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2015-01-04李芬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3期
关键词:血栓性黏稠度丹红

李芬

(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丹红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李芬

(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0.4 mL皮下注射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稀释后静滴治疗,观察周期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较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能够提高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丹红注射液 血栓性静脉炎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观察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和管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静脉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及血管内膜损伤,以患肢疼痛、肿胀、静脉曲张、皮下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可分为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类。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措施不当,将导致截肢,甚至因肺栓塞而危及生命。笔者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外科的6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经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确诊。纳入标准:符合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标准[1];年龄≥18岁;知情并同意治疗。排除标准:对药物过敏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43~75岁,平均(57.35±6.82)岁;病程0.5~6年,平均(2.35±1.13)年;合并冠心病5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9例。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46~74岁,平均(56.89± 6.75)岁;病程1~5年,平均(2.43±0.98)年;合并冠心病7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0.4 mL,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缓慢滴注,每日1次;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14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肢体肿胀程度(髌骨上缘10 cm处周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0~10分)、全血黏度、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制定。治愈:站立20~30 min,行走1500 m后无明显肿胀疼痛,Homans征阴性,下肢浮肿明显消退或完全消失,同健侧周径相比,相差<2 cm。显效:站立15~20 min,行走1000 m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下肢浮肿明显减轻,同健侧周径相比,相差<3 cm。有效:站立10 min以内,行走500 m后疼痛肿胀较前有所改善,下肢浮肿减轻,同健侧周径相比稍有好转。无效:治疗后疼痛、肿胀程度改善不明显或加重,或并发肺栓塞者。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组的8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肢体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0.05),但治疗组对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稠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对全血黏度、血浆黏稠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表2 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间 患肢周径(c m) 疼痛评分(分)治疗组 治疗前 8 9 . 8 3 ± 1 7 . 5 5 4 . 3 5 ± 1 . 7 2(n = 3 2) 治疗后 6 5 . 4 7 ± 1 3 . 3 2*△0 . 8 3 ± 0 . 3 3*△对照组 治疗前 9 2 . 2 5 ± 1 8 . 7 8 4 . 4 2 ± 1 . 6 9(n = 3 2) 治疗后 7 8 . 9 4 ± 1 4 . 3 3*1 . 7 6 ± 0 . 5 7*

表3 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s)

组别 时间高切 低切治疗组 治疗前 7 . 5 8 ± 2 . 2 1 2 0 . 9 8 ± 6 . 8 2 2 . 2 1 ± 0 . 6 7 6 . 4 8 ± 1 . 4 5全血黏度(m P a · s) 血浆黏稠度(m P a · s)纤维蛋白原(g / L)(n = 3 2)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3 . 4 7 ± 1 . 5 3*△1 2 . 3 5 ± 3 . 4 7*△1 . 0 7 ± 0 . 3 3*△3 . 2 1 ± 1 . 0 3*△7 . 6 4 ± 2 . 1 9 2 1 . 0 6 ± 7 . 1 5 2 . 1 8 ± 0 . 6 5 6 . 5 2 ± 1 . 4 3(n = 3 2) 治疗后4 . 5 5 ± 1 . 6 4*1 7 . 7 3 ± 4 . 5 8*1 . 7 2 ± 0 . 4 2*4 . 6 5 ± 1 . 2 7*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引起该疾病的病因较多,如长期卧床、创伤、手术、妊娠、恶性肿瘤等,尤以外科术后常见,其病理变化特点为血管内膜损伤,出现湍流、涡流等异常血流状态以及血液高凝状态,进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3]。若不积极有效治疗,肢端因血液回流障碍,出现肢体缺血缺氧,诱发溃疡或坏疽,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中医学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属于 “股肿”、“恶脉”、“臁疮”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气血瘀滞,阻滞经络,治宜活血化瘀,疏通经脉。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取得了较好效果。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和红花。丹参味苦微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络、清心除烦之功,诚如《本草新编》所载“专调经脉,理骨筋酸痛,生新血,去恶血”。红花味辛性温,功善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诚如《药品化义》云“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4-6],丹红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有丹参酮、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等,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氧自由基生成与氧化酶活性,阻断氧化反应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促进再生;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激活纤溶系统,降低组织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浓度,提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管内皮NO生成,减少ET-1的释放,调节NO/ ET-1的异常比例保护或修复血管内皮。尚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提升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降低全血稠度、血浆黏稠度,防止血栓的形成与发展,并能促进血栓溶解。因此,丹红注射液能够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疏通经脉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表明,在现代医学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提高临床疗效。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需进一步验证,以更好服务临床。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2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611-614.

[2] 陈柏楠,侯玉芬,周涛.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42-443.

[3] 代晓红.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血栓性静脉炎[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56.

[4] 赵涛,赵步长,伍海勤,等.丹红注射液对血管内皮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31-35.

[5] 李淑娇,唐于平,沈娟,等.药对研究(Ⅷ)——丹参—红花药对[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227-4230.

[6] 常连赢,朱彦,高秀梅.丹红注射液抗血栓作用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4):246-249.

R543.6

B

1004-745X(2015)03-0551-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3.069

2014-08-25)

猜你喜欢

血栓性黏稠度丹红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什么是血液黏稠度升高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丹红注射液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围手术期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