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还是幻象?

2015-01-17胡欣

现代军事 2014年12期
关键词:哈格优势战略

胡欣

近几年,随着美国战略重心调整,美军的战略也在探索新的方向。各类高科技先进武器和作战平台的出现,更为新战略的出台奠定了基础。在“空海一体战”被热炒了好几年之后,美国国防部近期又推出了新的战略概念,即“对消战略”。“对消战略”不是军事战略,而是一种国防发展战略,它的现身恰好折射出美军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是美国试图重塑技术优势的努力之一。

“对消战略”的目标:巩固军事优势

2014年8月5日,美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演讲时谈及他主张的“长期研究与发展投资战略”,并首次将其描述为美国的第三个“对消战略”。这一思想得到了哈格尔的大力支持。2014年9月3日,时任国防部长哈格尔在参加“东南新英格兰国防工业联盟会议”时发表了演讲,他表示美国国防部正在制定美军历史上“第三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对消战略”,旨在继续保持美军的决定性技术优势。他指出:“新的倡议是一涵盖整个国防部范围的雄心勃勃的努力,旨在发掘和投资创新性领域,维持和推进美国在21世纪的军事主导优势。它将在创新上投入新的资源,但同时也将考虑到当前的财政现实—在要用更少的资源去奋斗时,仍能聚焦将扩大我们军事优势的投资。”

所谓“对消战略”,是美国国防部使用的一个专用术语,通常而言就是要借助美国在军事领域的优势克服对手数量的优势。这也是美国战后一直努力维持的传统优势领域。哈格尔等之所以将当前的战略称之为第三次“对消”战略,这是因为在之前曾经有过2次成功的经验。

第一次出现20世纪50年代。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期间,前苏联作为新兴超级大国在国际上迅速崛起,社会主义阵营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让西方世界心生恐惧。前苏联在常规军力方面的急速增长以及不断膨胀的核武库,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了现实和心理的双重威胁。艾森豪威尔政府针对这一情况,提出“新面貌”战略,为此,美国大力发展核武器,在种类、质量、投射平台等方面获得了优势,从战略上保持了对前苏联崛起的威慑,并通过核安全承诺,给盟友吃下定心丸。

第二次对消战略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前苏联军事实力达到新高峰,与美国形成恐怖的核平衡,前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在常规军力领域对西方构成了明显的数量优势和威胁。而美国由于越战拖累,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国防预算也处于削减时期。为了夺回对苏军事优势,时任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再次提出“对消战略”,在信息技术、隐身技术等领域实现了领先,其最终结果是促成美国在新型军事技术领域突飞猛进,形成了以精确制导武器为核心的军事优势。这一优势在海湾战争期间得到初步展示,对自己按照传统机械化作战模式建立的常规军力规模和质量都自信爆棚的萨达姆,万万没有想到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能够用精确制导武器,以如此低的伤亡人数轻易击垮伊拉克军队。在之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内战等武装冲突中,美国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对手最头疼的武器,也加速其将传统作战模式转变为体系化、信息化、联合化的作战样式,构建了持续至今的军事优势。

不过,正如历史反复证明的那样,军事技术从少数强国向更多国家扩散只是时间的问题。军事技术优势早已成为其他大国、中等强国追求的对象,即便在整体战力方面还难以企及美国的高度,但也足以在局部对美构成重大威胁。美国前些年讨论的对手实行的“反介入”作战,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手在有限作战空间内,利用数量上的相对优势,借助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对美军构成阻力甚至严重损伤,从而动摇美军军事介入的决心。正因为如此,以哈格尔为代表的美国国防部高层,正开始着手重新塑造美国的技术优势,这一战略的代表人物正是哈格尔和罗伯特·沃克。这两人近期不断在各种场所推销“对消战略”,提醒人们美军正在丧失军事优势,并积极倡导发起“一项旨在确保美军未来数十年技术优势的倡议”。据美国媒体报道,国防部委托美国知名智库、被认为是带有新保守派色彩的“新美国安全中心”开展重点专题研究“超越对消:美国是否能维持军事优势?”,旨在全面细致地研究美军应如何维持其军事技术优势,沃克本人之前恰好也正是“新美国安全中心”的首席执行官。

