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2015-01-12叶巧玲夏晓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27期
关键词:人性化肺癌化疗

叶巧玲 夏晓东

1.浙江省肿瘤医院胸腔科,浙江杭州310014;2.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浙江温州325000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叶巧玲1夏晓东2

1.浙江省肿瘤医院胸腔科,浙江杭州310014;2.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浙江温州32500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1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选的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包括体温、血压测定,干预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两组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8周后,干预组的SAS评分(34.91±12.11)分、干预组的SDS评分(37.97±10.12)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轻微疼痛比率、中度疼痛比率、严重疼痛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剧烈疼痛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vs 52.0%,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睡眠紊乱、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经济费用压力各项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负性心理,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肺癌;化疗;人性化护理;疼痛;生活质量

肺癌是肿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肺癌发病早期临床症状常较轻微,甚至无任何明显不适,但多数患者一经临床确诊已到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肺癌患者通过化疗能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化疗带来的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严重脱发及穿刺部位坏死等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在对肺癌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或转移的风险、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2]。人性化护理是在传统护理模式上发展起来的护理模式,其人性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性[3],但关于人性化护理对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住院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100例,均行肺部CT和(或)磁共振等检查。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8岁。病理证实非小细胞肺癌共85例,占8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例,中专或高中33例,大专及以上35例。化疗方案:顺铂+依托泊苷54例,顺铂+吉西他滨46例。100例入选的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入选患者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病理类型、化疗方案等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包括体温、血压测定,干预组行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化疗前的人性化护理帮助进行住院化疗的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患者讲解化疗方案及注意事项,使其自愿积极接受治疗,提前让患者进入到化疗的角色;同时进行饮食方面的指导,指导患者摄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既往化疗有严重呕吐史的患者当日少进食。

1.2.2 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服务,请治疗成功的病例进行讲解,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1.2.3 化疗后的人性化护理化疗结束时要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导患者多增加营养,预防感冒,注意避免一些感染因素,减轻患者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1.2.4 毒副反应的人性化护理胃肠道反应、严重脱发、骨髓抑制等均为常见的毒副反应,护理人员应予以恰当解释,让患者积极面对。其中胃肠道反应使患者常出现食欲下降、导致营养不良,因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尽可能补充营养食物、水果等。部分出现脱发的患者,应安慰患者脱发只是暂时的,使其树立信心。对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皮肤和口腔的清洁工作[4]。白细胞出现严重下降时应转入隔离病房,避免感染。如果出现周围组织水肿、坏死等,护理人员必须确保穿刺操作到位,在输完化疗药物后,再输入少许盐水冲洗,最后再拔针[5]。

1.2.5 疼痛护理患者疼痛时常大汗淋漓、身心疲惫、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应及时更换潮湿的衣裤,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患者疼痛时常伴便秘,应及时处理,以免增加痛感。运用沟通技巧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准确地表达疼痛的性质、部位、强弱、经过以及造成疼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形体表现,如面部表情、肢体姿态、被迫体位等,对疼痛进行准确和科学的评估并记录。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认识,指导患者何时表达及如何表达疼痛,向患者介绍自我解痛方法,在镇痛药治疗的同时辅助使用其他方法缓解疼痛[6]。

1.2.6 健康教育利用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录像、电视、个别教育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肺癌的相关知识、告知其化疗治疗的必要性,告知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及时、正确地用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建立疼痛教育手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指导患者预防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

表1 两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1.3 评价指标

1.3.1 心理状况评价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进行评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题(4个反向评分题),每题1~4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共20题,均正向评分,每题1~4分,得分越高,焦虑、抑郁的程度越重[7]。共评价8周。

1.3.2 疼痛程度评价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价,以0~10分计算。0分代表无痛;1~3分轻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7~9分严重疼痛;10分剧烈疼痛,疼痛无法控制[8]。

1.3.3 生活质量评价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包括5个功能子量表(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3个症状子量表(疲劳、疼痛、恶心呕吐)、1个总体健康状况子量表、6个反映症状和经济状况的特异性项目,共15个项目。总体健康状况分7个等级,评分1~7分;其他项目分4个等级,评分1~4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9]。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应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价

