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孢蘑菇栽培覆土方式研究

2015-01-06杨建杰张桂香任爱民刘明军耿新军杨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双孢草炭壤土

杨建杰,张桂香,任爱民,刘明军,耿新军,杨琴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双孢蘑菇栽培覆土方式研究

杨建杰,张桂香,任爱民,刘明军,耿新军,杨琴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以砂壤土中添加25%草炭为覆土材料,研究了地栽模式下不同覆土方式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壤土中添加25%草炭的覆土材料第1次全垄面覆盖2.5 cm,菌丝爬土后再覆盖1.0 cm的2次全覆方式,覆土层菌丝生长健壮、结菇部位合理、商品性好、产量高、效益好,4潮菇产量达到10.75 kg/m2,纯收入达到48.72元/m2。

双孢蘑菇;覆土方式;草炭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dorussing)俗称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其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目前世界上栽培地域最广、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一种食用菌,也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1]。双孢蘑菇栽培中覆土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不管菌种种性和培养料多好,没有覆土是不可能长出蘑菇的,覆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菇的早晚,产量高低、质量优劣[2]。在发达国家双孢蘑菇的工业化生产已逐渐成为主导模式,而我国目前仍以农村生产为主[3]。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冷凉干燥,昼夜温差大,栽培设施类型多,双孢蘑菇生产相对落后,在夏季双孢蘑菇生产中地栽模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覆土方式多种多样,操作粗放,直接影响到地栽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商品性。因此,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双孢蘑菇栽培的不同覆土方式研究,旨在研究出成本低、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和商品性好的覆土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双孢蘑菇品种为As2796,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供。供试材料为草炭和砂壤土,草炭为从市场购买的丹麦品氏3 mm草炭,砂壤土采自当地农田。供试栽培料配方为干麦草15 kg/m2、干牛粪15 kg/m2、过磷酸钙0.6 kg/m2、石膏粉0.6 kg/m2、石灰0.4 kg/m2、尿素0.2 kg/m2、油渣1.2 kg/m2[6]。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3—10月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永昌试验站菇棚内进行。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1为1次全覆,即将砂壤土中添加25%草炭的覆盖材料一次全垄面覆盖3.5 cm[4];处理2为2次全覆,即将砂壤土中添加25%草炭的覆盖材料,第1次全垄覆盖2.5 cm,菌丝爬土后第2次覆盖1.0 cm;处理3为1次半覆,即将砂壤土中添加25%草炭覆盖材料,一次垄面覆盖3.5 cm,垄侧不覆盖;处理4为2次半覆,即将砂壤土中添加25%草炭的覆盖材料,第1次垄面覆盖2.5 cm,待菌丝爬土后第2次覆盖1.0 cm,垄侧不覆盖;处理5砂壤土1次全覆(CK)。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7 m2。2014年6月14日覆土,常规管理出菇[5]。观测菌丝长势、出菇时间、平均单菇重,田间观察统计病虫危害程度,统计前4潮菇产量,并对商品性进行评价,以覆土后菌丝生长状况、商品性及产量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覆土层菌丝量4个处理均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1和处理3的菌丝量最大,覆土层菌丝清晰可见,浓密,粗壮;其次是处理2和处理4,菌丝在底层较为浓密,粗壮,上半层较稀疏。覆土初期,2次覆土处理较1次覆土处理覆土层菌丝爬土快,菌丝浓密粗壮。半覆土处理较全覆土处理菌丝爬土快,尤其是半覆土处理覆土层边缘菌丝爬土快、浓密、粗壮。1次覆土处理较2次覆土处理出菇早,平均提前1 d;半覆土处理较全覆土处理出菇早,平均提前1 d。处理2和处理4较处理1和处理3出菇整齐,潮次明显,丛生菇少,商品菇率高。

2.2 不同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商品性的影响

从表1还可看出,平均单菇重4个处理均较对照高,2次覆土处理较1次覆土处理平均单菇重增加,全覆土处理较半覆土处理平均单菇重增加3.44%。其中处理2单菇重最高,较对照增加32.63%;其次是处理4,较对照增加28.12%;处理1、处理3较对照分别增加22.28%、18.30%。经显著性测验,处理2、处理4与处理1、处理3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2次覆土处理较1次覆土处理出菇期间丛生菇少,商品菇率高,体积增大8.38%,其中处理4最高,较对照增加5.6百分点;其次是处理2,较对照增加4.8百分点。另据田间观察发现,各处理普遍出现少量褐斑病,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2.3 不同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前4潮双孢蘑菇产量全覆土处理优于半覆土处理,1次覆土处理和2次覆土处理差异不大。其中以处理2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7.23%;其次为处理1、处理4、处理3,较对照分别增产15.38%、8.83%和7.96%。前4潮菇平均产量垄面全覆土处理较半覆土处理高7.29%。经方差分析,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纯收入以处理2最高,较对照提高6.96元/m2,其次为处理1和处理4,分别较对照提高3.03元/m2和2.68元/m2。

表2 不同覆土处理的双孢蘑菇产量和效益①

表1 不同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①

3 小结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以砂壤土中添加25%草炭为覆盖材料,第1次全垄面覆盖2.5 cm,菌丝爬土后第2次覆盖1.0cm的2次全覆方式覆土层菌丝量最大,出菇整齐,丛生菇少,菇体较大,商品菇率高,产量高,收入好。平均单菇重达到22.03g,前4潮菇产量为10.75 kg/m2,纯收入达到48.72元/m2。建议在西北夏季双孢蘑菇地栽中应用推广。

2)垄面覆土以全覆土优于半覆土,前4潮菇平均产量垄面全覆土较半覆土高7.29%。平均单菇重垄面全覆土较半覆土增加3.44%。2次覆土菇体较大,较1次覆土增大8.38%。

[1]罗信昌,陈士瑜.中国菇业大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542.

[2]李汉昌.白色双孢蘑菇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12;69.

[3]黄年来,林志彬,陈国良,等.中国食药用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 143.

[4]杨建杰.草炭在双孢蘑菇砂壤土覆土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13(16):172-173.

[5]张桂香.甘肃省无公害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食用菌,2012,31(2):19-21.

[6]任爱民.双孢蘑菇不同培养料配方的发酵特点及栽培效果[J].甘肃农业科技,2005(9):32-33.

(本文责编:杨杰)

S646.19

A

1001-1463(2015)03-0025-03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3.008

2015-02-0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24);农业部西北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资助

杨建杰(1977—),男,甘肃庆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的育种和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E-mail:yangjj0519@126.com

猜你喜欢

双孢草炭壤土
土壤质地及砧木影响苹果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
左家林场核桃良种基地选址调查报告
CONTENTS
不同草炭比例对覆土栽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的影响
人工草炭复合基质对樱桃萝卜出苗率和 果实营养的影响
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探讨
农业秸秆废弃物资源化人工草炭对土壤的影响
三种人工草炭对金森女贞育苗的影响
双孢蘑菇低温保鲜试验初报
西藏野生双孢蘑菇栽培种营养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