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家畜尿闭的辩证治疗

2015-01-25王成竹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通利水液方药

王成竹,温 伟

(1.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尿闭是以排尿困难、尿液量少,甚至完全闭塞不通,腹部胀痛,烦躁辗转不安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大家畜时有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或膀胱收缩无力而致,也是产后及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既给患畜带来痛苦,又是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影响产后及术后患畜康复。现代兽医学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尿潴留及无尿症,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道结石及肿瘤,尿道狭窄或损伤等病所出现的尿潴留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无尿等症,均可参照本文内容辨证论治。

1 病因病机

正常家畜尿液的通畅,依靠三焦气化的正常,但究其根本则源于肾所藏的精气。肾主水而司二阴,与膀胱互为表里。肾主水是指肾在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畜体内水液的代谢主要依靠肾的气化作用,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传输、肺的肃降而下降于肾,再由肾的气化作用,清者复归于肺,再布散于周身,浊者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从而维持畜体水液代谢的平衡。如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则开阖不利,就能发生尿闭。此外,肺失肃降、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痰湿内阻等,均可影响到三焦的气化而导致尿闭。现将本病的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1.1 病因 外邪侵袭:常因患畜二阴不洁,或由于生产及手术中消毒不严格,致使湿热秽浊之邪上犯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发为尿闭;或湿热毒邪犯肺,肺为水之上源,热壅于肺,肺气闭塞,水道通调不利,不能下输膀胱;亦可由于热邪过盛下移膀胱,造成上下焦均为热气闭阻而发尿闭。

劳役过度,饲喂失宜:长期过度使役,劳倦伤脾,饮食不节,或久病体弱,致使脾虚而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而排尿不利。或长期饲喂过量精料,使得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酿湿生热,阻滞于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以致尿闭;或长期饲喂不足,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无以气化则生尿闭。

情志内伤:长期处于惊恐及紧张的状态易于引起肝气郁结,疏泄失司,从而影响三焦水液的运送及气化功能,导致水道通调受阻而形成尿闭。

瘀浊内停:瘀血败精阻塞于内,或痰瘀积块,或砂石内生,尿路阻塞,致使尿液难以排出,而形成尿闭。

体虚久病: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虚致使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造成膀咣气化无权而发尿闭。或因久病.热病耗损津液,以致肾阴不足,水府枯竭而发尿闭。

1.2 病机 综上所述,尿闭的病位虽在膀胱,但与三焦、肺、脾、肾的关系非常密切。上焦的气化靠肺的通调,肺失其职,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中焦的气化靠脾的运化转输,脾失其职,则不能升清降浊;下焦的气化靠肾,肾阳亏虚则气不化水,肾阴不足则阴不化阳,都能引起膀胱气化不利而形成尿闭。此外,肝郁气滞,使得三焦气化不利也会发生尿闭。

2 辨证论治

本病的辨证需先细审主证,根据主证辩证求因。其次要辨明病的虚实,然后再权衡轻重缓急,针对病机,确定治则,选方用药,进行有的放矢的治疗。

2.1 膀胱湿热 症状:尿液点滴不通,或极少量且短赤灼热,肚腹胀满,口腔干燥,口津黏滑,或口渴不欲饮,或排粪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病机分析:湿热壅结于膀胱以致气化不利,故尿液不通或短赤灼热。湿热互结排尿不利故肚腹胀满;湿热内盛,故口干口黏。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排便不畅均为下焦湿热所致。

治法:清利湿热为主。方药:常用八正散加减。方中瞿麦、篇蓄、车前子、木通疏通利尿;栀子清利三焦湿热;滑石、甘草清利下焦湿热;大黄排便泻火。苔厚腻者,可加苍术、黄柏以加强清化湿热。若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者,可合导赤散以清心火,利湿热。

2.2 肺热壅盛 症状:排尿不畅或点滴不通,口腔干燥,口渴喜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数。

病机分析:肺热壅盛,失于肃降,不能通调水道,无以下输膀胱,故排尿不畅或点滴不通;肺热上壅,气逆不降故呼吸急促,或有咳嗽;口干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数均为里热内郁之象。

