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梦

2015-01-08张儒学

骏马 2014年1期
关键词:江城文学

张儒学

笔名小路,汉族,1965年生,重庆市大足区人。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大足文化报》《双桥文苑》杂志执行主编,出版了长篇小说《王青进城》,中篇小说集《谁都不怨》,诗集《遥远的记忆》《人生点滴》、散文集《漂泊情怀》《乡土情怀》《心灵的热土》《温馨的乡土》《抒怀与表达》等。先后在《中国文学》《延河》《星星》《读者》《经典美文》《重庆文学》《河北日报》《重庆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

在县城的公园里,他看见石萍微笑着向他走来,还没等他多想,她就微笑着挽住他的手走在公园里。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一棵大树下,这树很高大,看上去有几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棵浓密的树荫遮盖下,这儿显得十分幽静,石萍突然站住了,在他的脸上轻轻一吻,最后却扑向他的怀抱,当他伸手去拥抱她时,她却猛地转身哭着跑走了,不管他怎么追也没有追上她……

追着追着,江城就醒了,原来是一个梦。他拉亮灯,看看墙上的石英钟,是凌晨3点,屋里静静的。

自从他和老婆离婚后,屋子里都是这样,像没有了生气,像一座冷宫。还好,那些床上桌上到处乱七八糟堆着的书,也时不时让他感到一丝温暖。他坐起来,并不是像以往那样,睡不着就起来看看书,这时他却只想着这个奇怪的梦。想想已经十年了,自己连想都没想起过她,可今晚怎么做起这样的梦呢,到底石萍怎么了?他坐了好一阵,又想了好一阵,也想不出个缘由来,只好关灯睡觉,可怎么也睡不着,总是回想着与石萍相逢的情景。

那是十年前,江城在市里上大学,快毕业时,由于他爱好文学,偶有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被学校推荐到市里一家报社实习,同时来报社实习的还有另一所大学的石萍。他对石萍的印象是性格开朗,穿着打扮很时髦,一副天真浪漫的模样。可在报社,他虽然对石萍有好感,但在报社里,围着石萍转的除了总编和新闻部主任,还有一些年轻的记者,他们这些人因为处于优越的条件,都像蜜蜂一样天天围着她转。当时只是一个实习生的他,在那种环境里,就是对她有点什么想法,也自知不如而躲到一边去了。

记得石萍说,她的父亲是得山县政府的一个官员,她从小就在那个环境里长大,所以练就了一些本事,不管他们怎么围着她转,她都似乎能应对自如。没事时,她总是约江城去散步,谈人生、谈理想,更谈写作。从心底里讲,江城只把她当成朋友,也没别的想法。他想,石萍也可能是这样,没别的,就是把他当成最好的朋友。

他们就这样在报社实习,有时跟着报社的老师出去采访,有时在报社搞一下校对。总之,实习是没有任务的,说大点是学习,说小点是混时间,只要三个月混满,报社章一盖,拿回学校就毕业了。

在实习完后,江城就和石萍各自回到学校,再也没有联系了。

大学毕业后,由于江城学的是中文,又能写点小文章,被分在了县文化馆工作。在当时看来,江城就凭着能写的本事,直接进了县城,又是文化单位,算是端上了“金饭碗”,不知令多少人羡慕。而石萍呢,他不知道被分到了哪里,但他想,她有一位在县政府工作的父亲,肯定会分到一个很好的单位。

可事隔十年后,江城不明白,却突然梦到了石萍。这让他想不明白,就是这想不明白的事,折腾了他一夜又一夜。

眼看8点了,江城赶忙翻身起床,匆忙地洗刷一下,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去上班了。虽说县文化馆不像其他行政单位那么忙,也没打考勤,也没人约束他准时上班,说白了,就是他去不去上班,也没有人问他,但这么多年来按时上下班也形成他的习惯了。

要是以前,整个文化馆就数他这间办公室里最热闹,全县热爱文学的人多,整天找他在县文化馆主办的《大风文学报》上发文章的人不少,请他修改文章和指点的人更多。那时,县文化馆里处处充满着文学的气息,就是书记县长也常来这里检查调研,仿佛文学的风吹遍全县,吹得人们对文学是格外的神往。

如今,文学的风光似乎不在了,全县爱好写作的人不是忙着当官就是急着下海,即使没当到官没下成海的人,也不是在酒桌上混就是在歌厅里吼,真的爱好写作的人寥寥无几。现在,他这间办公室里几乎很少有人来,整天上班他似乎就是喝喝茶,看看报纸杂志,有灵感时也偶尔写写,可他愿意这样,守望着文学,守望着爱好,也是一种美好。更重要的是自己图个清闲,或者因为他的存在,让这文化馆里也多少充满着文学的气息。

