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降压治疗疗效分析

2015-01-20曾红萍于忠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6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贝那普利联合治疗

曾红萍 于忠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联合治疗;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氢氯噻嗪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6_0516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6.27老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有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有效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有单一和联合用药,效果不一。因此,为了能使血压控制达标,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降压临床试验都采用了联合治疗方案。联合治疗能有效干预多种升压机制,增强降压效应,延长降压作用时间,减少或抵消不良反应,保护靶器官。近10年来,降压治疗已经从单药序贯治疗方案或阶梯治疗方案向联合治疗方案发展,并成为临床降压治疗的主导方案。为此,我们观察比较单用ACEI类、ACEI联用CCB及ACEI联用CCB及小剂量利尿剂3种降压方案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杭州市东新街道社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老年高血压住院或门诊患者95例,所有入选患者遵循自愿原则,且均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脑及肾等并发症疾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39例,年龄60~80岁,平均(68.42±3.54)岁,病程6~12年。按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诊断2级高血压48例,3级高血压47例。

1.2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上述受试对象分为3组,A组:30例,收缩压(SBP)(175.42±10.61)mmHg,舒张压(DBP)(92.72±4.12)mmHg,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连续6周;B组:32例,SBP(176.93±10.32)mmHg,DBP(92.26±4.31)mmHg,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连续6周;C组:33例,SBP(175.83±10.25)mmHg,DBP(93.73±4.32)mmHg,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氢氯噻嗪片:12.5mg,每日一次,连续6周。观察内容:①血压水平:每天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各3次,取其平均值,观察治疗6周后血压下降幅度及是否达到目标血压水平的百分率。②心率、肝、肾功能变化。③不良反应:有无干咳、头痛、踝部水肿、疲乏等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所有结果均经SPSS13.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组间血压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t检验,率的比较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压治疗2周后血压开始下降,第6周各组血压与起始血压比较,SBP、DBP均明显下降,并处于稳定状态,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B组治疗6周后的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降压达标率比较:C组与A、B组SBP、DBP降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联合用药是高血压治疗趋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也指出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1]。联合治疗是优化高血压治疗模式的重要策略,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或超过目标值20/10mmHg者应采用联合治疗方案[2,3]。ACEI、CCB及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联合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CCB类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卒中风险,长效CCB制剂具有降压作用温和,不易使血压波动过大,本身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等特点,符合老年高血压降压的原则[4]。2)ACEI类作用机理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此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3)CCB类具有直接扩张动脉的作用,ACEI类通过阻断RAAS,既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故两药有协同降压作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常见产生的踝部水肿,可被ACEI消除。4)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激活RAAS,可造成一些不利于降低血压的负面作用。而与ACEI合用则抵消此不利因素。此外,ACEI由于可使血钾水平略有上升,从而能防止噻嗪类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低血钾等不良反应。针对老年人多合并易致心功能、肺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此治疗方案无明显临床禁忌证。综上所述,在老年人中以长效ACEI、CCB及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的联合应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克服了单一大剂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可提高服药依从性,对于老年高血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2]李俭春.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9):595-598.

[3]唐新华.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标准化和个体化[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6):451-454.

[4]郭冀珍,姚莉萍.老年高血压治疗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Ⅱ(3):169-171.

(收稿日期:2014_6_10)endprint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联合治疗;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氢氯噻嗪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6_0516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6.27老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有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有效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有单一和联合用药,效果不一。因此,为了能使血压控制达标,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降压临床试验都采用了联合治疗方案。联合治疗能有效干预多种升压机制,增强降压效应,延长降压作用时间,减少或抵消不良反应,保护靶器官。近10年来,降压治疗已经从单药序贯治疗方案或阶梯治疗方案向联合治疗方案发展,并成为临床降压治疗的主导方案。为此,我们观察比较单用ACEI类、ACEI联用CCB及ACEI联用CCB及小剂量利尿剂3种降压方案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杭州市东新街道社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老年高血压住院或门诊患者95例,所有入选患者遵循自愿原则,且均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脑及肾等并发症疾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39例,年龄60~80岁,平均(68.42±3.54)岁,病程6~12年。按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诊断2级高血压48例,3级高血压47例。

