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与哮喘相关性及临床应用探析

2015-01-25俞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肝气肺气气机

俞阳

(宁夏中宁县中医医院,宁夏中宁 755100)

肝与哮喘相关性及临床应用探析

俞阳

(宁夏中宁县中医医院,宁夏中宁 75510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较难治的一种缠绵难愈的疾病,属于中医的“喘证、哮病”范畴。故首先论述瘀血的产生、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肝与痰的生成关系,若先天胎禀不足、后天失调、感受外邪可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使人体水液代谢出现异常,导致痰浊内生。水为痰之本、源于肾,痰性湿、主于脾、贮于肺,痰饮留伏是哮喘发生的基础。感受外邪、引动伏痰、痰气交阻、肺失宣肃、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气机升降失常,故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喉间痰鸣发为哮喘。论治哮喘不能只归肺、脾、肾,应重视对肝脏功能的调节,提高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

哮喘;肝;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呼吸系统疾患,外感风寒、内伤生冷、素体阳虚、寒痰内伏出现寒性哮喘;外感风热、风寒化热、素体阴虚、痰热内伏发作热性哮喘[1]。根据临床观察,笔者认为哮喘与肝有密切关系。

1 血瘀、痰凝、气机失常是哮喘的发病基础

哮喘的病机为气、血、痰的异常,肺脾肾三脏可受累。宿痰伏肺、气机郁滞、升降失常会导致津液凝聚、气机郁滞,影响血液的运行。痰可酿瘀,瘀亦能变生为痰[2]。痰夹瘀潜伏在肺,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诱因,可导致气的升降失常,引起哮喘发作,而呼吸加快、痰液变稠宜加重痰瘀气阻。

2 肝与痰、血、气的关系

2.1 肝与痰

痰饮伏肺是哮喘的夙根,痰饮的形成与脾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对脾胃有影响,脾胃的消化离不开肝的疏泄。肝失条达,横逆脾土,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可聚湿成痰,肝失疏泄使脾运失常致积滞生痰。

2.2 肝与血

瘀血与肝相关的理论始于《黃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曰:“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寒气客于厥阴之脉……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3]”《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曰:“大怒则形气绝……使人薄厥。[4]”李东垣在《黃帝内经》的基础上明确了瘀血与肝有关:“血者,肝所主,恶血归于肝。[5]”清·唐容川指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血脉得畅。”肝疏通气血是其功能。血液能循其常道流行于周身,以肝的疏泄对血液运行最为重要。肝的疏泄直接作用于气血运行,协助心肺脾对血运发挥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血运障碍出现瘀阻,故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

2.3 肝与气

哮喘发作时以气的升降出入失常为特点。升降出入离不开肝的正常功能。肝与胆表里,同居中焦,具有枢转之能。少阳为阳枢,厥阴为阴枢。脾胃同居中焦,李东垣谓其“升降之枢纽”,脾胃的升降赖肝胆以维持。《医学求是》云:“少阳为中气枢纽,中气得以运行。”肝气主升,胆气主降,肝气升清阳皆升,胆气降诸浊得降。《读医随笔》曰:“肝贯阴阳、统血气,升降之枢。[6]”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为全身气机总司。气则敷布离不开肝的调节。情志失调,忧思气结,肝郁气滞,肺气痹阻,不得宣降,发为哮喘。

3 肝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

3.1 肝与肺

肝的经脉上行贯膈上注于肺,肝气主升发、肺气主肃降。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性炎上、灼伤肺阴,形成肝火灼肺的证候,出现咳嗽、哮喘。哮喘的内因在于肺脾肾功能不足,此为哮喘的夙根。外因在于寒温失调、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及过食生冷酸咸、活动过度、情绪激动等。肺失肃降引起肝气升发太过,外邪袭肺、肺气不宣、肺气壅阻、寒凝津液、热蒸津液为痰;痰阻气道、肺气不宣出现哮喘。

3.2 肝与脾

肝血充盈、肝气疏泄有度,有赖于脾气的运化。脾气运化有赖于肝气疏泄协调,肝病必脾,肝木过旺,脾气虚弱致肝血不足。饮食失节,嗜酒伤中,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壅阻肺气而出现哮喘。

3.3 肝与肾

痰饮是哮喘的主要因素,伏藏于肺。“痰”随气升,气因“痰”阻,闭阻气道,发为哮喘。肾精亏虚出现肝血不足,故有“乙癸同源”的说法。久咳伤肺,气失所主,年老肾虚,肾失摄纳,水凌心肺,出现哮喘。

4 典型验案

王某,女,41岁,患有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病史近5年。2011年春因咳嗽反复发作,以“急性支气管炎”在我科住院治疗3次,给予抗感染及支持对症治疗,病情缓解出院。2011年冬出现哮喘发作,以后日渐加重。2012年因哮喘住院治疗4次,发作时喘而汗出动则加重,不能平卧,张口抬肩,胸闷纳少,喉中痰鸣,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给予NS250 ml+头孢噻肟钠2.0 g静滴,每日2次,二羟丙茶碱平喘、氨溴索祛痰等治疗使病情缓解。出院后给予口服泼尼松片5 mg,每日3次,并给予口服氨茶碱缓释片0.1 g,每日2次。之后多次因哮喘加重来我院就诊。患者以强的松控制发作,反复出现胸闷气急、喉间痰鸣,以夜间为甚,夜不能寐。2013年1月13日复诊。该患者为肝经气血失疏,上逆熏肺,夹痰湿为患。症见脉弦、舌苔腻,故治以疏肝调气、以治其本,同时宣肺健脾、化痰降浊。处方:当归、茯苓各12 g,柴胡、青皮各10 g,制香附、枳壳、百部、白前、川芎、赤芍各9 g,皂角刺6 g,杏仁10 g,紫菀10 g,炙草6 g。服上方1个月,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患者停用泼尼松片及氨茶碱缓释片,随访哮喘未再发作已2年余。

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哮喘与肝的关系,认为论治哮喘不能只限于肺、脾、肾三脏,同时也应重视对肝脏功能的调节,提高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

[1]司东坡.浅谈哮喘论治[J].中医杂志,2011,25(1):20.

[2]赵金铎.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56.

[3]戚团结,危北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疾病的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9(5):445-448.

[4]成才荣.麻黄汤治疗哮喘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2,24 (10):922.

[5]张宁霞.谈哮喘从肝论治及临床应用[J].甘肃中医,2013,44 (10):731.

[6]邢向晖,王晓宁.支气管哮喘中医证治的进展[J].辽宁中医,2012,14(2):31.

R256.12

:A

:1006-3250(2015)07-0881-01

2015-02-04

俞 阳(1965-),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肝气肺气气机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人到中年补肺气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便携电子打气机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