县文化馆一楼的舞蹈培训大厅,更是热闹,许多前来学跳健身舞的男男女女说着跳着;二楼他隔壁的美术组也人来人往,前来学书画的人也不少;三楼的会议室里,一些人正在学钢琴,琴声时而动听,时而让人觉得烦……

整天无所事事的他,喜欢静静地想着过去,不但想着自己以前的风光,更想着他所扶持的全县一些文学新人。大多数人在他记忆中,都渐渐淡忘了,印象最深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小朱,他当时在一个企业打工,业余时间写诗,也经常拿着稿子来找他指点,通过他的扶持和培养,现已被招聘为县报副刊编辑;另外一个就是彭丽,一想起彭丽,他的记忆就像流水一样,一点一滴都有与她相识的过程。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上午,江城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新到的报纸和杂志。突然,有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门口,问道:“请问,江老师在么?”

江城放下手中正在翻阅的杂志,抬头打量了一下她,只见她穿着时髦,打扮得体,手提一个白色挎包,看样子是某个机关上班的人,他说:“我是,请问你是?”

她笑着走了进来,十分随便地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从包里拿出一篇稿子,递给他说:“江老师,久闻你的大名,我叫彭丽,在县发改委上班,从小爱好文学,在读大学时也是读的中文系,偶尔写写散文,今天拿来一篇散文,请你指点指点。”

江城接过稿子认真读了两遍,笑着说:“你这篇散文写得不错,略修改一下就更好了,下期在我们文化馆的《大风文化报》上发,从这篇文章看出,你的写作功底不错,希望继续努力。”

彭丽听江城这么一说,也显得十分高兴,就和江城聊了好一会儿才走。

不久,彭丽的这篇散文就在《大风文化报》上发表了,彭丽看到报纸后,打电话十分开心地感谢了江城一番,晚上还请江城吃了顿饭。

那是在县城一家餐馆里,彭丽约了几个朋友,十分热情地陪江城喝酒。作为文人的江城,虽说有几分酒量,但他们三劝两劝,最后还是喝得醉熏熏的。也许是大家喝了酒,彭丽主动提出大家去唱歌,他们又去了一家歌舞厅,趁着酒兴乱唱乱跳,江城不主动唱歌,也不主动请人跳舞,他只静静地坐着,这时彭丽走过来,请他跳舞,他就和彭丽跳,跳着跳着他感觉到彭丽把他抱得很紧。

随后,彭丽总是隔三差五地跑到他办公室,拿来稿子请他修改,本来就闲着无事的他,也乐意帮她认真修改,写得好的就帮她推荐出去在全国的报刊上发表,写得不好的就在他编的《大风文化报》上发表,慢慢地彭丽在县里的影响就大了起来。

后来江城得知,彭丽大学毕业分到县发改委,一直是个普通职员,说工作能力她并不比哪个差,说形象气质虽不在人前也不在人后。她也做了许多努力,总想像其他人一样能当上个科长主任什么的。比如与一些领导套近乎,可那些人并不真心实意帮她;还比如学着别人请人家吃喝,可那些人吃了喝了,嘴一抹就没有下文了……可多年的努力仍没混到一官半职,在为官无望,晋升无能时,不知不觉中对文学产生了兴趣。

也许是写作让彭丽找到了自信,她几天一篇散文,每一篇写好后她都要发给江城修改,修改好后又帮她直接投给报刊,这样她的散文几乎篇篇都能在市内外的报刊上发表。两年后,由江城帮她汇集整理,她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落叶之美》,加入市作家协会,成为了一名市里有一定影响的青年女作家。

为此,彭丽从内心感谢江城。一次,彭丽有几个朋友聚会,她也把江城叫去,由于大家高兴,在吃饭时喝了很多酒,也许是因为酒兴,他们又去唱歌,以歌下酒,气氛可想而知。最后江城喝醉了,连回家的路都好像找不着了,还是彭丽送他回家的。可是那次彭丽送他回到家,彭丽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给他用毛巾敷,给他泡浓茶解酒,最后好像觉得彭丽在亲他、在拥抱他,不知不觉彭丽也被他拉到床上……

有一天,彭丽参加同学会,在同学会上她遇上了一个在海南发展成老板的同学欧顺,他热情地邀请她去海南玩。彭丽便约上几个同学一起去了海南,在海南玩了十多天,吃住都由他包了,并每天开着小车陪他们玩,在那碧蓝的海面上,粼粼的银光中,在游艇上安闲地游弋,让第一次邂逅大海的彭丽心动了,他把欧顺与这片美丽的地方联系起来,心中充满着美好与向往。

