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景区”的构成、价值及发展趋势

2015-01-03申屠振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旅游者虚拟现实景区

申屠振峰

(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1 理解“智慧景区”

我国景区“智慧化”建设刚刚起步,对于“智慧景区”理解大同小异,比较流行的“智慧景区”概念是“景区在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可视化的智能管理和运营,包括建设景区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1]。通过对这一概念及其衍生概念深入分析可知:“智慧景区”是以新技术为支撑,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GIS等新技术;“智慧景区”建设依赖多种技术集合为基础构建的智慧网络;在建设特点上强调“智慧化”“全面化”“精细化”“互动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短期目标要更有效保护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景区环境保护。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以上概念都只强调了“智慧景区”建设硬件要求,而忽视了软件的提升。笔者认为,“智慧景区”最大的特色就是“智慧”,“智慧”的目标是借助各类高新技术融合所形成的智能网络实现管理的最优状态,“智慧”管理的主体是景区,“智慧”管理的对象是人和物。

因此,“智慧景区”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集合形成智慧网络,并结合创新的服务理念与管理理念,实现更加精细和动态方式管理景区,达到景区运营最优状态,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智慧景区”建设主要涉及4个方面:优化和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通过物联网对景区旅游设施建设监测;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打造多方(政府监督部门、旅行社、酒店等)参与景区管理的平台[2]。

2 “智慧景区”的主要技术

“智慧景区”意在通过现代科技提升景区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游客体验质量。“智慧景区”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利用云计算中心存储海量信息并提供智能运算服务,借助终端服务器实现便捷掌控旅游景区综合信息的需求。智慧景区技术涉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GIS等技术,其中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是较为陌生的三大核心技术,在此给予简单介绍。

2.1 云计算

云计算是继分布式技术、并行计算、网格技术等之后的计算模式的最新发展[3]。它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换言之,就是抛弃单独使用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计算方式,将计算分布到各台计算机上,使景区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或存储系统[4]。这意味着,旅游者或者管理者在景区内手持手机、iPad或者电脑即可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自身也是重要信息源,利用各种终端服务器发送各类信息。

2.2 物联网

在旅游景区,可以做出这样的设想:当游客进入景区后,会收到景区提供的电子版导游图;当游客发生意外时,只要一个按键就能获得及时营救;当景区达到或者即将达到最大环境容量时发送预警信息,并启动游客疏导预案,清楚计算出需引导人数、输送车辆数以及重点地段人员安排计划及引导路线等;当景区内输水管道发送堵塞时,安置在该段的感应器就会发送报警信息并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估算损失等。这便是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5]。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景区”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例如,九寨沟景区基于物联网新技术构建“智慧景区”框架走在时代前列,有必要在不断攻克物联网技术难题基础上,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以及GIS等多领域融合问题上进行更多积极探索以促进我国景区开发与管理质量的提升。

2.3 GIS技术

GIS是旅游规划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1962年,由罗杰·汤姆林森最新提出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6]。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它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以旅游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旅游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7]。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行业中的运用往往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包括多媒体技术、GPS、RS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2.4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前身是模仿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交互技术,其演变过程经历了蕴含虚拟现实思想、虚拟现实萌芽、虚拟现实概念的产生和理论初步形成以及虚拟现实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4个阶段[8]。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创造的新世界,是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用户可根据自身的感觉,使用自然技能对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考察和操作,参与其中的事件;同时,提供视、听、触等直观而自然的实时感知,并使参与者“沉浸”于模拟环境中[9]。目前,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的三维全景展示、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等领域。

3 “智慧景区”构建的框架体系

“智慧景区”通过景区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建设一个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统一、集约、智能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各类旅游设施、旅游资源等监控对象上安置多种类型的传感设备,用于感知资源和设施设备的属性、状态、位置等信息,形成“智慧”管理平台的神经末梢;采用先进的移动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结合,传递各类感知和控制信息,形成“智慧”管理平台的传入/传出神经网络;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整合技术和商业智能技术,整合各类感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等加工再利用过程,形成“智慧”管理平台的大脑。同时,这一“智慧”管理平台将建设成为开放的,多层次的,可拓展的,实现水电系统、消防系统、旅游流和车船管理等智能管理系统按协议接入。

这一智慧管理平台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消费引导、远程预定、导游、导航、门票预定和紧急救助等智慧旅游服务;为景区提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游客流量控制、车船调度、远程监控、设施设备监控以及抢险救灾等智慧经营管理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环境监测、交通协调、资源调度和应急处置等政务管理服务。

4 “智慧景区”的推广价值

4.1 提高景区管理效率,提升旅游景区竞争力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报告,我国旅游业在管理模式(第71名)、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第63名)等方面较为落后[10]。通过“智慧景区”建设,打破“数字景区”多系统独立运行的瓶颈,形成系统集成,利用现代科技实现对资源、设施设备、旅游流、交通等各类管理对象的智慧监控,减少甚至消除监控盲点,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景区竞争力。同时,智慧管理平台也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符合信息发展的时代趋势,将极大促进商业环境的改善。