“对消战略”的缘由:财政困难+竞争对手

前不久,美国著名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公布了其首份“对消战略”的研究报告,名为《迈向新对消战略:利用美国的长期优势恢复美国全球力量投送能力》,全文共94页,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对消战略”的来由、美国力量投送方法的不足、新“对消战略”的关键元素、执行的“对消战略”等内容。这份报告按照美国国防部的对消战略构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中心思想就是要“利用美国现有的、且长期持有的能力优势来恢复美国的全球力量投送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增强常规威慑的可信度,增强盟友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任,降低作战风险和成本,提高长期竞争的效率和能力。

美国在此时提出“对消战略”,一方面是其对军事技术优势膜拜的延续,另一方面,它也是现实窘境逼迫下的选择,其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美国国防开支面临削减压力。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走势一直不乐观。奥巴马总统以“变革”口号上台,但在振兴美国经济方面却建功寥寥。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例行的国防开支极其庞大,几乎是天文数字。而为保持军事优势,美国还必须不断对新技术研发进行投资。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持续十余年的海外用兵,消耗着美国的国力,也让国防开支居高不下,这也成为国内民众和反对党派长期诟病的软肋。因此,如何在财政紧缩的背景下谋划军事战略和军事行动,也成为国防部关注的焦点。从近几场战争来看,虽然美国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但是并不能让对手彻底屈服,持续不断的武装冲突消耗着美国的耐心和战略资源。如果和更强的对手爆发战争,局面将会更加难以收场,美国需要投入的战争成本将会成倍数增长。在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报告中就举例说明,虽然美军在反导领域拥有无可置疑的优势,但是美国海军“标准-3”导弹BLOCK 1B拦截弹的单价高达1000~1200万美元,BLOCK ⅡA拦截弹的单价则是其2倍。相比较而言,潜在对手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武器威力巨大,单价却远低于拦截弹。该报告就此总结说,“目前的形势是,紧缩的国防开支和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将令美国政府无力负担传统的全球力量投送方式,这就使基于新技术的‘对消战略成为必须,新型全球力量投送手段将成为该战略顺利实施的保证”。因此,美国试图用最节约成本的方式来形成对潜在对手的威慑,在降低经济开支的同时,也尽可能避免大规模正面作战。endprint

第二,竞争对手军事力量的增强。美国决策层认为,未来美国在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对手将会是中国。与此同时,俄罗斯对西方持续强硬的姿态、伊朗扑朔迷离的政策前景,都会在区域或者全球对美国的霸权形成威胁及挑战。尤其是这些国家本身在军事上具有巨大潜力,并一直积极对准美军现有弱点研发新式武器,推行有针对性的战略战术。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报告总结了美国面临的四大主要挑战:第一,区域性的基地,包括机场和港口等,需要维持舰船运输燃料,易被导弹攻击;第二,在远距离上跟踪海上力量的方法手段变得越来越具有经济可承受性,并越来越难以挫败;第三,非隐身飞机面对更好的防空系统是易损的;第四,空间也不再是庇护所,监视与通信装备无法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自由运用。美国国防部官员私下里坦承,俄罗斯、中国等为代表的强国,利用其在导弹数量上的优势,对美国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即便是伊朗这样的地区强国,也在拼命模仿美国的军事技术,成为美国不得不重视的地区挑战者。一旦美国失去在军事上的优势地位,现实的威慑将变得不再可靠,美国的威信和对地区盟友的承诺也将变得更加脆弱。因此,美国必须找出一条能反制这些竞争对手的措施,“对消战略”就为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对消战略”的核心是用创新塑造威慑,它采取了两种模式,一是“拒止式”,也就是要让对手无法确定自己的战略规划能否生效;二是“惩罚式”,即通过摧毁高价值目标来削弱对手的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

