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2015-01-03朱小丽

关键词:肌层病理学妇女

朱小丽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卫生所,河南 济源 459000)

分析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朱小丽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卫生所,河南 济源 459000)

目的对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婚年龄、孕次以及产次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占61.1%;对照组患者的ⅡA期人数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特征主要为鳞癌;组织浸润深度主要为小于1/2肌层。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也不断提高,临床症状具有隐匿性的特点;要加大年轻妇女宫颈癌的筛查力度,进而提高诊断正确率。

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在临床妇科中,宫颈癌为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表明[1],其发病率在不断下降,但区域性发病率在不断提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将国内外文献报道作为依据,年轻妇女宫颈癌主要指的是年龄为35岁以下的患者。本组研究中,对年轻妇女宫颈癌和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32.2±2.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1.3±10.5)岁。

1.2 方法

将FIGO(2009年)分期标准作为临床分期标准,对两组宫颈癌患者的影响因素、临床特点、病理特征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对计量数据进行表示,运用t检验组间均数,组间计数资料运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影响因素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初婚年龄、孕次以及产次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小学及以下、初中等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2.2 临床症状分析

观察组临床症状:接触性出血33例,占61.1%;阴道出血8例,占14.8%;阴道流液5例,占9.3%;白带异常4例,占7.5%;体检2例,占3.7%;下腹痛1例,占1.8%;月经异常1例,占1.8%;对照组临床症状:阴道出血39例,占47.6%;接触性出血15例,占18.3%;体检8例,占9.7%;阴道流液7例,占8.5%;白带异常5例,占6.1%;下腹痛5例,占6.1%;月经异常3例,占3.7%。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占61.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阴道出血为主,占47.6%;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临床分期

考虑到Ⅲ期和Ⅳ期患者数量较少,将Ⅲ期和Ⅳ期的患者归为一组。临床分期:观察组:3例ⅠA期,占5.6%;9例ⅠB期,占16.7%;24例ⅡA期,占44.4%;5例ⅡB期,占9.3%;7例Ⅲ期,占12.9%;6例Ⅳ期,占11.1%;对照组:4例ⅠA期,占4.9%;9例ⅠB期,占10.9%;42例ⅡA期,占51.2%;15例ⅡB期,占18.3%;8例Ⅲ期,占9.8%;4例Ⅳ期,占4.9%;对照组患者的ⅡA期人数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病理结果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癌。组织学分级中未评估:观察组1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对比(P<0.05);肌层浸润深度未评估,观察组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1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对照组80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42例,对照组7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虽然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不断降低,但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的人数却在逐年增多。宫颈癌患者的日趋年轻化趋势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可能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性因素:在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过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乱等因素在宫颈癌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年轻女性的生殖道尚未发育完全,对精液内存在的部分致癌物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进而会导致鳞状上皮细胞出现恶变;性生活紊乱会提高性传播疾病发病率;(2)孕产史:多孕、多产和宫颈癌的发生存在紧密相关性。妊娠期内,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并降低机体免疫力;另外,收到人流给宫颈带来的机械性损伤,均会大大增加生殖道的细菌、病毒感染,最终增加细胞异性[2]。

3.1 临床特征

有文献研究报道表明[3],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主要为接触性出血。本组研究资料表明,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接触性出血,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症状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如年轻妇女伴有接触性出血临床症状,则可对其应用宫颈癌进行筛查。年轻宫颈癌患者主要为糜烂型。治疗宫颈糜烂型患者要注重强调宫颈活检、筛查的重要性,加大宫颈癌的筛查力度,避免发生漏治、误治的情况[4]。

3.2 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普遍较早,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ⅡA期人数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究其原因,可能受到宫颈癌筛查力度的不断加大、年轻女性自身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因素有关。年轻女性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如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即就医。

有临床报道研究表明[5],年轻宫颈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较低,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对比(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对比(P<0.05)。

综上所述,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也不断提高,要加大年轻妇女宫颈癌的筛查力度,进而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1] 邓晓娥,王蔚蓝,司建英,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导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5):1057-1058.

[2] 宋云红.老年宫颈癌与中青年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600-5601.

[3] 卢 丹,尹香花,肖 芹,等. PTEN、Survivin基因蛋白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联合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8):4721-4724.

[4] 郭历琛,赵先兰,史惠荣,等.LRIG3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226-4229.

[5] 滑 芳,许 静,李 淼,等.宫颈癌与宫颈病变组织Aurora A和Aurora B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23):1817-1820.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women

ZHU Xiao-li
(Zhi cheng health institute of jiyuan city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Jiyuan 459000,China)

ObjectiveTo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wome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Methodsfrom 2008 November to 2013 year in Novemb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54 patients aged less than 35 year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group, and select underwent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82 cases aged >35 years old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as controlgroup, the clinical,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groups.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group, the first marriage age,gravidity and producing inferior index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group (P<0.05);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symptomgroups were mainly contact bleeding, accounted for 61.1%;control the number of stage II A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observationgroup (P<0.05); the major pathological features f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issue infiltration depth is mainly the muscular layer is less than 1/2.Conclusion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women is improving constan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clinical symptoms with occult; to increase the screening efforts of cervical carcinoma in young women, and to improve the correct rate of clinical diagnosis.

Young women; Cervical cancer; Clinical pathology

R711.74

B

猜你喜欢

肌层病理学妇女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当代妇女的工作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