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农村教育、健康投资概况

2015-01-17么菲菲

2015年21期
关键词:农民增收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么菲菲(1990.04-),女,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2013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理论与问题研究。

摘 要: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严重超过了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农村生活质量差,医疗卫生事业不发达,农民健康不能得到保障。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人力资本投资匮乏。

关键词:教育;健康;农民增收

一、前言

美国的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投资主要通过教育投资、在职培训、健康投资、迁移投资等形式获得,其中,教育和健康投资是主要的投资形式。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和健康投资现状如何?了解农村教育和健康投资的概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

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概括

(一)教育投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激增,严重超过了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根据周天勇(2010)的估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亿左右。然而,从劳动力文化素质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反映出了我国农村教育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农村基础教育薄弱,人口文化水平低下。

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很低,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26%,明显高于全国4.88%的文盲率水平。在六岁及以上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人口所占比例为82.9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03%。另外,据2013统计年鉴数据,文盲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2012年全国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4.96%,而像西藏、青海、贵州、甘肃、云南这些西部地区省份该比率高达34.81%、12.24%、11.97%、8.68%、8.34%,由此可以推断,西部地区农村存在大量低素质人口,人口素质低下问题较中东部地区农村更为严峻。

第二,农村各类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民缺乏素质提升渠道。

据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我国用于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资占全国小学教育经费投资的63.16%,农村中学教育占全国中学教育经费投资的34.3%,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情况相对乐观,但用于农村中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匮乏,使得农村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另外,目前农村还极度缺乏职业培训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专门培训农村劳动者的机构,使得农民难有自我素质的提升渠道。用于培养专门农林人才的专业院校教学设施差,装备水平较低,农业人才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制约。

第三,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偏低。

农村师资力量不足表现为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学质量差两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教师工资偏低,学校办学条件差,难以留住高水平教师,从数量、质量上,农村学校教师水平都与城市相差甚远,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偏低,这成为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限制因素。另外,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在通过聘用代课教师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时,绝大数代课教师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例如,广西、西藏和陕西的小学代课教师比例超过20%,山西、湖北、贵州、云南和甘肃的小学代课教师比例超过10%。(全国平均水平为9.6%)。农村教师质量上,东部地区小学和初中教师合格率等指标均好于西部地区。1

(二)健康投資

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数据显示,农村新生儿死亡率为0.810%,城市新生儿死亡率为0.390%,农村新生儿死亡率是城市新生儿死亡率的两倍多。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在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以及基本健康的人口占79.74%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以及基本健康的人口占83.15%,即总体上来看农村老年人口身体健康水平不如城镇老年人口。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健康情况较差,究其原因,是对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健投资不足。

第一,农村饮食、衣服、居住环境等最基本的健康投资供应状况不佳。

对于农村居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健康投资的范围相对狭窄,衣、食、住方面的日常支出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可以算作是对健康的投资项目。和城市相比,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农民往往并像城市居民那样十分讲究饮食卫生和饮食质量,居住环境也不及城市,这些往往会给健康带来隐患,成为造成慢性病的祸根。农民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支出和他们家庭经营性支出时常会发生冲突,农民长期以来的“节俭”意识注定了农民对健康投资的需求不足,健康投资的收益往往是长远的,因此农民更偏好能获得短期收入的投资项目,而把改善生活质量和保健等对健康的投资视为一种奢侈品。

第二,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投资不足,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落后。

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数据显示,农村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为31.14张,城市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为68.84张,农村水平不及城市水平的一半。2013年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农村每千人口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3.41人、1.40人、1.09人,而城市每千人口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8.55人、3.19人、3.65人,农村水平分别是城市水平的39.88%、43.89%、29.86%。另外,医疗卫生保健投资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据1998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各地农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北京、上海平均为170元左右,浙江为158元,而西藏仅为13.4元,贵州为26.7元,东部地区平均为98.1元。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民医疗费用支出能力差距较大。2

三、结论

综上,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使得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下;农村生活质量差,医疗卫生事业不发达,农民健康不能得到保障。总之,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人力资本投资匮乏。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

[2] 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农民增收健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健康购药指导平台的开发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