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研究

2015-01-03凌世华

北方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制造业出口

凌世华

(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南宁 530022)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GDP每年增长均在8%左右,可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腾飞时期。众所周知,这一时期的经济支柱产业为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制造业高速推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制造业需求大量产业工人解决了我国就业困难的大问题。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在全世界排名前列,但是随着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卷土重来,再加上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经济颇受影响,经济出现了各种程度地下滑,他们为了保证本国人民的就业和本国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条例,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在这一形势下,积极调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制造业与贸易保护

(一)贸易保护并非是空穴来风

随着全球经济出现低迷的状态,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多家公司出现破产的情况,投资与消费方面都出现了各种下滑的现象,失业人口越来越多,给这些国家和企业都带来了发展的困境,在这一形势下,很多企业为了保证本企业的发展和盈利,都寻求政府的帮助,要求政府对进出口产品方面制定严厉措施和条例,以求对本企业和行业的保护,以此保证本国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保证本国制造业的发展。这些国家贸易保护的存在,使得我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阻止我国制造业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将对于我国以出口为主的产业带来很多的国际贸易方面的摩擦,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且还会长期存在。

(二)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份额大、依赖程度高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历来依靠“消费、出口、投资”三驾马车拉动,但实际上主要依赖于“出口”这一架马车。而贸易保护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假如这些企业和行业进行转型,开拓国内市场,加大内销,也会导致国内企业竞争的加剧,从而导致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国际贸易保护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挑战。我国处于生产价值链的低端,一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差,而且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存在着高速增长态势,造成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长,出口市场发展过快而混乱无序,这也使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成为众矢之的。

(三)别有用心的“中国威胁论”的存在

任何经济争端问题的背后必然是政治问题的侧面反映,深层根源是意识形态的对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基本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对于国外我国开展各种积极外交政策,与众多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但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复苏,在国际上使得少数西方国家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不少国家担心中国的崛起会打破资本主义联盟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从而打压我国制造业对外出口贸易,阻挠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甚至“谎称”我国一些产品是禁运对象,把我国列为反倾销的目标对象,严重阻挠我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部分国家相应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使我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无法进入或者退出原有的销售市场,无形中增加了我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重创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多为“中国制造”,少见“中国创造”

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弱势地位,处在价值链的末端,一些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被其他国家垄断。一方面,虽然我国制造业总量很大,但一直存在很大结构问题,大多企业都是生产密集型或者是劳动密集型,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大量消耗,致使我国众多制造业企业利润很低,基本毫无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形成自主品牌,所以中国产品多见“Madein China”,少见“中国创造”。虽然我国也在不断打造中国自身品牌,壮大民族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等方面缺乏自主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我国制造业受到贸易保护的影响。

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国际贸易保护对于我国制造业带来很大的程度的影响,使得我国一些产品的出口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障碍。对于这一情况,我国必须寻找应对贸易保护的对策,打破贸易壁垒,维护自身利益。[3]经过以上的分析,综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建议如下。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要求我们国家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那些出口为主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些劳动密集型、在经济方面处于低附加值状态的纺织业、手工产品加工业等方面,这些企业的出口产品必然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和品牌价值大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高利润阶段,都在督促我国经济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改变中国制造的低端情况。这需要我国培养和树立自身民族品牌,通过各种政策促进技术改革和创新、培养技术知识创新型企业,企业本身也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加快企业自身品牌的建设,我国制造业要摒弃高污染、低价值的工业发展的老路,向绿色生态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发展循环经济,走专业化、技术型的新型制造业。[4]

(二)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强对对外贸易的重视和保障

应对贸易壁垒必须对于中国制造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政策、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保护。为维护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国际形象,对于贸易保护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要积极同其他国家进行洽谈,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交易方面的原则以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同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这一终端解决机制起诉其他国家对于我国制造业的不公平待遇,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另外,我国要组织这些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企业加大对反起诉方面的法律学习,企业对于出现不公平的贸易待遇及时利用法律手段,企业之间进行联合,不能因为经济等方面的限制就放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相反中国企业应积极应诉,来实现自身权益。中国制造企业也应进一步开拓其他国际市场,全方位地发展,不依赖单个国家,加强新兴国家的市场开拓,对于产品方面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而非单一化,增强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的多样化。

(三)消费代替出口,刺激国内市场

面对我国经济模式的改革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我国企业应该更多将外销型转变为内销,开发和刺激国内市场,减少对于对外出口的依赖程度。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讲,我国国内的消费潜力很大,国内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我国企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的情况,开发适合国人的新产品,引导消费者消费本国产品,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国内竞争力。[5]对于企业而言,不但国外市场有序发展又有国内市场的发展保证,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使得中国制造企业经济循环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加强各国之间国际贸易的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已经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需要各个国家加强国际贸易之间的合作。虽然金融危机对于各个国家都有影响,但贸易保护对各国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个国家金融危机的解决并不是通过贸易保护这一手段解决的,更需要各国加强更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一时的贸易保护不但有损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不利于国家之间的长久合作与发展,所以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健康持久的国际贸易的体制,这才能从本上避免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6]

中国制造与贸易保护的这一问题还会长期存在,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制造应对贸易保护将是持久战,这需要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各方面的长期共同的努力,研究和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或策略,为我国制造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李 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机理与对策建议[J].兰州学刊,2013(8).

[2]杨一萍.对经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造”遭遇贸易壁垒的反思[J].山东纺织经济,2009(6).

[3]武震.“中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1(3).

[4]海 燕.“中国制造”应对贸易保护是持久战[J].中国商报,2011(8).

[5]李 建.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汉江论坛,2009(2).

[6]赵雪芳.在金融危机下认识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J].中国金融,2009(2).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制造业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给情绪找个出口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