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特性考察

2015-01-11李平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聚乳酸药量紫杉醇

李平生

(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2.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紫杉醇(paclitaxel,TAX)是从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产品,已经证明对肿瘤具有显著的活性,广泛应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食道癌、肺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1,2]。然而,紫杉醇水溶性差,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骨髓抑制、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和过敏反应;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药物的耐药性。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剂技术来解决。新的战略包括制备水溶性前药、纳米载体脂质体、高分子胶束等[3]。

纳米制剂的粒径1~1000nm,由于粒径小,可以实现被动靶向,减小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而载体的比表面积大,可以提高难容药物的溶解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正常组织的血管壁内皮间隙致密,结构完整,大分子及药物载体很难通过,而肿瘤组织中血管丰富,内皮间隙为380~780 nm,结果完整性差,淋巴回流缺失,因此一定粒径的纳米制剂可以通过血管壁,进入肿瘤组织,滞留肿瘤组织,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增加,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4]。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 H-7000FA 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HITACHI 公司),85-2 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Zetasizer Nano ZS90 激光粒度仪(英国Malvern 公司),S-250D 超声破碎仪(上海生析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材料 聚乳酸(分子量1 万,济南岱罡生物科有限公司),紫杉醇(≥99%,南京标科生物科技公司),聚乙烯醇(PVA-217)(日本Kuraray 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TAX 纳米粒的制备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紫杉醇纳米粒:取0.5%(m/v)浓度的PVA 溶液10ml,用做水相;另取TAX 0.0056g,聚乳酸0.1g 溶于2ml 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水相中,然后在100 W 超声强度下超声乳化1min,乳液在常温条件下搅拌过夜至有机溶剂挥发干净,10000 rpm 离心10min,然后重新分散于分散介质中保存。

1.3.2 纳米粒粒径大小测定 将纳米粒溶液用超纯水稀释到一定浓度后,取1ml 至样品池,激光粒度仪设置散射角为90°,常温平衡2min 后测定纳米粒的水合粒径。

1.3.3 纳米粒的形态观察 将纳米粒溶液用超纯水稀释到一定浓度后,滴加到铜网上,自然干燥后用1%(w/v)磷钨酸溶液染色20s,放置过夜后透射电镜下观察纳米粒的形态。

1.3.4 纳米粒的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色谱条件:ODS C18 为固定相;流动相:甲醇-乙腈-水(30∶40∶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27nm;进样量:20μl。紫杉醇纳米粒溶液3 批,分别取1ml至容量瓶中,加丙酮乙醇的混合溶剂溶解定容,取适量过滤,取滤液20μl 进样。

2 结果

2.1 紫杉醇纳米粒溶液的外观 制备的紫杉醇纳米粒溶液是均一稳定,且略带浅蓝色乳光的胶体分散体系。

2.2 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的粒径测量 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粒径为(230 ±1.08)nm,其多分散性系数(PDI)0.124 ±0.011,表明纳米粒粒径较均匀。

2.3 紫杉醇纳米粒的形态学观察 对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制备的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均匀。

2.4 紫杉醇纳米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测量 紫杉醇标准曲线方程为A=0.3467C +0.5105(r=0.9997),在1~50μg/mL 范围内紫杉醇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相关性。按照包封率=包封的药物/总投药量,载药量=包封的药物/总重量计算纳米粒的包封率为(93.57 ±0.50)%,载药量为(3.01 ±0.03)μg/mg,结果见表1。

表1 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3 讨论

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粉碎法、物理化学法、化学合成法等,其中物理化学法包括乳化溶剂蒸发法、溶剂扩散法、液中干燥法、凝聚法等。超声乳化法是指用超声波的强机械剪切力作用下,将有机相和水相混合成均匀的分散体系,由于超声波的强度大,可以将其粒径控制在纳米级范围内。

纳米粒由于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可以实现药物的被动靶向及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纳米粒主要分布于肝、脾、肺,少量进入骨髓,通过EPR效应,纳米粒将通过肿瘤血管,进入肿瘤组织中,所以纳米粒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载体之一。

[1]李媛,李振宇.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6,27(4):58

[2]魏昌华,姚春芳.新型抗癌药-紫杉醇[J].中国药学杂志,1996,31(5):259

[3]陈孟夏,梁杰,李珊珊,等.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18(4):602

猜你喜欢

聚乳酸药量紫杉醇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两倍药量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小型水池抗爆炸冲击极限药量分析
药量适中
聚乳酸的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发泡材料研究进展
聚乳酸/植物纤维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