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2015-01-15马骄叶

时代金融 2014年36期
关键词:套利贸易

【摘要】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开始,这成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本文对该项业务开展五年多来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发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结算业务还存在业务分布集中、我国贸易企业话语权缺失、境外人民币来源不足和贸易真实性难辨这四个问题,希望能为该业务下一步的推进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贸易 人民币结算 离岸市场 套利

一、选题背景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借助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对外贸易国的优势,向世界各大贸易伙伴推广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2009年7月,央行联合其他五个部委发布通知,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这五个城市试点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次年6月,试点的内地范围扩大至20个省市区,境外的范围从港澳和东盟地区扩大为全部国家,随后内地也全面放开。而在2012年2月,相关部委又下文将跨境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从实行名单企业试点,放宽至国内具有进出口业务资质的企业均可以从事相关业务,至此,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可以说已经全面放开。

二、文献综述

随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逐渐崩溃,在国际贸易中具体选择何种货币进行结算变得十分关键,因为随着所使用货币的不同,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有比较大的区别。伴随着这一问题的出现,相关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如格拉斯曼通过经验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当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一般会选用出口国的货币进行结算,这就是著名的“格拉斯曼法则”。但是后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学者们发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时,如一些出口国拥有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则一般根据出口国的需求,选用出口国的货币,而一些差异性较小的产品,如大宗商品,则一般采用国际结算货币美元来结算。在这之后,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有的从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角度、有的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角度。随着价格黏性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引入,使得国际货币结算选择理论进入到了一般均衡状态下的动态分析理论阶段,并逐渐成为国际上主流的研究结算货币选择理论的方法。

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始比较晚,因此我国的相关理论也是在2009年之后才逐渐丰富起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课题组(2009)、杜莉芬(2009)、杨丛(2011)等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何帆(2011)、汪洋(2011)、梅新育(2011)等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差额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李婧(2011)、尹继志(2012)等则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状况分析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在过去5年中可以说是超过了许多人的预期,因为在结算业务试点的初期,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特别是在最开始的一个多月里,除了业务试点的第一天,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业务,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办理出口退税需要核销单,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没有这一单据提供的,这导致企业如果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将无法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因此,很多企业选择了放弃。但是,随着后来各项配套政策的出台,企业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过程中的政策性阻碍越来越少,这一业务的量也随之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起步是在2009年,而其腾飞则毫无争议的是在2010年,一方面,业务在国内的试点范围从一开始的5个城市,扩大到20个省市区,几乎覆盖了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90%以上,而境外可以进行该项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也从一开始的港澳、东盟国家,扩展到了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这一通知的下发直接导致了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在后续的爆发式增长,月度结算额从年初的十几亿突破到1000亿以上,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2011年下半年即使在境内试点地区扩大为全国所有省市区这一利好的刺激下,月结算额依旧不断下滑,主要是由于开放业务的剩余省市的对外贸易额占我国总贸易额的比重不到10%,因此实际影响不大。

随着2012年的到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开始出现起色,特别是在2月份,央行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全面放开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后,结算额节节攀升,月度结算额从2000亿上涨到了将近4000亿。在2013年11月份,结算额突然暴增,一下突破了5000亿,并在随后的7个月中,有6个月均保持在了5000亿以上,这预示着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现存问题

(一)业务分布集中

从境内的分布来看,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省这些原本跨境贸易额就较大的省市。广东省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首位,从试点开始到2014年,其累计结算额占到了全国的30%多。

从境外分布来看,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起初开放的地区为港澳和东盟地区,因此,一开始,香港和新加坡地区的结算量加起来占到了我国总对外结算量的近90%。之后,随着对境外结算地区限制的放开,结算的集中度有所降低,但是根据中国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在与中国内地发生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地区中,亚洲地区继续占据大部分,保持在四分之三左右,区域内分布趋向均衡,香港地区占比最高,达53.4%,但较去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新加坡的占比较去年提升1.7个百分点,韩国的占比提升0.8个百分点。

而这一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这与我国的地缘因素、贸易结构,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经济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在贸易的议价能力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上,依旧还是有所欠缺的,可以说是与我国的经济地位是不相符的。但是由于地缘因素,在亚洲,我国的影响力还是极大的,周边的国家对于我国也更为信任,从而对于人民币也更加信任,更愿意持有和使用人民币,因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更多地集中在亚洲地区。当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更多地集中在香港,也有不能排除许多其他的原因,如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更为发达,全球40%的离岸人民币存款和90%的人民币债券都集中在香港,只有有了发达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当地的贸易商才更愿意接受和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endprint

(二)贸易企业话语权缺失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2013年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对外贸易国,但是遗憾的是,我国在具体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贸易商品的结构决定的。我国出口的大部分贸易产品都是简单的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只是凭借着我国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这些年积累的一定的加工技术水平,才能成就如此巨大的贸易量,但是在实际贸易谈判过程中,我方往往没法掌握主动权,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价格等贸易条款上都只能一再退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在与欧美等发达或者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十分有限,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使用其本国的货币可以避免汇率风险,而即使不选择本国货币,他们也更愿意使用美元、欧元等流通性、国际化程度更高的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在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我国企业的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而在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时,又由于主要的贸易产品为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一般都是用美元进行结算,从而导致我国在上述国家迟迟打不开局面。

(三)境外人民币来源不足

目前我国的资本项下还有许多没有开放,因此人民币还并非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在跨境贸易时,国外贸易商想要用人民币进行支付时,他从其本国的银行无法顺利地换取人民币进行支付;另一方面,当其在贸易中获得了人民币后,想要进行人民币的投资时,其发现没有任何投资的途径,所获得的人民币只能存在银行账户中,没办法获得任何的收益,这将大大阻碍贸易商在贸易时使用人民币的意愿。

为了增加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性,人行先后与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近30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度超过3.1万亿元人民币,在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考虑我国每年的出口额,流出的这部分人民币根本无法承担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需求的责任。因此,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在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依旧是香港,但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力度的加大,新加坡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及欧洲的数个人民币离岸市场也正在逐步成长起来。

(四)交易真实性难以辨别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大部分都是集中在香港,而且有许多贸易都是在内地与香港的关联公司之间进行的,而这些贸易很有可能是以套利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而这种套利贸易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境内外利差的存在以及人民币在案和离岸市场汇率差的存在,这些“套汇”和“套利”的模式增加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却违背了该业务实施的初衷。

作者简介:马骄叶(1990-),男,汉族,上海人,硕士在读,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套利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美贸易磋商再起波澜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