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伪角蜡蚧生物学特性

2015-01-26李巧郭宏伟刘波和桂兰何维青高源

中国森林病虫 2015年4期
关键词:蜡质若虫虫体

李巧,郭宏伟,刘波,和桂兰,何维青,高源

(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2昆明市翠湖公园,云南 昆明 650224)

伪角蜡蚧Ceroplastes pseudoceriferus是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虫体外覆盖大量蜡质,防治起来比较困难[1],加之其寄主域十分广泛,对昆明市园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2]。鉴于此,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跟踪调查,以期为有效控制伪角蜡蚧在昆明市的危害提供科学指导。

1 研究地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研究地区概况见文献[2]。选择伪角蜡蚧危害严重的球花含笑Michelia sphaerantha作为生物学特性跟踪调查的样株,自2013年7月1日开始,每隔10~15 d采集3~5枝长约30 cm的枝条带回实验室进行数据采集:记录每个枝条上伪角蜡蚧的虫态(或虫龄)及其数量,测量并记录不少于10个个体的蜡壳大小及除去蜡壳后的虫体大小,检查并记录雌成虫有无孕卵或产卵,以及卵的数量。选择若干制成玻片标本[3]。调查工作持续1 a。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雌成虫短椭圆形,长2.06~3.68 mm,宽约0.99~2.59 mm,蜡壳白色,周缘具角状蜡块:前端3块,两侧各2块,后端1块,圆锥形角大如尾;触角6节,第3节最长;足短粗,体紫红色。未发现雄成虫。卵椭圆形,长0.3 mm,红褐色。初孵若虫扁椭圆形,长0.43~0.55 mm,黄褐色;2龄若虫出现蜡壳,前端具3个蜡突,两侧各4个,后端2个;体长0.55~0.63 mm;3龄若虫红褐色,体长0.69~2.06 mm、宽0.35~0.99 mm。

2.2 发生规律 伪角蜡蚧在昆明地区1 a发生1代,以2~3龄若虫在寄主枝条上越冬。越冬前虫体很小,越冬期生长缓慢,开春后迅速增大,越冬若虫于5月进入成虫期,7月开始孕卵,8月产卵,9月为若虫孵化及涌散期,若虫从母体内爬出,固定在枝干上,1周左右有蜡质生成;9月中下旬蜡质分泌加快,蜡壳增厚,进入2龄若虫期;10—11月虫体生长缓慢,部分进入3龄,12月到翌年2月为越冬期。

成虫生命力极强。7月初剪除有虫枝条置于室内,9月枝条已经完全干枯,但虫体由于厚蜡壳的保护依然存活,其产卵及若虫孵化行为均能正常进行。

3 讨论

朱恒桢报导了昆明地区伪角蜡蚧在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上的生活史:4月初产卵,5月初孵化,8月初进入成虫期[4]。王彩花报导了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上伪角蜡蚧以雌成虫或老熟若虫越冬,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中旬始见初孵若虫,8月上旬进入成虫期[8]。本研究显示,在球花含笑上,伪角蜡蚧7月开始孕卵,8月产卵,9月若虫孵化;而在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上,伪角蜡蚧的发育往往推迟2周左右。显然,寄主植物不同,伪角蜡蚧的生活史也有所不同。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态系统,频繁发生的病虫害以及经常性的药剂防治给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隐患。目前蜡蚧类害虫的防治以常规有机磷和菊酯类杀虫剂为主,由于蜡壳的保护作用,杀虫剂往往不能很好的粘着、渗入蜡壳内接触虫体,反而大量杀伤天敌,引起环境污染,导致蜡蚧危害更加严重。因此,最大限度的运用人工防治或是物理器械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是防治伪角蜡蚧的科学策略。从其发生规律来看,成虫期以后,虫体大而显著,极易发现;而从其孕卵到初孵若虫涌散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待伪角蜡蚧进入成虫期后进行有虫枝条的修剪是防治的最佳措施。如果寄主植物不耐修剪,那么就用竹片、木条等工具将虫体刮除。在人工防治实施困难情况下,选择初孵若虫涌散的时期进行化学防治,一旦若虫开始分泌蜡质,药剂的作用就会减弱。对为害球花含笑和滇润楠的伪角蜡蚧来说,最佳的防治办法是4—5月进行有虫枝条的修剪及焚烧,9月进行化学农药的喷施。

志谢:特别感谢昆明市翠湖公园提供了研究便利和经费支持。

[1] Tamaki Y,Kawai S.Seasonal changes of the waxy covering and its components of a scale insect,Ceroplastes pseudoceriferus Green[J].Boiyu-Kagaku,1966,31:148-153.

[2] 李巧,郭宏伟,刘波,等.昆明市区伪角蜡蚧危害调查[J].中国森林病虫,2015,34(1):26-28,45.

[3] 王子清.常见介壳虫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2-15.

[4] 朱恒桢.昆明地区法桐角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林业调查规化,1998,23(3):66-71

[5] 王彩花,陶玫,陈国华,等.伪角蜡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239-242.

[6] 徐公天.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2,21(1):48-51.

[7] 蔡平,祝树德.园林植物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4-105.

[8] 谢映平.蚧科昆虫的蜡泌物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5-15.

猜你喜欢

蜡质若虫虫体
果实表面蜡质合成及乙烯和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果实蜡质的研究进展
人工养殖美洲大蠊若虫的肠道消化酶活性研究
美洲大蠊幼龄若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小麦不同器官表皮蜡质的组分及晶体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