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体系的构建与改革研究
——以莆田学院为例

2015-01-04陈宇何丽贞林素英薛美香林旺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探索性莆田

陈宇,何丽贞,林素英,薛美香,辉,林旺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体系的构建与改革研究
——以莆田学院为例

陈宇1,何丽贞2,林素英1,薛美香1,黄建辉1,林旺1

(1.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莆田学院教务处,福建莆田351100)

针对莆田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体系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多层次”体系,即化学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模式的构建和改革的措施,并总结了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凸显新体系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的优越性.

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创新能力

化学是发现和创造新物质的科学,而发现和创造新物质必须经过实验[1].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来讲,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化学专业人才,是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

新时期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紧跟当前发展趋势,切实有效地推进大学化学实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已成为大多数地方院校面临的迫切任务[1].本文根据莆田学院实际情况,结合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体系和实验内容进行探讨,以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

1 实验体系的历史演变

图1 应用化学专业近五年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

2007年之前,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的内容简单按课程设置,有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化工原理实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非常传统,大体思路是:学生机械抄写预习报告→指导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操作→提交实验报告.实验考核基本上按照学生实验报告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来评定成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各门课程自成体系,有时为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就会造成部分实验项目重复;实验项目基本为演示实验或验证实验,学生多为照方抓药,照葫芦画瓢,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无综合性实验项目,造成学生所学基本技能呈现片段式,没有将性质、结构、检测有机的结合起来[3]. 2007年开始针对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课程设计,但受到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的影响,所开设的实验项目简单,学生缺乏兴趣.从2012年起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环节结构,逐步加入了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大提高了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图1),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2 实验体系的构建与改革的探讨

2.1 教学体系的改革

几年来针对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回访的形式进行汇总,反馈到专业,再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课程设置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逐步构建形成“多层次”的实验模式,即化学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4-5](表1).

表1 应用化学专业新旧实验课程体系的对比

基础性化学实验以随课开展的形式,课程由四大基础化学作为支撑框架,实验项目在选择上按照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基础性实验项目也是按照演示、验证、合成、设计几个实验类型进行编排,这样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快速从依赖式转化成自主式.基础性实验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掌握化学实验过程中基本操作技能[6],如玻璃工操作,普通玻璃仪器使用,分析滴定操作,有机实验装置搭建,简单仪器使用(如酸度计、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库伦滴定仪、电导率仪等),掌握常规的制备、纯化和分析方法.设计性实验只给出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和仪器药品,由学生自行查找文献、书籍撰写实验步骤或设计好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案,更好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这类课程安排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完成.

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以实验专周的形式开出.综合性实验安排在第四学期期中后集中2周开展,此时基础化学实验基本已近尾声,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这时开设综合性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将各门实验课程由独立的内容进行知识重组融合,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应用.如开设的“草酸根合铁(Ⅲ)酸钾的合成、组成分析及结构测定”就通过草酸根合铁(Ⅲ)酸钾的制备(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测定铁含量(分析化学实验)、电荷测定(物理化学实验)、热重分析、红外光谱(仪器分析实验)等内容全面应用了几门课程所学内容.

表2 综合化学实验项目

探索性实验比综合性实验更具有灵活性,课程安排在第5学期开展,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分组选做实验,探索性实验无固定实验项目和实验指导书,由应用化学专业十五位教师指导,每位教师带一个实验组,师生共同商定实验内容,实验结束后不是上交实验报告,而是上交课程论文,这样也是为今后的毕业论文打下基础,而这又有别于毕业论文的一人一题的模式.

2.2 成绩评定的改革

课程结束,通常通过考核的形式来检验教学效果,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专钻空子,平时实验不认真,实际技能没有完全掌握,在后续的课程学习或工作中逐步暴露出基础不扎实的弊病.经过多年改革,以适应越来越灵活的课程体系,实验成绩的评定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现阶段,实验成绩的评定,已由单纯依赖实验报告和技能考核来计分的方式逐步改进,注重实验过程,预习、实验操作、实验习惯、实验报告均纳入评价体系,采用的是预习(10%)+平时(20%)+报告(30%)+考核(40%)的比例进行考察.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采用了更为灵活的评分方式,比如,校级以上创新项目、科研立项可以免选综合实验,发表论文直接获得学分.这些都直接激发了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的兴趣.

2.3 教学形式的改革

莆田学院已逐步加大了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尽量满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的愿望,强化了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参与科研的兴趣.教学形式多元化,除了课堂实验外,学校立项资助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生还可开展自主合作实验,实验、教学空间突破课堂,打破课内课外界限,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索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实验体系改革的成效

随着院系大力改革实验体系,实验教学在本科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经过近几年的逐步革新取得了不少成绩.

3.1 教学效果有质的飞跃

由于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内容经过精心选择,充分体现专业相关的知识体系,实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勇于创新,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对实验教学中心开出的实验课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实验课程教学深受学生的好评.根据授课质量反馈表统计,优评率达86.7%,较2006年度的优评率78.8%有了显著提升.

3.2 教学成果显著

以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大力进行实验室建设,实验条件不断改善;并在学校专项教育教改课题的资助下,任课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近5年来共承担校实践类教学改革课题7项,撰写教学论文10余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2013年).

3.3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先进的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环境和优秀实验师资队伍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高水平的平台,目前学生的操作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1)基本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

通过基础型实验的训练,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正确配制各种溶液,动手能力明显增强.能够准确收集实验数据,正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2)独立进行实验设计,综合能力强

所有的开放实验均由学生自己设计,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开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准确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3)积极参与创新实验,成果显著

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倡导实验室开放,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项目,进行课题设计,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开展形式各样的科研工作,并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近三年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申报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项(表2),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6项.

表3 近三年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4)学生综合素质好,用人单位评价高

实行基础训练-综合设计-探索实验研究三层次的递进化教学.这种教学改革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1]刘利民,林俊岳,罗志刚,等.面向新时期的大学化学实验体系改革与探索[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9(8): 125-127.

[2]赵勇.新建本科院校开放实验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8):148-149.

[3]赵宏宇,季祥,张小利,等.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性大实验体系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5):105-107.

[4]郝桂霞,衷明华.地方高师院校化学实验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河南化工,2013,30(13):63-64.

[5]宋爱军,余环虎.多层次实验体系教学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2,1(8):17,22.

[6]孙殿华,王文举.“一体化,多层次”建立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高师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方案[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19(5):88-89.

The Research of Experi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n Applied Chemistry Major

CHEN Yu1,HE Li-zhen2,LIN Su-ying1,XUE Mei-xiang1,HUANG Jian-hui,LIN Wang1
(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ycal Engineering,Putian University, Putian,Fujian,351100,China;2.Dean's Office,Putian University,Putian,Fujian,3511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system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pplied Chemistry major,the“multi-level”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o reform the current teaching.“Multi-level“system referred to the chemistry basic experiment,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and exploratory experiment of these three levels of the experimental model.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form showe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new system for training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exploratory experiment;innovation ability

G642.4

:A

:1007-5348(2015)04-0096-04

(责任编辑:闫文龙)

2014-11-27

莆田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JG201433)

陈宇(1980-),女,辽宁沈阳人,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的提取和测试.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探索性莆田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莆田闹元宵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应用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
莆田系阴影下民营医疗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