“对消战略”的关键:用创新提升军事优势

2014年11月21日,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克在接受防务新闻网采访时称,在十余年的战争经历之后,国防部如今正在努力推进新的采办和技术研发战略,这一战略的关注对象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中俄这样的军事强国;其次是具有区域拒止能力的地区性国家,如朝鲜、伊朗等;最后是恐怖主义势力,尤其是类似伊斯兰国这样的实体恐怖组织。凌驾于这三者之上的是以更快速度发展的先进技术,这使美国在隐身、精确打击、通信和监视能力方面面临更大的全球挑战。11月24日,沃克在另一次接受采访时强调,“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从来没有试图要和我们潜在的对手比拼坦克、飞机、人员、导弹,我们总是寻求实现对消”。如同前两次“对消战略”一样,美国现在提出的“对消战略”也是要利用新技术增强军事实力,并将突破口放在能够为美军带来持续优势地位的新型战争技术和作战模式上。

专家指出,哈格尔等对新战略的酝酿早已开始,并强调要用创新来引领新变革,不过这在初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例如,2014年9月3日,哈格尔曾经做过一次有关创新的演讲,虽然媒体以习以为常的态度对此一笔带过,但是这可能是启动美国国防部重大变革的钥匙,将产生重要的战略性影响。他说“以前只有先进国家才拥有的颠覆性技术和毁灭性武器”如今在不断扩散,即便是实力弱小的国家或军队甚至恐怖主义组织都可能获取类似的武器或技术,中俄等强国则在推行针对美国的长期、全方位的军事现代化,“旨在对抗美军传统优势,尤其是美军通过快速集结并部署飞机、军舰、部队和给养向全球任何地区投送力量的能力”。与之相配套的,还有美国国防部正在推行的“长期研究与发展规划计划”,目的就是要帮助美国在紧张的财政预算下,推动军事创新,从而应对传统优势遭遇的巨大挑战。

2014年11月15日,哈格尔签发了一份“国防创新倡议”备忘录,指出“我正在建立一个涉及整个国防部的广泛倡议,即寻求创新的方式来维持和推进我们在21世纪的军事优势,并改善整个国防部的业务运转。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美国在关键作战域中的主宰优势遭到削弱的时期。即便我们要面对更有限的资源,我们仍必须寻找新型的和有创造性的方法来维持,并且在某些领域扩展我们的优势。这将要求我们聚焦于各种新的能力,并在发展和部署这些新能力方面变得更高效”。哈格尔还警告说“我们用以解决我们军事优势所面临的威胁的惯用方法,将受到财政削减压力的限制。这要求建立某种更具创新性和敏捷性的国防事业。我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确保不会失去军事优势”。应对这一挑战的方式,就是实行第三次“对消战略”,哈格尔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国防部副部长沃克。

如果说“对消战略”是一场用创新来重塑甚至挽救美国军事优势的努力,那么它的主要任务包括了以下几项内容:

首先,研发装备符合新型作战理念的武器装备。按照五角大楼的构想,美国未来将会把注意力放在机器人、小型化、自动系统、大数据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如3D打印上面。美国一些战略分析人士也主张国防部对新型远程轰炸机、海军型无人作战航空系统和下一代MQ-X无人机等平台给予更多投资。研究报告指出,“对消战略”成功与否取决于五项关键性技术支柱,它们就是无人作战系统技术、增(远)程空中作战技术、低可探测飞行器技术、水下作战技术以及复杂系统工程与集成技术。以这五项技术为基础,美军计划建立所谓的“全球监视与打击系统”,具有搭配灵活、作战适应能力强、反应灵活敏捷等特点。在这其中,正蓬勃发展的无人作战平台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无人作战系统是实施战场侦察、远程力量投送和精确火力打击的重要平台,在进行空中加油情况下,可以更长时间执行侦察和打击行动。如此一来,能够有效降低美军的人员伤亡,在军事价值、经济成本和政治价值上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报告指出,“未来由无人机实施的远程火力打击将是美军全球力量投送的主要手段之一,就目前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美国这样(使用武装无人机)在全球实施持续的、快节奏的侦察、监视以及火力打击行动”。当前,美军正在加速推进无人作战平台的全球部署,同时也逐步实现在航空母舰上部署新型无人作战系统的构想,以期充分利用无人系统优势,反击对手实施的反介入战略。

