香精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10):195-199.

[11]刘敏尧,张军,刘靓,等.一种利用复合酶制剂制备奶味香精的方法:中国,CN1857112[P].2006.

[12]汪建明,李秉业,马凤艳.奶酪风味剂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S1):171-177.

[13]穆海菠,黄汉荣,罗昌荣,等.一种以酶水解奶油为原料氧化热裂解为增香型奶香料的方法:中国,CN101099560[P].2008.

[14]黄汉荣,罗昌荣,陈玉铭,等.一种以奶油为原料生物转化成乳化型奶香料的方法:中国,CN101099561[P].2008.

[15]宋焕禄.食用香味料的生化生物制备[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ZHANG Huidan1,WANG Wei1,2*,BAI Weidong1,2,HE Luoqiang3
(1.Light Industry Institute of Food,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China; 2.Guang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Lingnan Specialty Food,Guangzhou 510225,China; 3.Guangdong Wincom Flavors&Fragrances Co.,Ltd.,Guangzhou 510000,China)

The natural milky flavor was prepared from cream hydrolyzed by compound enzyme of lipase and protease.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reaction temperature,time,cream concentration,compound enzyme addition,whey solution addition,lipase A and protease ratio were 40℃,7 h, 95%,1.0%,25%,2∶1,respectively.The flavor of the prepared natural milky flavor was sweet milky.The acid value was between 18-21 mg/g and the sensory evaluation score of the milky flavor reached over 70.

natural milky flavor;cream;lipase;compound protease;acid value

TS202.3

A

0254-5071(2015)04-0141-05

10.11882/j.issn.0254-5071.2015.04.032

2015-03-2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横向课题(D1141433)

张惠丹(1991-),女,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

*通讯作者:汪薇(1981-),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

猜你喜欢

酸价乳清脂肪酶
黑芝麻酸价变化规律的探究
胰脂肪酶升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分析及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乳清蛋白的特性及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脂肪酶Lip2在蚕丝表面交联固定及其催化性质
一起面包酸价超标事件的调查分析
国际运动营养品
玉米粉对玉米饼酸价的影响初步分析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乳清蛋白的营养作用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