见表2。通过表2可知,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8周后,干预组的SAS评分(34.91±12.11)分、干预组的SDS评分(37.97±10.12)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价(±s)

表2 两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价(±s)

组别n S A 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S D 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5 0 5 0 t值P 5 1 . 1 2 ± 1 1 . 3 1 5 0 . 3 1 ± 1 2 . 4 1 0 . 6 3 2>0 . 0 5 3 4 . 9 1 ± 1 2 . 1 1 4 2 . 3 1 ± 1 1 . 2 0 1 2 . 6 3 7<0 . 0 5 5 3 . 1 1 ± 1 1 . 6 4 5 2 . 1 0 ± 1 2 . 0 6 0 . 2 3 5>0 . 0 5 3 7 . 9 7 ± 1 0 . 1 2 4 3 . 6 6 ± 1 1 . 1 7 1 1 . 2 6 3<0 . 0 5

2.2 两组肺癌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价

见表3。通过表3可知,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轻微疼痛比率、中度疼痛比率、严重疼痛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剧烈疼痛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vs 52.0%,P<0.05)。

2.3 两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

见表4。通过表4可知,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睡眠紊乱、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经济费用压力各项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1、5.432、7.564、6.342、4.425、6.103、7.923、5.634、4.204、5.983、7.522、5.428、8.654、4.982、5.756,P<0.05)。

表3 两组肺癌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价[n(%)]

表4 两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s)

表4 两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s)

干预组(n = 5 0)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 = 5 0)干预前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睡眠紊乱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经济费用压力6 6 . 6 8 ± 6 . 5 1 6 4 . 3 4 ± 6 . 2 8 5 7 . 0 5 ± 9 . 6 4 6 6 . 0 5 ± 1 1 . 3 6 7 2 . 8 4 ± 1 1 . 2 5 6 6 . 7 9 ± 1 0 . 8 2 3 5 . 3 3 ± 4 . 3 5 2 7 . 3 8 ± 3 . 6 7 2 0 . 4 2 ± 7 . 9 6 2 6 . 7 1 ± 4 . 9 0 2 9 . 4 3 ± 3 . 0 8 3 0 . 2 3 ± 4 . 5 1 3 4 . 2 1 ± 5 . 6 4 2 1 . 9 1 ± 4 . 3 2 4 1 . 0 3 ± 4 . 3 5 7 8 . 8 9 ± 5 . 2 4 7 5 . 5 7 ± 5 . 4 6 6 7 . 0 5 ± 5 . 0 2 7 8 . 2 2 ± 1 1 . 8 7 8 1 . 7 4 ± 1 3 . 0 7 7 8 . 5 8 ± 1 1 . 6 9 4 7 . 1 9 ± 6 . 6 8 3 8 . 3 3 ± 5 . 6 6 3 6 . 5 8 ± 3 . 7 7 3 5 . 8 6 ± 4 . 3 8 4 0 . 8 6 ± 4 . 2 9 3 9 . 2 6 ± 9 . 4 1 4 3 . 2 8 ± 9 . 0 6 3 2 . 6 1 ± 8 . 3 7 6 4 . 5 1 ± 8 . 0 2 6 5 . 0 0 ± 5 . 2 7 6 5 . 3 4 ± 4 . 6 7 5 6 . 2 9 ± 7 . 9 4 6 7 . 9 8 ± 1 1 . 3 7 7 1 . 7 4 ± 1 0 . 4 3 6 4 . 6 8 ± 8 . 4 8 3 4 . 0 5 ± 5 . 7 4 2 7 . 1 9 ± 3 . 3 8 2 1 . 6 8 ± 4 . 4 8 2 5 . 1 4 ± 5 . 3 6 3 0 . 8 6 ± 3 . 9 7 3 0 . 5 1 ± 2 . 4 6 3 3 . 1 5 ± 3 . 6 5 2 2 . 9 3 ± 5 . 6 7 4 1 . 5 6 ± 3 . 2 8 7 0 . 7 9 ± 6 . 5 1 7 0 . 6 2 ± 5 . 3 1 6 1 . 7 6 ± 5 . 9 6 7 0 . 9 7 ± 5 . 0 7 7 8 . 2 5 ± 1 2 . 9 4 7 0 . 6 8 ± 6 . 4 8 4 0 . 3 8 ± 3 . 6 2 3 2 . 2 4 ± 6 . 7 0 2 7 . 6 8 ± 5 . 1 1 2 9 . 3 8 ± 4 . 2 3 3 2 . 9 0 ± 3 . 8 5 3 4 . 1 6 ± 4 . 7 9 3 8 . 2 6 ± 5 . 3 6 2 6 . 4 5 ± 4 . 2 3 5 0 . 3 5 ± 3 . 4 1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患者除了手术治疗外,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措施,但化疗过程中除了原发疾病外,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情绪的改变,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化疗效果[10]。