治法:以清泄肺热,通利水道为主。方药:常用清肺饮加减。方中黄芩、鱼腥草、桑白皮清泄肺热;麦冬、天花粉、芦根、地骨皮清肺生津养阴;茯苓,车前子,泽泻、猪苓通利尿液。如心火旺,舌尖红者,加黄连、竹叶清心火;肺阴不足者加沙参、黄精、石斛;粪便燥结者,加大黄、杏仁以通腑泻热;兼尿赤灼热、肚腹胀满者,合八正散上下并治。

威廉斯在作品中反复提到了“中国哲学”或“中国人的哲学”等字眼,这是他对中国的第一类想象。然而这些所谓的中国哲学并不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不是普通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观念,而是美国人从经验的角度、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中国人进行的想象。

2.3 肝郁气滞 症状:排尿不通或点滴而下,患畜情志抑郁,胁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

病机分析:七情内伤,气机淤滞,肝气失于疏泄使得水液排出不畅,故排尿不通或点滴而下;肝气不舒则胁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均为肝郁有化火之势。

治法:疏利气机,通利尿液。方药:常用沉香散加减。方中橘皮、沉香能疏理肝气;加王木留行、当归以行下焦气血;石韦、冬葵子、滑石通利水道。为加强理气之力可合六磨汤加减。

2.4 尿道阻塞 症状:尿液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至完全不通,肚腹胀满疼痛,按压敏感。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病机分析:瘀血败精阻塞于内,或瘀结成块,阻塞在膀胱或尿道间,故尿液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至完全不通,肚腹胀满疼痛,按压敏感;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均为瘀阻气滞之象。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方药:常用代抵当丸。方中桃仁、归尾、山甲片、芒硝、大黄等通瘀化结,可加牛膝、红花以增强本方活血化瘀之力。病久气血两虚者可加黄芪、归身、丹参以补气养血;尿道结石,可加金钱草、海金沙、萹蓄、瞿麦等以通淋排石。

2.5 中气下陷 症状:肚腹胀满,尿液点滴而下,量少且排出不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毛焦膁吊,气短声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清不升则浊不降,故肚腹胀满,尿液点滴而下,量少且排出不畅。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毛焦膁吊,气短声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属气虚之象。

治法:升清降浊,化气利水。方药:常用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补中益气汤补中气,升清气,清生浊降;春泽汤由五苓散加人参而成,五苓散利水,人参益气,合而能化气利水。

2.6 肾阳虚衰 症状:排尿不通或点滴而下,排出无力。精神沉郁,口鼻及四肢发凉,畏寒,腰软无力,喜卧。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病机分析:命门火衰,膀胱气化不利,故排尿不通或点滴而下,排出无力;元气不足则精神沉郁;畏寒及口鼻四肢发凉,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肾阳不足之象。

治法:温阳益气,补肾利尿。方药:常用济生肾气丸为主方,方中附子、肉桂补下焦之阳,以振肾气;生地、山药、山萸肉补肾滋阴;车前、牛膝利水,全方温补肾阳,化气利水,使得排尿得以通畅。

本病的病位在膀胱,但与肺,脾、肾、肝、三焦有密切关系。临床辨证首先要抓住主症,辨证求因;再者需根据证候区分虚实,掌握病情之缓急,病势之轻重。治疗原则应以通利为法。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郁气滞,浊瘀阻塞所致膀胱气化不利者属实证,当清湿热,利气机,散瘀结,以通水道;中气下陷,肾阳虚衰而致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证,宜补脾肾,助气化,气化则水行;对虚实夹杂者,应标本同治,切忌一味利尿。对水蓄膀胱之急症,内服药缓不济急,应速用导尿、针灸等各种外治法疏通排尿。

猜你喜欢

通利水液方药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不同裂缝条件下斯通利波幅度衰减实验
随钻声波测井斯通利波反演渗透率应用研究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基于气化论浅述水气病辨治
饮水
南方旗下三债基齐分红 合计派红包超1.1亿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