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例讨论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07毕桂芝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护理学儿科病例

毕桂芝,段 裕

(1.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2.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学科[1]。儿科护理学教学活动属于结构式课堂教学,具体讲就是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2]。学生普遍反映儿科护理学涉及疾病繁多,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容易混淆。随着时代发展,儿科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临床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转变,临床工作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既让学生主动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适应临床需求呢?这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与研究。病例讨论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案例来说明知识点,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3]。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我们运用病例讨论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切实掌握儿科护理学中每种疾病的重点知识,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

1 对象与方法

1.l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三年制护理班2009、2010两个年级学生,其中2009级151人,2010级179人,共330人,年龄均在18~19岁。以2009级151名学生为实验组,2010级179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及基础课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部分章节采用病例讨论教学法。教学过程:(1)病例准备:课程讲授结束后安排1次病例讨论(3学时),提前2周将病例发给每位学生,提出需要讨论的内容。(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6~8人。(3)汇报结果:课堂上每组安排1名学生代表发言,汇报该组观点,然后由组内其他成员作补充,对发言进行纠正及点评。(4)教师点评:教师对病例分析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补充。(5)课后总结:要求学生根据病例中患儿的临床表现完成一份护理计划书。

对照组按照传统讲授法教学。

1.3 评价

1.3.1 测试 针对使用病例讨论教学法的章节,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试卷满分100分,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

1.3.2 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反馈 讨论课全部结束后,教师集体讨论并设计问卷调查表,要求实验组从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以及是否促进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与教师交流等方面,对病例讨论教学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共发出问卷151份,收回问卷151份,问卷回收率、有效率为100.00%。

2 结果

2.1 两组测试成绩比较

接受病例讨论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测试成绩统计结果比较(x±s,分)

2.2 实验组学生对病例讨论教学法的反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病例讨论教学法满意者占89.40%,多数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与教师的交流(见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对病例讨论教学法的评价[n(%)]

3 讨论

3.1 提高学习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病例讨论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表2中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法的满意度为89.40%,学习兴趣有了提高(90.07%),教学参与程度明显提高(100.00%)。自主学习探索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分析、讨论病例,最后每名学生能独立书写完整的护理计划书,充分提高了教学参与程度(100.00%)。该方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惰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说明该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

3.2 提高学习能力

病例讨论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教学中除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还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情境再现等方式,不仅能消化教科书的重点、难点,还有利于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护理措施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3.3 有利于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教学中所采用的临床真实案例,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表1显示,接受病例讨论教学法的学生成绩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学生(P<0.01),说明该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3.4 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某种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4],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始终是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病例讨论教学法能促进教师的成长。比如病例选择上,教师要力求真实,病例临床表现要典型,编排要目的性明确,并具有良好的启发性。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全面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并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及实践经验,在案例讨论的每个环节能进行针对性引导。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在教与学中不断成长。

总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将病例讨论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病例讨论,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各系统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更加符合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要求[5]。在高职护理专业实施病例讨论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相关疾病知识,还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教师队伍而言,提高了其业务能力,促进了其发展。因此,病例讨论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适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护理学儿科病例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病例”和“病历”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