从此,她再也忘不了这位同学。她回来后,还为此写过几篇游海南的日记。

不久,也许是欧顺为了回来见彭丽,就以回老家考查准备投资之名,回到家乡县城住了下来。彭丽除了上班就是陪欧顺喝酒,每次喝了酒后就去唱歌跳舞,玩得很开心。彭丽没事时也和江城联系着,问问他有什么大作发表没有,问问他现在心情好不好?几乎再也不谈她写稿子的事了。

那天,江城接到市作协的通知,市作协举办青年作家培训班,彭丽被录取为这期培训班学员。江城知道,要想进入这样的培训班,真的不容易,如果不是在市作协有个副主席是他铁哥们,彭丽想都别想这样的好事。他马上电话通知她,从电话里听得出她又喝得醉熏熏的,她说:“江老师,对不起,我现在不想写了,也不想参加什么青年作家培训班了。”

江城不敢相信,他生气地问:“你不写了,为什么,那你这两年的努力不是白费了?”

彭丽说:“谢谢你对我关心,我真的不写了。现在我才知道,写得再多也没用,要做生意,要挣钱才是真。你看,我这位同学欧顺,人家是大老板了,回来多风光呀?”

江城说:“你先别回答,你再好好想想吧。”

彭丽说:“你看他,回来后,哪天不是这个县长,那个局长作陪。”

江城还想说什么,彭丽早已挂断了电话。

也许是彭丽这事对江城的打击太大了,他这段时间心情一直不好,以前没事时他就坐在办公室看书看报或写作,现在看书也看不进去了,写作也没有一点灵感了,整天心里有点空空荡荡的,但他也没别的爱好,只能这样习惯地想着过去的事。

还好,他梦到了石萍,脑海里就开始想着那晚做的那个梦,虽然只是一个梦,但经过他像构思小说一样去慢慢地构思,去一点一点地产生联想,仿佛给他还原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有许多浪漫而温馨的细节。

也许是为了调节一下心情,他更想去看看石萍,虽然看她不是为了爱,但至少能得到一种心灵的安慰。江城向馆长汇报,说是要去得山县开个文学研讨会,馆长看了看他,十有八九明白了他心中的想法,问他:“这个研讨会是哪儿组织的?”

江城说:“是市作协组织的。”

馆长看了看他,仿佛又发现了些不对,又问:“这会怎么在得山县召开?”

江城笑了:“得山县有山有水,还有一个美丽的得山湖,文学研讨会,都是文人参加,肯定也要讲点情调……”

馆长摆摆手,不再想听他继续说下去了,就直截了当地说:“你这次去开研讨会,如果是自费,我给你批假;如果你要公费出差,就不参加了。因为现在这样的研讨会太多,没意思的。”

江城说:“那你给我批假吧,我自费去。”

馆长听他这么一说,笑了:“好,我给你批一周的假,你看够么?你记住,全是你自费哟。还有,有啥事馆里不负任何责任,因为这是你个人行为,而不是我叫你出差的。”

江城似乎明白了馆长说话的意思,因为文化馆里大多数人都是搞艺术的,各门类都在搞什么研讨、采风,什么通知邀请像雪花一样飞来,有时一天会收到好几份。再说,现在流行网恋,也有人通过这种形式,不是借机约起情人出去玩,就是借这样或那样研讨会之名去会网友,要是真出点啥事,谁也承担不起责任。

第二天一早,江城就出发了,他没有私家车,只能乘车去得山县。他先去得山县政府打听,因为他听石萍说过她父亲是得山县政府官员,可不管他怎么打听都说不知道石萍这个人。当他绝望了走出县政府时,正好碰到一位气质不凡的老人,看样子是一位退休老干部,他走上前去:“请问,老同志,你知道这儿有位叫石什么的人么?”

那位老同志愣了:“我说年轻人,你说具体点嘛。我们这儿姓石的人多得很,你要找的人是男是女,是老还是小呢?”

江城想了想说:“是男的,也是老的。他在得山县政府上班,他有个女儿叫石萍那个。”

那位老同志想了想,笑了说:“哦,你是找石萍,还是她爸?”

江城说:“找石萍,要是找到她爸也行。”

那位老同志告诉他说:“这个人我认识,他叫石克非,是原来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现退休在家了,他的女儿就叫石萍,住在东方花园小区。”

江城说:“他家是几幢几号?”