行化疗的肺癌患者尤其是首次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由于对化疗知识缺乏了解以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导致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加重患者的躯体症状[11]。

人性化护理干预是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进行护理干预,着重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对客观环境的感受。其中心理干预是重要护理内容之一,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发生程度,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本研究表2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证实,干预8周后,干预组的SAS评分(34.91±12.11)分、干预组的SDS评分(37.97± 10.12)分,分别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薛德威[13]将5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肿瘤药物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和卡氏功能状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

肺癌患者化疗中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就是疼痛,患者疼痛时常大汗淋漓、身心疲惫,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准确和科学的评估并记录,向患者介绍自我解痛方法,在应用镇痛药治疗的同时辅助使用其他方法缓解疼痛[13]。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放松疗法、注意力转移疗法、语言安慰等方法缓解疼痛感受。陈伟丽等[14]证实,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5±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6.2±2.9分)。本研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剧烈疼痛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0%vs 52.0%,P<0.05),说明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条件各方面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感受,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可以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或降低不适程度,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16]。因此,本研究在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干预组通过实施包括化疗前的护理、心理护理、毒副反应及健康教育等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睡眠紊乱、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经济费用压力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与张旭辉等[17]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说明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证实,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负性心理,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1]邓红莉.341例肺癌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3):95-97.

[2]侯亚.运动-睡眠-心理三联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3):51-52.

[3]辛春丽.心理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价值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3):143-144.

[4]温静,郑国丰.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2(4):160-161.

[5]韩芳朵,李碧珍.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1):336-337.

[6]朱小林.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3):3200-3201.

[7]张红梅.肺癌患者化疗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3):83-84.

[8]黄连涛,曾丽姣,黄少虹,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39-40.

[9]范庆华,王若冰.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11-13.

[10]谢玲利.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化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2):529-530.

[11]何淑波,罗超,周初菊.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41(16):2487-2488,2489.

[12]徐琪,郑贸根,赵艾君,等.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06-5707.

[13]薛德威.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170-171.

[14]陈伟丽,丁正年.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0):151-152.

[15]邱红梅.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11):106-107.

[16]刘顺妹.护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2):115-116.

[17]张旭辉,王娟,李岩.人性化理念在肺癌化疗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01-302.

Research on the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YE Qiaoling1XIA Xiaodong2
1.Thoracic Department,Zhejiang Cancer Hospital,Hangzhou310014,China;2.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in Zhejiang Province,Wenzhou325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including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stic nursing.The scores of SAS,SDS,pain and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aring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8 weeks after intervention,the SAS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34.91±12.11)points,and the SDS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37.97±10.12)poin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Mild pain ratio,moderate pain ratio and severe pain ratio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However, severe pain ratio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24.0%vs 52.0%,P<0.05).The scores of life quality,including physical function,role function,emotional function,cognitive function,social function,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fatigue,nausea,vomiting,pain,breathing difficulties,sleep disturbances,decreased appetite,constipation,diarrhea and the economic costs pressure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respectively,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help alleviat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of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reduce pain,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Lung cancer;Chemotherapy;Humanistic nursing;Pain;Quality of life

R473.73

B

1673-9701(2015)27-0153-04

2015-07-2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2H01002)

猜你喜欢

人性化肺癌化疗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跟踪导练(二)(3)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