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温故而知新”

2015-01-17孟凡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温故温习脑海

孟凡光

“温故而知新”,它不仅仅是一句督促大家勤复习的话,如果仅是常回头看看的话,是不够“为师”的程度的。

对于这句话,向来有多种理解方式。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解释较为经典:“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这是用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来看待这句话,它应该对人们有所启示。

如何温故?如何梳理?又会知晓何新呢?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张艾嘉《爱的代价》中的这句歌词,很多人很喜欢,常常在心中浅吟低唱。十五岁的时候唱它,正是如歌的年纪,青春年少胆气豪,天大地大到处是我家,直欲孤身远走天涯;二十五岁的时候朗诵它,器宇轩昂风华正茂,在感叹实现梦想的紧迫中紧紧抓住青春的尾巴,挥汗如雨干事业;快三十五岁的时候,会对着它笑,是的,还记得自己的梦,可是,那已经真的成了梦啊,现在心里装着的,都是另外的梦。每一次对年少梦想的温习,都是不同的体会,虽有些伤感,但也不错,总比原地踏步的千篇一律好。

温故,会知何“新”呢?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一次的巩固,查漏补缺,这是最基本的功效。更为重要的是,在温习的过程中,由于时过境迁心态的不同,对同一个知识应该会有新的感悟。由于世易时移时代的不同,对同一个知识点也会有新的阐释,即使是相隔较短时间内的温习,也常会有一些新颖的发现。厚书读薄是一种能力,而薄书读厚却是一种智慧,充满着无尽的探索、发现和拓展。知识还是那些,就摆在那儿呢,但在智者和善于思考者的眼中,却是一座常看常新的宝库。

知识是这样,人生也是如此。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个有关孩子看待父亲的小故事:七岁的时候看父亲,觉得他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在十四岁的时候看父亲,觉得他管得有点多,好像也不是什么都对;在二十岁的时候看父亲,觉得他与时代落伍了;在二十五岁的时候看父亲,觉得他处事迂腐且一无所知;在三十五岁的时候看父亲,觉得他要是像自己一样世故老练一些会成就更高;在四十五岁的时候看父亲,觉得有些事应该跟父亲商量一下更稳妥;在五十五岁的时候看父亲,忽然觉得他的看法是那么的高明,可惜已经去世了。

这个小故事,是用来警示人们,由于学识和阅历的限制,对于现在所学到的知识,所遇到的事情,绝不可以太自以为是,一下封死重新审视的路。在这些看似已经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里,一定还有很多的“新”,在等待人们去温习、去发掘。“书读百遍,其义才见”,每一遍,都会有些新的发现。

那么,如何去梳理,去温习,才能不断挖掘出“新”的东西呢?要使自己的身心安静下来,使自己的脑海纯净下来,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使自己手中的笔动起来。只有身心安静,才能使智慧澄澈;只有脑海纯净,才能使注意力集中;只有思维活跃,才能快速地发现不同角度的思考;只有手中的笔动起来,才能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及时记录闪现的灵感。

具体说来,在同一个层面、从同一个角度进行的重复的温习,只能巩固,难以提高。所以,在每一遍温习的时候,都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从点提到面,从具体提到整体,从零碎提到系统,从感性提到理性,或者从理性转为感性,或从书本转为生活。很多教师建议学生用“知识树”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温习和梳理,这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吧。用心去重新感知和思索一切,包括知识和生活。

总之,每一个知识点,甚至只是一句诗、一个词语,在它产生之后,都会在不断地流传和运用过程中产生无穷的变化。常看常新,常思常有所获,仅拘泥于课本的注释和重复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要使“温故”不断产生“新”的源头活水,就要荡起活泼泼的思维。endprint

猜你喜欢

温故温习脑海
铁血警魂
温故知新
木质风景画
不羡仙
温故知新
如何"温故"才能"知新"
温故1914
地道英语
漫画论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