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学习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

2015-01-20胡少斐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混合学习调查微课

【摘 要】以混合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广西大学2011-2013级123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微课的认识及对于微课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学校当前面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微课 混合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31-03

一、研究背景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至今已走过十年。近十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和课外网络自主学习,这一阶段在教学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大有改善,如听说得到重视,开始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但是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多媒体课堂教学课时有限且教师主导课堂,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缺乏合理和有效的监控,学习成效不大,无法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如何优化教学环节、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课型“微课”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来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强调知识点、突出重难点且兼具了视听以及社会化网络等多重优势,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建构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理论基础

(一)微课研究现状。微课(Micro-lecture)的雏形出现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McGrew教授的“60-second course”和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he one minute lecture”。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课的概念(Mini-lecture)。随后便在学院推广运用。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来学习概念,然后完成作用和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这种授课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目前,国外的多所学校都在利用微课教学。有的教师通过自己录制微课视频进行授课,有的教师则利用一些完善的微课程资源,如可汗学院和Ted-Ed。相对而言,国外微课资源的建设相对新颖和完善,已经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取得一定成效。建构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是国内外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多例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能够达到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实践能力。国外的微课研究多为实证性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数据验证某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或验证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我国对于微课的研究起步于2010年,“微课”的概念由胡铁生提出。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焦建利、黎加厚等人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在国内关于微课支持下的外语学习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探索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混合学习的教育理念。美国教育部2009年在“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online learning studies”这份评估报告中对从1996年到2008年所完成的一些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面对面教学、在线学习以及混合学习三种教学模式中,混合学习的效率最高,面对面的教学最低效。何克抗教授首次在国内提倡混合学习这个概念,他认为混合学习结合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也对混合学习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随后,混合学习被引入到高校教育领域,并得到高度关注。总的来说,混合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混合,是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混合,是教师主导活动和学习者主体参与的混合,是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混合学习的教育理念和微课的整合无论对“教”,还是“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本着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从大学生对微课的看法入手来考察新形式下探索广西地方高校的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新模式,寻求实践研究支撑。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学习背景。广西大学是广西区211工程综合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生来源广泛,在校本科生有2万人。在区内高校中,这些学生对于微课的看法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次研究对象为广西大学123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学生使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全新版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及新交互视听说教程。教师授课方式为多媒体面授教学和网络教室自主学习。

表1 研究对象及其背景

研究对象性别 男 女

总数123人 78人(63.41%) 45人(36.59%)

年级人数

比例 2011级 9人(7.32%) 2012级44人(35.77%) 2013级70人(56.91%)

入学起点班

人数比例 一级起点班

62人(88.57%) 二级起点班

7人(10%) 三级起点班

1人(1.43%)

学科门类

人数比例 文科商科类24人(19.51%) 工科类 52人(42.28%) 理科类 47人(38.21%)

(二)研究工具及数据采集。为调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微课学习的意向,笔者参考了网络有关的微课调查问卷,综合设计了32道题,分别涉及学习者对微课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对网络英语学习的满意程度、对微课课程的设置和应用、以及对微课的兴趣和预期的教学效果等。调查问卷在网络问卷平台统一设置好后,发链接给学生,要求他们认真填写后提交。统计结果由问卷网后台系统自动生成,笔者再根据生成数据对不同的回答进行归类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微课的了解和使用情况。调查显示,不了解微课和没用过微课的同学分别占到了57.72%和58.54%,而他们所知的在线课程平台主要有网易公开课(55.28%)、Ted课堂(39.84%)、新浪公开课(39.02%)以及中国公开课(27.64%)等几个主要途径,而对于可汗学院、coursera在线课程和国际开放课件联盟等平台,听过的人数只有9.76%(12人)、13.82%(17人)和4.88%(4人)。这说明微课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还是一个相对全新的领域,还未被广泛涉足。虽然微课还不足以被大家充分了解,但是赞同“把微课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学生却达到了58.54%,表示无所谓的占37.4%,反对的占4.07%,这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对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不反感,还比较感兴趣,愿意尝试一下。这表明目前在学生中开展进一步的微课宣传和推广的前提基础已经具备。

