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群众路线的国外经验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2015-01-17白金莲

学理论·上 2015年3期
关键词:国外经验群众路线

摘 要: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政党面临着如何做群众工作和加强党群关系的新挑战。国外一些政党的历史表明,一个党要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就要制定出符合群众愿望和要求的政策纲领,建立和完善经常性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并坚持不懈地加强对腐败的预防和惩治,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都有着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群众路线;国外经验;执政基础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7-0169-02

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许多国家的执政党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课题,以致在执政过程中遇到挫折,有的甚至丧失了执政地位。胡锦涛曾经指出,我们要“认真借鉴和吸取世界上其他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注重研究和借鉴国外其他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益做法”。世界各国的政党现象,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都需要我们以认真的、理性的态度去重视与研究。

一、执政党的纲领政策必须合乎民心,顺应民众关切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主要应看它的纲领政策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外一些政党的历史表明,一个党要保持先进并能长期执政,关键是要制定符合群众愿望和要求的纲领政策。

“以民为本”是许多政党凝聚民心的一面旗帜。在国外,有些成功的执政党既把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同时又正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注意维护社会公平。泰国的泰爱泰党执政以来,紧紧围绕“民本主义”这个主题,成功地推动了多项政治及经济改革,对泰国的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合乎民心、顺应民意,因而争取到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使泰国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历史发展、社会矛盾、人民需求状况制定出了不同的政策纲领,30多年来,其经济年均增长8%以上,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深受民众的信任与拥护,夯实了执政的基础。

反观国外一些政党失败的历史教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党没有适时地提出符合时代特征并反映群众意愿的纲领政策,失去了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削弱了党执政的基础。埃及的民族民主党在执政后期尽管实行经济改革,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其政策纲领没有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很好地改善民生,合乎民心、顺应民意,最终成为政局动荡的导火索,使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政权在18天的政治风暴中垮台。

二、执政党的最高领导要率先树立“爱民亲民”的政党形象

党的形象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外在的、整体的表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的支持关乎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及执政地位的得与失。党群关系关键在党、责任在党,尤其是党的精英以及党的各级官员。所以一个党要想长期执政,其领导人和各级掌权者就必须在行动上为群众着想,为人民谋利益,始终贴近群众。党的形象如何,爱民重民、仁民亲民的程度有多深,直接影响党群关系密切的程度,影响党的执政地位。

政党领袖和党内的主要政治人物由于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一举一动都备受民众关注。因此,不少国家的政党精英利用自身的影响,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展示亲民作风,通过精英人物的亲民举动来调动党的“人气”资源,常能使党的群众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党的议员则通过与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拉近党群关系,纳米比亚人组党主席努乔马80岁高龄仍经常到工地与民众一同劳动,回家乡与群众一起过节,使人组党与民众同甘共苦的形象深入人心。不少发达国家的领导也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一点一滴地为党积累民意基础。西班牙工社党主席帕萨特罗出任党领袖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国各级基层组织,直接了解基层党员、民众对工社党的愿望和要求,较好地树立了亲民形象。当然,也有一些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政党领导人,在掌握政权的中后期就不像当初那样亲民了,而是高高在上,无视民众利益。突尼斯宪盟领袖本·阿里上台初中期应当说还是比较亲民的,但后来沉溺于个人“小圈子”,闭目塞听,与群众拉开了距离,走向了群众的对立面,最终众叛亲离。埃及民族民主党在执政的后期无视民意、压制民意,最终也在民众的强烈抗议中垮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中央八项规定与广大人民的要求相统一、相一致,顺应了群众的期盼,体现了亲民的政党形象。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风亮节,其作用就在于率先垂范、上行下效,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接下来,八千多万党员将以务实精神、实干精神、言出必行的工作作风,必将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

三、建立健全党组织经常性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

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政党一切工作的基础,一个党要想长期执政,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就需要有一整套联系群众的好的制度和机制,并使这种联系常态化。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采取议员接见和走访选民的制度联系群众,将议员访问和会见选民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为选民解决各种实际问題,抓出了成效,使得人民行动党即便是在多个政党并存竞争的情况下,连续赢得十余次大选,从而一党长期执政。美国当选的国会参、众议员一般都会在首都华盛顿、自己所在州的州府、自己所在的选区分别设立自己的办公室,作为自己联系选民的一种桥梁和纽带。英国工党、澳大利亚工党、南非非国大等在党的网站设立咨询或问答栏目,聆听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并及时做出反馈,回应和解决群众的质疑和请求。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国外政党联系群众的做法启示我们,执政党要想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就必须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重视与群众开展沟通交流、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和利益诉求的党群对话沟通机制;建立健全扩大群众直接的政治参与程度,保持良性互动、畅通和谐关系的群众民主参与机制;建立健全鼓励和允许群众参加党的组织活动,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和新社会运动的联系,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联系群众的组织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使党群联系制度化、经常化,用制度建设推动党的经常性工作,夯实执政基础。

四、积极预防和严惩党内腐败,为执政党赢得民心

纵观世界各国,因廉而兴、因腐而衰,是一个基本的规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先后有40多个执政时间超过30年以上的大党、老党丧失了执政地位。尽管这些政党下台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党内都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可以说,腐败问题是党与人民群众之间一个最不和谐音,是可能动摇党的群众基础的一个最大隐患,也是割裂党群关系,使党群关系走向对立的最致命毒器。执政党不管住权力,支持和纵容它的腐化堕落,就有可能失去人民的信任,进而动摇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当今国外不少国家的执政党因为严重的腐败行径而丧失公信力,极大地损害了政党自身形象,乃至被民众赶下台。近年来,北非中东政局动荡。使执政了54年的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和执政了30多年的埃及民族民主党丧失了执政的地位,这个国家的政局动荡也有特权阶层腐败严重、利益链条盘根错节、公信力低下而丧失民心的因素。埃及党内腐败更为严重,几乎渗透到整个党政体系,贪污腐败成风,穆巴拉克及两个儿子涉嫌腐败资产高达数亿美元。严重的腐败行径丧失了执政的群众基础,丧失了政党的公信力,极大地损害了政党自身形象,党的威信丧失殆尽,最终被人民所唾弃。

相反,有些国家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长久支持一个党执政,就是在政治品德上信任这个党,就是因为认同它的清正廉明。新加坡、瑞典是世界公认的廉政国家,其执政党很少卷入腐败,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较少腐化,在选民中有较高威信因而能长期执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始终比较廉洁,其最高领导人李光耀就提出“打倒贪污”的口号,并把党旗的基本色调定为白色,象征廉洁。由于反贪立场坚定,措施得力,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该党成了一个取信于民的政党,成为全世界一党长期执政的典范。

不论什么类型的政党,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抑制腐败,都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一个党要想长期执政,就必须密切保持与群众的联系,制定出符合群众愿望和要求的纲领政策,政党精英身体力行树立良好亲民的政党形象,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并能长久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坚持不懈地积极预防和严惩腐败,始终保持执政党的清正廉洁,为执政党赢得民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党治党的水平,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并已拥有八千多万党员,领导的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相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能不能坚持群众路线以及能否很好地坚持群众路线,是需要从上到下严肃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代金平,唐海军.国外一些政党处理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2).

[2]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如何处理党群关系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收稿日期:2015-01-10

作者简介:白金莲(1976-),女,青海海东人,讲师,从事党的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国外经验群众路线
我国能源行业排污权交易的国内与国外经验研究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新时期湖南对外宣传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研究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国内外视野思考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