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耻的基因血统论

2015-01-12

新西部 2014年7期
关键词:革命烈士曾祖父共产党员

整个6月,手机满屏都在言说柳艳兵,那位在高考途中勇斗歹徒的夺刀少年,赞誉声声,褒扬有加,这说明国人还是爱戴英雄,懂得良莠好坏。然而未曾料想,不日有家国内媒体煞费苦心,四处挖掘,整合出一篇令人瞠目结舌的宣传文本,言:柳艳兵的曾祖父是革命烈士,祖父是优秀共产党员,他的身上流着烈士和优秀共产党员的鲜血,属于红色基因……

咿呀呀,我们今天的有些媒体,思维意识时常仍停留在半个世纪前,血统论的封建思想残余至今为我们许多国民所认可,这也是“官二代”经久不衰、理所应当的理论依据。媒体的这种报道方式看似极度安全,但很容易唤起民众的自我身份认知感,因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是命里注定的事,将帅富商让元勋的子孙们去做;英雄让红色血液的人群去做;老百姓只做墨守成规、默默无闻、漠不关心的事儿就行。

想当年红色恐怖年代,血统论被发挥到了极致,等级制和“阶级斗争”甚嚣尘上,遇罗克就曾因撰文驳斥出身论和血统观,被治以反革命罪判了死刑。而今天,原本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少年英雄形象,就这么被媒体三下五除二地勾兑得光辉尽尽,高大上得让人心怀抗拒。更可耻的是,柳艳兵纯真的正义形象被媒体归为因有了优秀的祖父和不曾见过的曾祖父的血脉,才得以铁肩担道义,记者还良苦用心地在其家中搜罗出了证明其红色基因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用血统论这一扯淡的论述,对民众的情感造成集体的伤害。

被代表,这是件很怪且很可耻的事,但是自古至今我们已经被代表的太多太多,甚至习以为常了。病床上的柳艳兵曾谦逊地表示,“我们做得并不多,但社会各界给了我们太多”。有人说,我们已经走入空前绝后的被代表时代,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被统计、被增长、被决策、被平均、被感动、被幸福、被自豪等等怪现象,而那些代表者却显得那么的随心所欲、随风转舵、随波逐流,根本没有感觉到一丝的不好意思。怪乎?怪哉!

猜你喜欢

革命烈士曾祖父共产党员
我心中的党
有一种感觉叫不舍
痕迹
凝眸深处
我与《革命烈士诗抄》的往事
始兴县老促会 向革命烈士后裔学生发放助学金
德庆县老促会 走访慰问革命烈士困难后裔
黑暗之光
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说明
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