(二)对于碎片化学习时间的调查。在问到“平时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英语的机会多吗?”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同学选择“感觉一般(30.89%)”、“不太多(47.97%)”、“几乎没有(14.63%)”。这或许跟调查对象的学科性有关,多数学生都学工科或理科,基础课程多且繁重,因此碎片化时间的机会较少。所以他们希望拿碎片化时间来学习英语的过程控制在“10-15分钟(41.46%)”、“15分钟以上(26.02%)”、“5-10分钟(22.76%)”、“5分钟以内(9.76%)”。从心理认知和传媒学的角度来看,大脑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在1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开始缺氧,人的精神出现怠倦。“注意力十分钟法则”催生了大量的微视频和微电影出现。现有大学英语课堂一节时长40分钟,“一直高度关注老师及讲课内容”的人数只有4.88%,“多数时候很认真,偶尔会跑神”的人数占到54.47%,“经常想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的占30.08%,而对“课程时长感到无力,基本提不起兴趣听课”的有10.57%。严格来说,成人大脑集中精力的时间最多只有25分钟,如果教师讲得太久,必定会导致学生倦怠感的增加。根据调查,学生能接受的英语微课时长为“10-30分钟(54.47%)”、“5-10分钟(34.96%)”、“5分钟以下(6.5%)”、“30分钟以上(4.07)%”。

(三)对网络英语学习的满意程度。鉴于微课程与网络学习的关系密切,在推广微课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学习满意度。以广西大学为例。网络自主学习在该校已经开展多年,但对于“网络课程学习英语的效果如何”这个问题,非常满意(3.25%)和满意(36.59%)的学生比例只有40%,感觉一般的学生比例占到55.28%。不满的主要原因来自“缺乏教师指导,遇到问题反馈无力”(73.98%)、“资源共享不方便,尤其是共享大文件”(51.22%)、“网速不好影响学习体验”(41.46%)、“网络课堂没有论坛,或论坛讨论氛围不热烈”(29.27%)、“教师只授课,相关资源不足以深度学习”(36.59 %)等多个因素。这也是建立基于微课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论坛模块或问答模块”,让师生或生生可以开展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从而更好地解决反馈无力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到论坛模块或问答模块去讨论课程相关的问题。资源的共享和网速的配置也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提供一些足以开展深度学习的资源供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满足学生更大的课外学习需求。

(四)对微课程的设置和应用。调查数据显示,56.03%的学生定位微课是“授业”和“解惑”的结合,它既可以是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说明过半的同学对微课的认识比较客观,了解它的多样化和能够弥补单一教学模式的优点。学生认为微课最吸引他们的是“知识点集中,有针对性”(68.1%)、“时间短”(53.45%)、“视频形式”(50%),证明学生已基本抓住了微课的特点,知道什么样的微课是好的,是有助于学习的。如果将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分解成小知识点,分别做成教学短视频,81.8%的学生期待并愿意用它学习。他们认为小模块化的英语学习方式,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微型视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可以自定步调、自定学习速度、自定场所开展泛在式英语学习。此外,71.6%的学生觉得将微课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概念(知识)讲解、过程演示”更有吸引力,其次是“课程小结与拓展”(51.7%)、“新课导入”(49.1%)、“课外任务布置”(28.4%)和“新课预习”(25.9%)。这个顺序和比重正说明了学生对基于微课平台开展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需求。