4.2 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质量,加强旅游者需求管理

旅游者需求变化是景区“智慧化”的动力。随着科技进步,移动网络的普及,旅游者手持便携式移动终端机就能实现网络访问、智能搜索、实时分享等功能。随着旅游者行为的变化,对旅游景区也提出了智能化、信息化、互动化的要求。旅游者寄希望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机就能访问景区的应用平台,获取景区相关旅游信息、在线投诉处理、自助导航导游和旅游体验的实时分享等功能,加强旅游者与旅游景区的互动提高旅游者满意度,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同时,每一个移动终端机也是旅游管理平台的神经末梢,通过对每一个神经末梢的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可以获取旅游者的兴趣、喜好、习惯、消费能力、个人基本信息、所处位置等海量信息,利用智能分析手段形成个性化细分市场,实现促销信息精准推介,刺激旅游者潜在需求,促发旅游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个性化服务需要,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

4.3 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

“智慧景区”的建设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景区可持续包括生态、社会、经济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智慧景区”强调系统集成所达到的景区运营的最佳状态。在这种运营状态下:旅游者获得最佳的旅游体验;旅游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低的运营成本;旅游设施设备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景区管理业务流程达到最优;旅游资源实现保护性开发和利用;相关利益主体获得满意收益,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5 “智慧景区”的发展趋势

5.1 “智慧景区”建设逐步破除“孤岛”状态

景区信息化、数字化强调对客观、物态的对象进行管理,满足观光旅游者需求,各方对信息联动、信息共享的需求不强。而泛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跳出了唯景区旅游的思维,对景区建设提出了多维要求。“智慧景区”更强调信息融合,实现智慧管理平台的共享。因此,为了获得外界信息,景区间的智慧管理平台就需要互相开放,景区智慧管理平台与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实现互联,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笔者认为,“智慧景区”首先出现在我国数个龙头景区,如黄山、九寨沟等,它们的景区信息化发展较好,智慧化建设对其他景区带动性强,形成“孤岛”状态。随后,4A、5A景区会批量进入智慧化阶段:一方面,旅游者行为的变化迫使景区升级;另一方面,智慧化建设有助提升景区竞争力。泛旅游时代的游客特征促使景区之间相互开放各类端口,景区智慧化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网络开始形成,“孤岛”状态逐步破除。

5.2 景区智慧化将从侧重硬件投入向软硬件平衡方向发展

从我国对“智慧景区”研究重点可知,我国旅游界多停留于硬件“智慧化”:一是我国景区在实践中侧重于设施设备的投入和管理,对软件投入不足的实际情况限制了学界研究的范围。二是“智慧景区”概念的提出距今才4年时间,对于这一新概念的认识还刚刚开始,从简单的设施设备智慧化开始,有一个逐步深入完善的过程。三是就其研究趋势来看,将逐渐从偏向硬件投入和研究向软硬件平衡方向发展:未来的设施设备、智慧系统的投入将越来越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未来的景区竞争的核心是信息,信息的驾驭者是精通“智慧化管理”的高科技人才,换言之,人才管理成为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纯的硬件研究将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软硬件平衡研究将成为研究重点。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智慧景区”的未来必将是软硬件双重投入。

5.3 景区智慧化将成为重要评价指标

“智慧景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利用新的科技,又要与科学管理理论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有系统的思考和设计,是对旅游景区硬件和软件的全面提升,代表了景区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方向,既满足了景区对精细化、服务化管理的追求,又与旅游者需求不谋而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旅游景区的智慧化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已经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持续讨论。例如,《中国园林》专门组织6篇论文对旅游景区进行讨论,内容涉及“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智慧景区”建设的本质与纲领;《中国旅游报》也不甘落后,成为“智慧景区”研究的重要平台。下一步,业界和学界将针对“智慧景区”的智慧化程度评价体系展开探讨和研究,给出标准,指导建设规范。

[1]邵振峰,章小平,马军,等.基于物联网的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J].地理信息世界,2010(5):12-28.

[2]王雪.旅游景区信息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3).

[3]韩金华.云计算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0,29(15).

[4]廖力,张涛.云计算综述及其前景展望[J].科技资讯,2009(29).

[5]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0-03-15)[2010-05-12].http://www.gov.cn/2010lh/content-1555767.htm.

[6]吴信才,白玉琪,郭玲玲.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4).

[7]林锋.基于DotNet和Web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8]邹湘军,孙健,何汉武,郑德涛,陈新.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4(9).

[9]巫影.虚拟现实技术综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2,30(3):41-44.

[10]章小平,邓贵平.“智慧景区”建设浅探(上)[N].中国旅游报,2010-01-18:007.

猜你喜欢

旅游者虚拟现实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REALITY BITES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