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15-01-21

关键词:外科手术下肢血栓

田 静

(解放军第208医院创伤外科,吉林 长春 130062)

・临床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田 静

(解放军第208医院创伤外科,吉林长春130062)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DVT)形成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瘤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均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并观察患者的DVT的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2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术后发生DVT7例(3.18%),经抗凝和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综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效果

骨折是指骨组织结构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如暴力损伤、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导致连续性受到损害,出现部分或者全部断裂的一类疾病[1],以下肢骨折较为多见。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由于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下肢血液流通变慢,血液高凝,故而易发生DVT的并发症,据研究报道,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率为15%,而小腿部位的DVT发生率为40%~80%,发生DVT后亦可并发肺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2],故而针对DVT应给予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对下肢骨折行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干预,以预防DVT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6例,女84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56.8岁;骨折时间1~2.5 h,平均骨折时间1.7 h;髋部骨折34例,股骨干骨折125例,胫腓骨骨折50例,多发性骨折11例。全部患者入院后,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理化检查,均明确为下肢骨折,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症,未合并严重的其它系统疾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麻醉起效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并配合营养支持、抗凝治疗及其它对症治疗。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病情评估

患者入院、完善各项理化检查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前,护士应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高龄(>60岁)、吸烟、肥胖、糖尿病、血脂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异常、下肢静脉曲张或既往有血栓形成的病史等,评估是否为高危人群。

1.3.2心理护理

由于下肢骨折患者发病突然,发病后症状加重、痛苦不堪,加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仍需要面对外科手术治疗,担心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易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如紧张、恐惧、焦虑、抑郁、不安等[3],故而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多给予其鼓励、安慰和关心,告知其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和有效性、安全性等,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3.3术后健康教育

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护士应为其讲解术后DVT的发生原因、诱发因素,症状、病情及后果等,使患者进一步了解DVT,并对其足够的重视,告知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注意卧床休息,并将患肢抬高,以高于身体平卧面的20~30 cm,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4],并注意戒烟、忌酒。

1.3.4病情观察

术后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脉搏、血压,尤其是体温,患肢温度不应超过健侧肢体温度的3℃及以上,并准确、及时的记录;同时注意患肢情况,询问是否有疼痛、肿胀、皮肤颜色变深等情况,若出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3.5饮食护理

护士应为患者制定一个详细的食谱,告知患者总体饮食原则,即清淡、易于消化、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等,对于伴有糖尿病者注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避免摄入含维生素K高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腥膻等食物,多吃一些水分、粗粮等,有利于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因便秘而造成腹压升高,引起下肢静脉的回流受阻,加重病情[5]。

1.3.6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应先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加压、包扎患肢,减少血栓的形成;在麻醉药物失效后,应进行功能锻炼,可先进行踝关节、腓肠肌、股四头肌的屈伸锻炼,然后进行小腿关节的运动[6],促进静脉回流,注意锻炼时间,不可过长或过短。

2 结 果

本组患者2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术后发生DVT7例,DVT的发生率为3.18%;DVT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变紫等表现,出现症状后,应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明确栓子形成,并及时给予抗凝及对症治疗,经治疗后DVT痊愈而出院。

3 讨 论

下肢骨折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大多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出现一些并发症,DVT即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诱发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故而需要积极的预防。本次研究显示,术前及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术前病情评估、心理护理、术后健康教育、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等,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降低DVT发生率,提高临床综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朱丽丽.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0):89-91.

[2] 桑红霞.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4):1548-1549.

[3] 袁 旭,何明菊.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9):277-278.

[4] 宋利红.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347-348.

[5] 广红玲.护理干预对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108-110.

[6] 程锦珍,邱 雪,周仲辉.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9):11-12.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5-6681.2015.017.153.02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