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学科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策

2015-01-12洪小斌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历史思维

洪小斌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指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它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工、构思,以全新的方式解决前所未解决的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学科教育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最佳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历史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所谓思维品质是指人们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品质和性质,包括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全面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锐性、思维的逻辑性和思维的创造性。据调查,一个学生在校学习只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知识的10%左右,其余的90%都需要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再学习来获得,人的一生中只动用了大脑的5%,还有95%成为潜在资源有待于开发。教师应顺应思维发展规律的要求,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资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师要克服传统文化教育的消极影响,更新教育观念;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执着的追求,坚韧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和虚心好学的态度;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其既是一种寻根究底的求知情感,也是探索求知奥秘的钥匙,从而激发起进取的欲望。

二、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历史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利,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教学还要注重学法,指导学法。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放弃“填鸭式”教学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而向参与式教学过渡,这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参与式教学是较好地适应教育的教学模式,其要点主要有:一是教师要把发现和创新确定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二是教学要指导学生,改革学法;三是要广泛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教学;四是学生不是被动地听讲答题,而是主动动脑、动口、动手;五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校园人文环境;六是教学评价与检测形式应多样化,答案要多元化,并鼓励标新立异。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的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幽默动人的漫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

四、整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每段教材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在讲授知识过程中,由于受时间所限只能分节授课,不能一次讲完。因此,教师每讲完一课之后,要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因为相同的知识可以整理出不同的知识图表来。这本身就包含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师在让学生整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时,应注意:一是要求学生整理的知识一定要有恰当的数量,最好以一节课的内容为标准,不宜过多或过少。过多学生整理困难,过少学生也难以创新,达不到培养创造思维的目的。二是学生整理知识要以质量为主,鼓励创新,允许犯错误,如果不犯错误就不可能达到创新。教师一定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对学生的缺点要及时指出,对创新要及时鼓励,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三是在没有讲完教材的前提下,让学生先整理知识,边整理边自学,教师再找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和聚合能力。

五、试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做题是任何学科都不能缺少的环节。但是,每个学科的作业又有所不同。历史学科主要是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提高解题技巧和分析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方式,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解的效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随问题的不断交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多题归一则是培养聚合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许多问题和试题中进行归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本质特征,掌握解答本类试题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摆脱题海的束缚,使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觉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创造性历史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新历史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