1.2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上述受试对象分为3组,A组:30例,收缩压(SBP)(175.42±10.61)mmHg,舒张压(DBP)(92.72±4.12)mmHg,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连续6周;B组:32例,SBP(176.93±10.32)mmHg,DBP(92.26±4.31)mmHg,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连续6周;C组:33例,SBP(175.83±10.25)mmHg,DBP(93.73±4.32)mmHg,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氢氯噻嗪片:12.5mg,每日一次,连续6周。观察内容:①血压水平:每天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各3次,取其平均值,观察治疗6周后血压下降幅度及是否达到目标血压水平的百分率。②心率、肝、肾功能变化。③不良反应:有无干咳、头痛、踝部水肿、疲乏等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所有结果均经SPSS13.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组间血压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t检验,率的比较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压治疗2周后血压开始下降,第6周各组血压与起始血压比较,SBP、DBP均明显下降,并处于稳定状态,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B组治疗6周后的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降压达标率比较:C组与A、B组SBP、DBP降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联合用药是高血压治疗趋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也指出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1]。联合治疗是优化高血压治疗模式的重要策略,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或超过目标值20/10mmHg者应采用联合治疗方案[2,3]。ACEI、CCB及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联合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CCB类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卒中风险,长效CCB制剂具有降压作用温和,不易使血压波动过大,本身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等特点,符合老年高血压降压的原则[4]。2)ACEI类作用机理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此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3)CCB类具有直接扩张动脉的作用,ACEI类通过阻断RAAS,既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故两药有协同降压作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常见产生的踝部水肿,可被ACEI消除。4)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激活RAAS,可造成一些不利于降低血压的负面作用。而与ACEI合用则抵消此不利因素。此外,ACEI由于可使血钾水平略有上升,从而能防止噻嗪类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低血钾等不良反应。针对老年人多合并易致心功能、肺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此治疗方案无明显临床禁忌证。综上所述,在老年人中以长效ACEI、CCB及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的联合应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克服了单一大剂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可提高服药依从性,对于老年高血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2]李俭春.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9):595-598.

[3]唐新华.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标准化和个体化[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6):451-454.

[4]郭冀珍,姚莉萍.老年高血压治疗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Ⅱ(3):169-171.

(收稿日期:2014_6_10)endprint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联合治疗;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氢氯噻嗪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6_0516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6.27老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有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有效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有单一和联合用药,效果不一。因此,为了能使血压控制达标,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降压临床试验都采用了联合治疗方案。联合治疗能有效干预多种升压机制,增强降压效应,延长降压作用时间,减少或抵消不良反应,保护靶器官。近10年来,降压治疗已经从单药序贯治疗方案或阶梯治疗方案向联合治疗方案发展,并成为临床降压治疗的主导方案。为此,我们观察比较单用ACEI类、ACEI联用CCB及ACEI联用CCB及小剂量利尿剂3种降压方案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杭州市东新街道社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老年高血压住院或门诊患者95例,所有入选患者遵循自愿原则,且均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脑及肾等并发症疾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39例,年龄60~80岁,平均(68.42±3.54)岁,病程6~12年。按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诊断2级高血压48例,3级高血压47例。

1.2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上述受试对象分为3组,A组:30例,收缩压(SBP)(175.42±10.61)mmHg,舒张压(DBP)(92.72±4.12)mmHg,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连续6周;B组:32例,SBP(176.93±10.32)mmHg,DBP(92.26±4.31)mmHg,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连续6周;C组:33例,SBP(175.83±10.25)mmHg,DBP(93.73±4.32)mmHg,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氢氯噻嗪片:12.5mg,每日一次,连续6周。观察内容:①血压水平:每天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各3次,取其平均值,观察治疗6周后血压下降幅度及是否达到目标血压水平的百分率。②心率、肝、肾功能变化。③不良反应:有无干咳、头痛、踝部水肿、疲乏等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所有结果均经SPSS13.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组间血压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t检验,率的比较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压治疗2周后血压开始下降,第6周各组血压与起始血压比较,SBP、DBP均明显下降,并处于稳定状态,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B组治疗6周后的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降压达标率比较:C组与A、B组SBP、DBP降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联合用药是高血压治疗趋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也指出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1]。联合治疗是优化高血压治疗模式的重要策略,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或超过目标值20/10mmHg者应采用联合治疗方案[2,3]。ACEI、CCB及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联合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CCB类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卒中风险,长效CCB制剂具有降压作用温和,不易使血压波动过大,本身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等特点,符合老年高血压降压的原则[4]。2)ACEI类作用机理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此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3)CCB类具有直接扩张动脉的作用,ACEI类通过阻断RAAS,既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故两药有协同降压作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常见产生的踝部水肿,可被ACEI消除。4)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激活RAAS,可造成一些不利于降低血压的负面作用。而与ACEI合用则抵消此不利因素。此外,ACEI由于可使血钾水平略有上升,从而能防止噻嗪类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低血钾等不良反应。针对老年人多合并易致心功能、肺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此治疗方案无明显临床禁忌证。综上所述,在老年人中以长效ACEI、CCB及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的联合应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克服了单一大剂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可提高服药依从性,对于老年高血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2]李俭春.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9):595-598.

[3]唐新华.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标准化和个体化[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6):451-454.

[4]郭冀珍,姚莉萍.老年高血压治疗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Ⅱ(3):169-171.

(收稿日期:2014_6_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贝那普利联合治疗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探讨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浅析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用于高血压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