(五)对微课的兴趣和预期的教学效果。问卷结果显示,52.03%学生喜欢以观看微型视频的方式学习,表示“一般”的有34.96%、“不喜欢”的人只有6.5%。他们对微课这个新概念充满好奇,也满怀期待,认为微课在提高学生兴趣和增加师生交流方面可以做的更好(53.66%),认为“一般”的有43.09%,认为“不能”的只有3.25%。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道是主观题,关于“运用微课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是否会有助于教学效果”的问题。100位同学回答“是,会有帮助”。多数回答微课会调动学生的兴趣,使用方便、新潮。对于短而精的东西,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剩下的23名同学的答复多样化,有的学生说“没用过,不确定”;有的认为“传统教学很久,都已经被习惯了,微课可能短期不会被适应”;还有的回答“没有帮助”;有的回答“不一定,要取决于个人。如果没有自我约束,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应付”。从主题答题来看,大多数同学对微课的兴趣很高,也充满期待,但并不盲目跟风一味夸好,他们对教师进行微课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出了一些可以避免的现行不合适的教学方法,也给出了自己对微课教学的预期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

对学生基于微课平台学习大学英语的问卷调查显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开始有意无意地追逐课堂外的一些非传统学习(网络学习平台)来尝试多元化、多模态、灵活自由的英语学习方式。这些尝试仍处于懵懂和盲目阶段,亟须教师的引导和规范。一旦教师给予及时而正确的指引,相信学生学习微课的行为将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习效率、自主性和兴趣将会大大提高。由此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采取以下方面的应对措施:

一是探索本科段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虽然微课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目前少有高校进行大规模基于混合学习理念下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包括广西本区。相比其他学科,英语在微课程建设上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大学英语的微课建设,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鉴于当前形势,广西大学作为211学校,面临着亟须建设微课程的紧迫性。只有依托广西大学软硬件环境优势,在基于网络及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成功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建混合学习理念下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新模式,才能为广西区内高校大学英语改革提供实用有效的范本,发挥211高校的辐射作用,是广西大学实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目标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与时俱进地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体现。

二是创造良好的微课学习平台。现有的大学英语微课资源较分散、凌乱,没有连贯性和递进性。自建的微课平台应该弥补该缺陷,实现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的系统化,分课型(听说+读写)、分级别(1-4级)、分先后顺序(从课程预习—核心知识点课程小结),保证学习的连贯性、跳跃性和重复性。即可以满足学生系统完整的学习课程,又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创建大学英语微课平台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越的自主学习平台,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建学习共同体、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实现多途径的英语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促进协作与对话、促进创造力和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实现了大学英语微课学习的系统化。

三是加大对高校外语教师的培训。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科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微课具备“短、小、精、悍”四个特点,操作运用起来十分便捷。随着新课型的出现,首先,需要在在岗教师中推广“微课”倡导的混合学习理念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其次要提供“掌握制作微课视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既提供多样化的微视频制作技术培训,让教师灵活选择、综合使用;又降低技术门槛,选择简便易用的制作技术,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微课建设中来。有了微课资源的支持,教师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会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随着教师制作微课视频的水平能力提高,在微课资源的应用中教师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专业提升,从而早日建立一支区内制作大学英语微课领先的队伍。

当然,本次调查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小,仅限于一个学校的学生群体,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另外,由于研究仅限于问卷调查,而没有来得及开展个体访谈等 定性研究,若能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挖掘深层原因,则更能说明问题。

【参考文献】

[1]McGrew,L.A.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 Journal of Chemistry Education, 1993(7)

[2]Kee, T.P. The one minute lecture [J].Education in Chemistry, 1995(32)

[3]Shieh,David.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26)

[4]杨刚,杨文正,陈立. 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5]Paul Baepler, J.D. Walker, Michelle Driessen, It's not about seat time: Blending, flipping, and efficiency in active learning classrooms[J].Computers & Education, 2014 (78)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7]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

[8]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9]韩中保.基于blending learning的微课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

[10]刘小晶.教学视频微型化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3(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项目(2014JGZ105)

【作者简介】胡少斐(1978- ),女,河南新乡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及多媒体教学。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混合学习调查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基于Unipus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