那位老同志说:“他就住在我家楼上,是4单元20号。”

江城喜出望外,心想这下肯定会找到石萍了。

由于他对得山县城不熟悉,只好匆匆地打车到东方花园小区,找到了石克非家,江城在说明来意后,石克非告诉他,他女儿石萍半年前死了。

江城听到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把他心中的喜悦和事先设计与石萍见面后的那种快乐场景击碎了,他差点晕倒。

石克非赶忙上前扶起他,叫他进屋,可他仍旧站在门口,大声地问道:“她是怎么死的,你告诉我?她是怎么死的,你快告诉我呀……”

此时,石克非被他这一举动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地说:“这事都过去了,我不想再提起了,你还是……进屋坐坐吧。”

江城绝望地摆了摆手,没再说什么,转身慢慢地朝楼下走去。正走在小区门口,他又遇上那位在县政府遇到的老同志,他问道:“请问老同志,你知道石萍是怎么死的?快告诉我,告诉我……”

那位老同志叹了口气说:“她是为情所害。有一个叫欧顺的老板,前几年来县里投资搞房地产开发,因为工作接触,他认识了石萍,石萍为了他,不顾家人反对与她结婚十年的丈夫离了婚,抛弃了正在上小学的儿子,结果是欧顺骗了她,最后却一个人在家打开天燃气自杀了……哎,不说了,说起来真寒心,一个好端端的生命转眼间就没了。”

江城还想问个究竟,老同志却转身走开了。

江城基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也无心再在得山县呆了,因为石萍死了,这原本心中最美好的地方,在他心中变成了一个令他伤感的地方,他就连夜乘车回了家。回家后心中一直掂记着石萍,这种惦记是他以往从来没有过的,虽然他与石萍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就是放不下她,好像石萍是他的爱人他的妻子一般,无时不在为她的死感到伤心难过。

江城依然每天按时上班,每天就在显得特别冷清的办公室里,不是翻看新到的报纸杂志,就是偶尔写写,以打发无聊的时间。要是以前,他肯定还为彭丽放弃了文学而想不通,但想到石萍就这样死了,不管怎样,她还活着,也许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要还活着就行。

好久没出去走走的他,那个周末,他也去到公园里走走,突然碰到了彭丽与一个男人手牵着手在公园里散步,彭丽看见江城,慌忙地抽出了手,不好意思地走上前打招呼道:“江老师,你也来走走?”

江城笑笑说:“是的,你也来散步?”

那个男人也走上来,彭丽忙介绍道:“他叫欧顺,是我的高中同学,现在海南开了一家公司,他可是大老板哟。真的,他只是我的同学,也难得回来一次,我陪他出来走走。”

江城说:“好,你们散步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一天,彭丽打电话叫江城去龙水湖玩,江城问她约了哪些人,是不是像原来一样约她的几个文学爱好者去采风。她笑了笑说:“江老师,我说你是不是脑子里只想着文学,今天不是文学聚会,是与文学无关但比文学聚会更有意义的活动,你去不?”

江城想了想,除了与文学无关的活动他都不想参加,他说:“你去吧,我今天要上班,就不去了。”

彭丽仍跟以往一样,用下命令的口气说:“你别推辞了,我知道你上不上班没人管的,一会儿我们的车来你家楼下接,你一定要去,就这样定了。”

江城还想说什么,彭丽已挂断了电话。

江城只好到楼下等,不一会儿,一辆崭新的宝马车开来了,坐在副驾驶坐上的彭丽向他招手,说:“江老师,在这儿,快上车。”

江城上车后,看见开车的男人就是她的同学欧顺。一路上只见彭丽和欧顺说说笑笑,偶尔也有些亲密的动作,他坐在后坐上,看得一清二楚,但却装着什么都没看见,很快就到了龙水湖。

刚下车,就看见分管招商的李副县长和招商局刘局长一行人在那里等候,欧顺下车,他们一阵亲切的交谈后,就租了一艘船,去美丽的龙水湖上游玩。

游船行驶在清澈的湖面上,李副县长说:“没想到,欧顺老弟能回家乡考查,能为家乡经济发展做贡献,是一件幸事呀。”

欧顺说:“我这次回来,看到家乡变化很大,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等我回去论证后,如有适合的项目,我就来投资。”

刘局长说:“欧总是家乡人,对这龙水湖肯定了解吧。我想还是作个简要的介绍,这龙水湖系50年代末修建的中型水库,集雨面积1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300亩,总库容1640万立方米,系濑溪河、小安溪河的发源地之一。景区内由形态殊异的108个小岛点缀湖中,延绵约10余公里,形成了山、水辉映的独特景观。又因其坐落于西山脚下,因此被誉为‘重庆西湖,哎,欧总是搞房地产的,有没有想过在这儿投资修建一个度假村什么的?”