其次,“对消战略”不仅瞄准军事技术创新,同时也要求用创新方式实现对国防采购模式的优化。由于受到经济危机和海外作战的影响,美国国防开支呈现紧缩趋势。美国再财大气粗,也经不起这般四处折腾。因此,“对消战略”明确提出国防部在采购上述技术装备时要精打细算,合理规划,建立所谓的“更佳购买力3.0”的采购流程,尤其是要更多地采用模块化和系统架构,更早地向承包商说明军队需求,更广泛地在全球市场搜索和利用各类技术。投资新项目和新领域时,必须充分考虑资金和项目的优化组合,尤其是要努力克服官僚主义、财阀集团对新战略实施的阻力。endprint

最后,与此相对应的是,创新往往伴随着淘汰。美国现有装备和作战思想在新技术和新战争样式面前,难免存在不适应。为了给美国部队“瘦身”,专家们建议美国应该放弃部分即将贬值的装备或能力,例如建议彻底取消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车辆”项目,裁撤部分旅级作战单位,至少减少一艘航空母舰,削减海、空、陆战队中有人驾驶航空部队数量,同时还要减少F-35战斗机的采购数量。

“对消战略”的前景:希望还是幻象?

美国一向比较擅长战略谋划,“对消战略”正是部分美国精英为挽救日趋下滑的霸权优势而提出的新构想。但是,第三次“对消战略”是否真能如一剂强心剂那样让美国重拾信心呢?至少从现阶段,它的前景还较为模糊,主要面临着下面几个难题。

第一,“对消战略”的核心面临被对手复制效仿的可能。尽管美国在军事技术上有着雄厚实力和明显优势,但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技术在各个层面的扩散不可避免。负责这一战略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克在受命之后不久也坦言,“前两个对消战略与本次的区别在于,它们相对而言难以复制。然而,我们现在的潜在对手们在这方面非常擅长,它们不止能够窃取我们的知识产权,还能很快复制出实物”。中俄等国虽然在很多领域还不具备可以与美国比肩的武器装备,但在发展方向上大致相同,在雄厚资金和技术支撑下,能够抵消美国预期的技术优势。这一尴尬局面就像DARPA主任普拉巴卡尔所说的那样:“在过去,当我们为技术投资的时候,我们确信我们将因此对任何国家都拥有10年、20年甚至可能是30年的技术优势。但这不是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这意味着技术不像以前那样是从美国缓慢地流向其他国家,而是快速地全球化”。

第二,官僚体制内耗将可能拖住“对消战略”实施步伐。哈格尔是“对消战略”的重要支持者,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就在这项战略尚未真正成形的时候,哈格尔已被迫辞去了国防部长的职位。他的辞职一方面与奥巴马在中期选举中失利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主党人对身为共和党人的哈格尔的排斥。新任国防部长会不会接受“对消战略”理念,并继续对其进行力挺,尚不明朗,而围绕美国安全政策和军事改革的争议还将持续,这也为“对消战略”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第三,现实技术薄弱环节也将考验“对消战略”实际功效。技术不是万能的,武器也是有缺陷或瑕疵的。比如,无人作战系统在对手实行主动干扰或积极反制的情况下是否还能保持可靠性,本身就是一个疑问。此外,当前战争还达不到完全摆脱人力控制的程度,武器的使用必须依靠人,技术上的十全十美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旦在强有力的对手挑战面前实现不了想象中的优势,那么“对消战略”将不得不面临命运的重审。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格优势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画与话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