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2015-01-23司富春宋雪杰

中医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华夏中医药文明

司富春,宋雪杰,高 燕

(1.河南中医学院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8; 2.河南中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学术探讨·

中医药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司富春1,宋雪杰2,高 燕1

(1.河南中医学院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8; 2.河南中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医药学凝聚着浓厚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观念和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打开华夏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育人、宣传、导向、医疗服务功能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的重要作用,探析如何更好地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培养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育中医药特色文化品牌,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医药;文化;作用/分析

河南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主体,也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的主体。依托河南丰厚的中医药自然资源、医疗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与产业,培育中医特色文化品牌,在传承华夏历史文明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阐释华夏历史文明的内涵,研究中医药文化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的作用,提出: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加快建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传承创新接班人;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推动中医药对外合作;培育中医药特色文化品牌,加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1 华夏历史文明的内涵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曰:“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为中国古代的别称,汉族的自称[1];同时,“华夏”也指以炎黄为首的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2]。因此,华夏历史文明就其广义内涵来说,代指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中华文明是以华夏历史文明为渊源和主干的;就其狭义内涵来说,指中原地区区域内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主干。中原无论从地域还是历史文化视角来看,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铸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传统,构成了华夏历史文明的恒久魅力。华夏历史文明不仅是中原地区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标志。

2 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核心内容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对《中原经济区规划》批复中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3],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撑,挖掘中原文化资源,弘扬中原人文精神,传承历史文化精髓,创新现代文化价值,是全国性的文化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核心在于传承和创新两个基本点上,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其中心内涵是立足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优势,利用多种方式挖掘、保护、研究、展示中原地区特有的华夏历史文明精华,将华夏文明之源、中华民族之根代代传承、延续、发展下去。“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主体地位,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依托河南深厚的文化资源,挖掘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原风貌的现代文化,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创新华夏历史文明,即要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摒除旧框,在文化发展思路、机制、内容、手段、形式等多方面创新思维,探索华夏历史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交融、良性互动新路径,大力提高河南文化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通过创新文化发展理念、传统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方式,将优秀文化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一大批拳头文化项目和知名文化品牌,打造一批世界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形成一组中华历史文化的保护示范区、集中展示区和开发利用试验区,建设中原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打造成为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精品工程。

3 中医药文化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的作用

中医药学是我国几千年来医学科学和医药文化积淀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医疗和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其传承、育人、宣传、导向、医疗服务功能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医药文化是孕育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土壤和基础,是中医药学的精髓,在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中,承载了中医药学数千年的文明史和光辉史,具有传承中医药价值理念、历史起源、发展脉络、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等要素的功能,是推动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重要基础。第二,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既包括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包括对行为规范、品德修养的培养。一方面,中医药文化浓缩了中医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并凝聚成经典,只有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入的掌握和理解,才能真正地打开中医药知识宝库,将中医药学的精髓真正植入自身的学习和临床之中,以精湛的专业技术服务于大众;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中“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等价值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培养了一批德艺双馨,德才兼备,能真正胜任中医药传承、弘扬、创新、发展历史使命的中医人。第三,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智慧,得到了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是有效传承、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打造中医药品牌,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服务贸易,将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广泛地传播和推广出去,能够更加有力地宣传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华夏文明的国际影响力。第四,中医药文化的导向功能一方面体现在文化要素对医院内部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等各个层面价值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中的养生保健思想越来越为人们喜闻乐见和身体力行,其产业化导向功能对于创造中医药文化新价值、开发中医养生保健产业园、发展中医养生旅游、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具有重要作用。第五,中医药文化的医疗功能主要体现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整体思维、辨证论治精髓与特色诊疗技术的广泛运用,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让中医药的特色和精髓惠及更多的群众。因此,加强中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创新与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发中医特色产品和健康生态旅游服务,加强中医养生和中药产业发展,对于建立中医药强省、传承中原文化精髓、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具有重要作用。