欧顺笑着说:“这个嘛,我可以考虑。”

在游船上,江城只尽情地欣赏着湖里和四周的美景。只有彭丽,也不失时机地抢着说话,好像要尽力展示什么,她说:“李县长,你可能不知道,欧顺是我的高中同学哟。”

李副县长看看他们,好像明白了什么,问道:“你在哪儿上班?”

彭丽说:“我叫彭丽,在县发改委办公室上班。”

李副县长笑着说:“发改委好呀,不过,你得好好陪陪你这位老同学,他现在可是大老板,要是他能回来投资,你也有一份功劳!”

彭丽笑着说:“这是肯定的。”

在游了好一阵后,李副县长在龙水湖宾馆安排了一桌丰盛的午餐。在酒桌上,大家都纷纷敬李副县长酒,李副县长却一杯接一杯地与欧顺碰,这种气氛并不亚于他们接待市里领导。看在欧顺的份上,李副县长和刘局长也时不时地敬江城和彭丽酒,还夸他的文章写得好,也夸彭丽能干,是个人才。彭丽和江城也跟着风光了一回。

不久,江城接到彭丽打来的电话:“江老师,我离婚了。”

江城以为听错了,他反问道:“真的嘛,你和你老公关系那么好,而且你老公又是副局长,你怎么……说离就离呢?你舍得你的家么?”

彭丽显得很平静,轻声说:“其实,我也不想离,我也舍不得我的家,只是没办法……哎,现都这样了,不说了。”

江城问:“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彭丽说:“我过些时间可能要……去海南。”

江城说:“你去海南做什么呢,现在下海是不是晚了。再说,你现在的工作很不错,你是不是需要慎重考虑考虑?”

彭丽说:“我现在没有退路了,只能去海南。谢谢你江老师,我这辈子最感激的人是你,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哟!”

后来,江城听别人说,自从欧顺回来后,彭丽不是陪他喝酒就是唱歌跳舞,俩人很快发展成情人关系。那晚她们在宾馆里被彭丽的老公捉个正着,他老公就和欧顺打起来,要不是警察及时赶到,说不定还真闹出人命来。

彭丽就再也没有回家,随后就离了婚。从此,她就明正言顺地和欧顺在一起了。

三个月后,欧顺在这里考查准备投资的项目没谈成。在他准备回海南的头天晚上,他把正在看电视的彭丽叫过来,说:“彭丽,明天我就要回海南了,这里的房子我已给你租好了,很高档的,我准备给你买辆宝马车,让你开着想在哪里玩就去哪里玩;每月我都按时给你把钱打过来,你随便怎么花都行……你还是留在这里上班最好。”

彭丽一听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她说:“为什么,你不是说好了,要带我去海南么?我不是为了你的钱,我是真心喜欢你的,你明白么?”

欧顺亲热地拉着彭丽的手说:“我知道。可现在……我与老婆还没有正式离婚,说白了她现在还是我老婆,你还是暂时留在这里,以后……我再回来接你去嘛!”

彭丽猛地从欧顺手中把手抽出,站起来十分生气,用手指着他说:“你说什么,你原来还没离婚?那我问你,你为什么骗我说你已离婚了?你为什么骗我,你说?”

欧顺吱吱唔唔,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你要相信我,我把那边的事处理好了,我就会回来接你去的。”

彭丽这才明白欧顺至始至终都在骗她,气得哭起来骂道:“你这个骗子,你知道么,我为了你,丈夫没有了,儿子没有了,家也没有了,你……你以为用钱就能补偿得起我的损失么?”

此时,彭丽觉得天都塌了,可现在一切都晚了。不一会儿,县招商局的局长打电话叫欧顺去喝酒,说是要给他送行。绝望的彭丽,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偷偷地跑去县城外濑溪河边那个景观桥畔,因为那儿是她和欧顺经常见面约会的地方,她呆呆地在那里站了好一阵,又哭了好一阵,她觉得在那里结束生命更有意义。最后她跳进了河里,幸好被人发现救起及时送医院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命。

从此,彭丽就再也没在县城出现过,没有人知道她去了什么地方。江城最后才知道,这个欧顺就是害死石萍的那个欧顺,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石萍是怎么死的,仿佛觉得欧顺害死的不光是石萍,还有彭丽。

责任编辑 晋铭

猜你喜欢

江城文学
送给你的夏日限定彩虹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江城
江城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 逍遥江城,赏樱豪生
最美儿女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