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问题设计 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2015-01-15姚军林

甘肃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开放性趣味性

姚军林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提问;设计;趣味性;开放性;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106—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题促学,以学促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那么,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问题要有趣味性

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才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学楼正前方的正六边形花坛,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从一个顶点出发,绕花坛外侧走一圈,再回到起始位置,那么这六个拐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因为学生天天从花坛边走过,对这一问题感觉很熟悉,但从来没想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马上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想办法去求解,很快就得出了答案。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学生猜想得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但是一种情况不能说明问题,于是我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一般的四边形,那么它的外角和还是360°吗?五边形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仍是360°,由此得出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既达到了掌握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目的,同时又复习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正多边形内角的求法和平角的定义,可谓一举多得。

二、问题要有开放性

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要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度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8,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在得出答案后,笔者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则周长是多少?这个问题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就有很多学生说是8或10,没有考虑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同时给出一个角也是这样,一角既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此处给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问题改变了,但是解决的方法没变。这样的练习既可以使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又能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启示:任何问题不是孤立的,掌握方法才是关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才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问题要体现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越容易让学生接受。实践证明,将生活数学化,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进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故而在设计问题时,要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材料,让学生把学习的内容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如,在进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王与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可是工作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他的工资才1200元,这与之前的招聘信息“招聘人员月平均工资2600元”有出入。小王一气之下将公司告上了法庭,结果小王败诉了。听到这里,学生都为小王抱不平,认为是法庭判错了。这时我接着讲: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公司向法庭出示了一份月工资报表:

我让学生计算一下,公司的招聘简章有假吗?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月平均工资真的是2600元。我继续提问:平均数在这里能起到代表作用吗?为什么出现了这一情况?怎样才能避免此种问题的发生?学生讨论的特别热烈,接下来在学习“中位数”、“众数”的时候,学生都学得很认真,课堂教学达到了真正的高效。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提问;设计;趣味性;开放性;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106—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题促学,以学促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那么,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问题要有趣味性

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才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学楼正前方的正六边形花坛,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从一个顶点出发,绕花坛外侧走一圈,再回到起始位置,那么这六个拐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因为学生天天从花坛边走过,对这一问题感觉很熟悉,但从来没想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马上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想办法去求解,很快就得出了答案。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学生猜想得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但是一种情况不能说明问题,于是我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一般的四边形,那么它的外角和还是360°吗?五边形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仍是360°,由此得出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既达到了掌握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目的,同时又复习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正多边形内角的求法和平角的定义,可谓一举多得。

二、问题要有开放性

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要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度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8,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在得出答案后,笔者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则周长是多少?这个问题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就有很多学生说是8或10,没有考虑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同时给出一个角也是这样,一角既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此处给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问题改变了,但是解决的方法没变。这样的练习既可以使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又能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启示:任何问题不是孤立的,掌握方法才是关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才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问题要体现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越容易让学生接受。实践证明,将生活数学化,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进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故而在设计问题时,要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材料,让学生把学习的内容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如,在进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王与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可是工作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他的工资才1200元,这与之前的招聘信息“招聘人员月平均工资2600元”有出入。小王一气之下将公司告上了法庭,结果小王败诉了。听到这里,学生都为小王抱不平,认为是法庭判错了。这时我接着讲: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公司向法庭出示了一份月工资报表:

我让学生计算一下,公司的招聘简章有假吗?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月平均工资真的是2600元。我继续提问:平均数在这里能起到代表作用吗?为什么出现了这一情况?怎样才能避免此种问题的发生?学生讨论的特别热烈,接下来在学习“中位数”、“众数”的时候,学生都学得很认真,课堂教学达到了真正的高效。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提问;设计;趣味性;开放性;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106—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题促学,以学促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那么,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问题要有趣味性

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才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学楼正前方的正六边形花坛,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从一个顶点出发,绕花坛外侧走一圈,再回到起始位置,那么这六个拐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因为学生天天从花坛边走过,对这一问题感觉很熟悉,但从来没想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马上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想办法去求解,很快就得出了答案。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学生猜想得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但是一种情况不能说明问题,于是我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一般的四边形,那么它的外角和还是360°吗?五边形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仍是360°,由此得出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既达到了掌握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目的,同时又复习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正多边形内角的求法和平角的定义,可谓一举多得。

二、问题要有开放性

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要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度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8,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在得出答案后,笔者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则周长是多少?这个问题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就有很多学生说是8或10,没有考虑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同时给出一个角也是这样,一角既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此处给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问题改变了,但是解决的方法没变。这样的练习既可以使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又能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启示:任何问题不是孤立的,掌握方法才是关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才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问题要体现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越容易让学生接受。实践证明,将生活数学化,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进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故而在设计问题时,要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材料,让学生把学习的内容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如,在进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王与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可是工作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他的工资才1200元,这与之前的招聘信息“招聘人员月平均工资2600元”有出入。小王一气之下将公司告上了法庭,结果小王败诉了。听到这里,学生都为小王抱不平,认为是法庭判错了。这时我接着讲: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公司向法庭出示了一份月工资报表:

我让学生计算一下,公司的招聘简章有假吗?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月平均工资真的是2600元。我继续提问:平均数在这里能起到代表作用吗?为什么出现了这一情况?怎样才能避免此种问题的发生?学生讨论的特别热烈,接下来在学习“中位数”、“众数”的时候,学生都学得很认真,课堂教学达到了真正的高效。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开放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寻求开放性道路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