4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

4.1 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加快建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第一,流通决定流传,传播决定传承,要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传播中医药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神,塑造中医药文化形象,向民众全面普及和推广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第二,政府积极引导各级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和中药企业成为宣传中医药文化历史、传承中医药文化理念、弘扬中医药传统医德、展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重要基地。第三,当前我省的河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禹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开封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河南宛西中医药博物馆、张仲景博物馆等中医药博物馆都在规划建设中。其中河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由中原医史(仲景文化)展览馆、河南道地药材标本馆和河南中医学院校史展览馆等组成;禹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以十三帮会馆、怀帮会馆等会馆群为中心,与天宁万寿寺、古钧台、禹王庙、禹王锁蛟井、一门九狮子、文庙等古建筑相连,为河南省唯一集古代建筑、文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开封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以宋代中医药发展简史为主线,从宋代针灸学、药物制剂、食疗养生保健与“治未病”和宋都当代中医药等方面上的主要成就和重大贡献。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快以上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进程和开放时间,向公众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展示中医药历史,让更多人体会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扩大中医药影响,以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第四,积极开展民间中医药古医籍、特色技术、祖传方药等的收集和保护工作,将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精髓挖掘出来,以更好地完成民间中医特色疗法收集整理和推广工作。

4.2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传承创新接班人

第一,加强培育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扩大范围开展各市、县社区中医药科普大学,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第二,加大科研项目投入,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科研人员,加强中医学理论基础研究,对中医原创思维、中药方剂基础、针灸经络基础等进行重点研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提高研究成效。第三,加强中医药现代传承工作,加强中医高校开展高起点传统医学师承人员的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师承教育与临床学位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搭建中医药传承创新教学、科研、临床一体化平台,推进中医药的传承创新研究。第四,积极组织推荐、遴选中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力求培养兼具中医特色优势、实践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中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

4.3 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推动中医药对外合作

第一,依托中医院、中医药高校、中医药科研机构等,加强与国外中医药文化、学术、技术的交流,将国内优秀的中医药文化理念、中医药技术传播至世界各地,扩大中医药和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如洛阳正骨医院与德国阿斯克勒皮奥斯霍瓦德骨科医院、白俄罗斯创伤骨科和矫形研究所、罗马尼亚按摩中心、韩国中韩脊柱外科研究中心等的合作。第二,积极开展中医药国际教育、网络教育,创新中医药教育模式,吸引更多的国外学者了解中医药、学习中医药、践行中医药、传播中医药,打造中医药国际教育品牌。第三,加强中医药文化产业服务贸易,创新中医药服务贸易模式,拍摄中英双语中医药发展纪录片,让国内外民众了解、认识中医药文化精髓。第四,培养一批中医医疗援外工作精英,鼓励并支持中医医疗援外服务工作;积极主动举办国际中医药文化交流大会,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4.4 培育中医药特色文化品牌,加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

第一,挖掘并充分利用河南中医药历史文化优势与资源优势,建立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开展中医学术报告、养生培训、养生体验、中医理疗保健、休闲养生旅游等服务,推出更多高品位、高水准的中医药文化精品,以内容优势赢得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产业品牌。第二,用市场化的理念开拓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研究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的变化,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创作出能够走向世界的艺术精品,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创造经验。第三,鼓励中医药文化传媒公司,拍摄弘扬中医药文化人文精神的系列影片、宣传动漫和中医药防病治病公益广告,并借鉴移动电视平台,在公交、公园等电子屏幕上传播中医药文化。

[1]詹鄞鑫.华夏考[J].华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18-24.

[2]景以恩.华夏族源于东方说新探[J].齐鲁文化研究,2012,10(12):1-14.

[3]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任务和路径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4):90-93.

(编辑 马 虹)

1001-6910(2015)04-0003-03

R28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4.02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2013B201)

2014-12-03

猜你喜欢

华夏中医药文明
绽放,华夏之美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请文明演绎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漫说文明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华夏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