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

2015-01-21金慧玲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肝胆脾胃科吉林延吉133000

关键词:转氨酶酒精性肝病

金慧玲(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肝胆脾胃科,吉林 延吉 133000)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

金慧玲
(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肝胆脾胃科,吉林 延吉 133000)

目的 对酒精性肝病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酒精性肝病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疗效,由此可见,将中西医治疗法应用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中,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医;中西医结合;酒精性肝病;疗效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肝部病变疾病,相关报道统计,我国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人数正逐年增多。酒精性肝病主要是由长期酗酒所致,酒中所含酒精(CH3CH2OH)会对肝脏带来严重的损害,日积月累后诱发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不同类型的酒精性肝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也不相同[1]。目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主要方法是西医治疗,但是西医治疗的疗效并不很理想,为了提高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笔者选取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48.26±2.36)岁,饮酒史6~32年,平均饮酒史(14.26±1.23)年;疾病类型:肝炎8例,脂肪肝4例,肝硬化13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49.21±1.68)岁,饮酒史8~29年,平均饮酒史(13.98±1.21)年;疾病类型:肝炎7例,脂肪肝6例,肝硬化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得吸烟喝酒、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正常作息。

对照组:将复方甘草甜素60 mL加入5%葡萄糖150 mL中,静脉滴注;将甘利欣150 mg、维生素B6200 mg、和维生素C 3 g,加入5%葡萄糖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剂方:赤芍18 g、积壳15 g、生甘草10 g、茵陈30 g、陈皮15 g、泽泻18 g、柴胡15 g、黄芪18 g、半夏12 g、麦冬18 g、丹参20 g,水煎服,分2次口服;待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后,如患者出现便秘现象,可加入大黄12 g;如患者出现舌苔厚腻、腹胀现象,可加入佩兰12 g、白豆寇12 g[3]。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无效、有效和显效。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肝功能恢复明显,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以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且治疗后的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以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治疗后的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以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相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升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56%,无效率为44%;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48%,无效率为52%;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酒精性肝病属于肝胆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长期饮酒所致。肝脏是转化酒精的重要器官,长期酗酒,会给肝脏带来极大的伤害,导致肝功能下降,炎性介质大量堆积,肝脏器官病变,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次研究所用的中药剂方中,含有柴胡、积壳等药材,这些药材不仅具有活血散结、疏肝解郁等作用,还具有清泻肝火的功效,黄芪以及陈皮等中药材具有祛湿化痰和益气健脾等功效,而赤芍、丹参则具有解毒活血的功效,其它的中药材则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酒精性肝病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 临床推广。

[1] 刘继花,冯琦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72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61-1863.

[2] 王发涛.茵芩清肝汤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4,(02):26.

[3] 王 建.中西药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128-129.

R575

B

ISSN.2095-6681.2015.011.012.02

猜你喜欢

转氨酶酒精性肝病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转氨酶高与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