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和预后

2015-01-21

关键词:充血性冻干人脑

刘 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老年医学科,上海 215021)

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和预后

刘 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老年医学科,上海215021)

目的 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纳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冻干重组人脑利纳肽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心力衰竭;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病情危急,致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1]。以往治疗方法多为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类强心剂,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缓解临床症状。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冻干重组人脑利纳肽开始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治疗及预后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排除呼吸道感染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2±4.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0.7)年;疾病类型:冠心病25例,心瓣膜病4例。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67.1±4.3)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3±0.5)年;疾病类型:冠心病27例,心瓣膜病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利尿剂、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起始剂量10 g/min,静脉匀速泵入,按照5 g/min速度增加直至患者血压稳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纳肽治疗,冲击量为2.0 g/kg,持续进行1 h,后按照0.01 g/(kg·min)滴速进行静脉泵注。患者疗程均为1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血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患者呼吸正常,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心率恢复正常,浮肿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呼吸趋于正常,心功能改善1级,心率、尿量趋于正常,浮肿减轻;无效:患者的呼吸及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17例(58.6%),有效10例(34.5%),无效2例(6.9%),治疗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44.8%),有效9例(31.0%),无效7例(24.1%),治疗总有效率为75.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为(80.24±9.87)mmHg,收缩压为(109.34±12.85)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9.6±4.8)%;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为(86.74±8.13)mmHg,收缩压为(116.85±7.68)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3.8±3.2)%,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钠肽属于人体一种神经体液因子,在心房及心室肌细胞中广泛存在,可对血管活性肽起抑制作用,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阻滞作用,还能延缓心脏重塑,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引起的心脏毒性产生拮抗作用[2]。此外,脑钠肽无正性心率及肌力作用,不会提高心肌耗氧量,也不会引起心律失常,可有效保护心脏。

重组人脑利纳肽同人体产生的利钠肽一致,药理作用主要为扩张动脉及静脉,降低心脏前负荷及后负荷,在不产生正性肌力作用的情况下提高心排血量,还具有利钠和利尿作用,因此重组人脑利钠肽也是血管扩张剂的一种[3]。

综上所述,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纳肽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4-5]。

[1] 孙 丹,吴 暇,黄风静,等.60例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9):31-32.

[2] 张爱荣.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与探讨[J].吉林医学,2014,(19):4265-4266.

[3] 陈立彪.环磷腺苷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61-63.

[4] 唐发宽,华 宁,肖 军,张同欣,陆 宏,王 龙.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膜脂流动性与心功能状况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8):1714-1716.

[5] 吴海琴,张桂莲,阎 颖,甄长安,向 丽,常明则.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变形性、膜脂流动性的改变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3,10(03):158-160.

本文编辑:杨 丽

R541.6

B

ISSN.2095-6681.2015.017.056.02

猜你喜欢

充血性冻干人脑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冻干鸡肉优势突出,2021-2025年市场需求在不断释放
·广告目次·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嗜酸乳杆菌NX2-6冻干发酵剂的研究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