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战略发展模式的定量测定

2015-01-02倪恒意

统计与决策 2015年14期
关键词:内外部关键因素矩阵

倪恒意,胡 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西安 710055)

0 引言

安德鲁斯首先提出了SWOT分析的概念,即就是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及其所处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综合进行考虑,制定企业战略[1]。SWOT分析是一种将企业的战略与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总结企业近期特征非常实用的方法[2]。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各因素进行精简和糅合,从而对企业所在整体环境进行统一分析,并借助SWOT分析图对企业的战略发展模式提出简单明确的建议,最终希望通过这种定量化的战略选择思路,为企业的战略分析和规划提供一条崭新的路径和方法。

1 内外部因素评价模型的建立

1.1 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改进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是定量化地反映企业内部环境中优势或劣势,为将来的战略决策做出准备的企业环境分析技术。与内部因素评价矩阵类似的还有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本文为了下述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的需要,同时为了使两个矩阵囊括的信息能够更为直接而便捷地运用于SWOT分析之中,达到两种分析技术无缝连接甚至合二为一的目的。因此,分别对两个矩阵进行一定的改进,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德尔菲法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而详细地分析,得出并分别确定10个关键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不必要将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区分开来,这一方面是为后续模型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本文对IFE和EFE矩阵的优化。因为某种因素可能是双刃剑,既是优势又是劣势,若此,该因素将在IFE或EFE矩阵中出现两次,并且被分别赋予权重和评分[3]。对某一因素重复的分析不但是资源的浪费,更是会给环境综合分析带来干扰。因此,在本文对IFE和EFE矩阵优化后,每种因素只需出现一次,得到一个权重和评分。

(2)采用德尔菲法对上述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数值范围为-3到3。-3分代表重要劣势或威胁,-2分代表次重要劣势或威胁,-1分代表一般劣势或威胁,1分代表一般优势或机会,2分代表次重要优势或机会,3分代表重要优势或机会。

(3)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每个因素以权重,其数值范围为0到1,所有权重之和为1,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由德尔菲法获得。这里之所以不用德尔菲法直接获得因素权重是为了简化专家的判断过程,专家可以轻易判断出A因素比B因素重要及重要的程度,但当要求多种因素之和为1时,主观衡量往往不够准确。

(4)第1~3步中的德尔菲法可以合并进行。每位专家需要从企业众多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选择10个因素,并为因素进行评分,最后对所选择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对企业目标影响程度大小的比值。征询者需要整合每位专家意见,专家提出自己与综合观点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这些原因也将被整合再次发送给每位专家,直至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为止。

(5)把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它的评分,即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评分。

1.2 评价模型的建立

建立评价模型的目的主要是为获得企业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及综合评分,为后续的SWOT定位分析做好准备。通过对IFE和EFE矩阵的改进,不但对企业原有环境信息进行了优化,同时使这些信息能够更为直接和便捷地运用于SWOT分析中。事实上,对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本身也就是SWOT分析的一部分,本文中只是借助IFE和EFE矩阵对企业环境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定量衡量,从而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总结和进一步地运用,在SWOT分析图中确定企业内外部环境最适合的应对战略。

表1 内外部环境评价模型

由IFE和EFE矩阵改进而来的内外部环境评价模型如表1所示,这种分析模型特别适用于以投资方式控股有多个下属子公司的集团企业、在多地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状况分析。因为这类型企业的各个子公司、分公司或是办事处基本上有着共同的内外部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及因素权重,只不过基于各个分部不同的具体情况,每个分部获得的因素评分是有差异的,而这也将影响到各个分部战略发展模式的选择。它们将根据自身不同的内部环境优势劣势程度,外部环境机会威胁程度,来选择最适合该分部的战略发展模式。

2 环境关键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和战略定位

2.1 主成分分析

将上文分析出的内外部环境关键因素分别看做一组变量,分别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由于关键因素的加权评分是无量纲量且具有相同的打分方式,因此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就不需要再对变量进行标准化了。由内外部环境关键因素构成的两组变量的加权评分可以表示为

按照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的原则来提取前k个主成分。为分别获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价值需要建立主成分的综合模型,这里以提取的k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来建立主成分综合模型,即

最后就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来计算出综合主成分值,而综合主成分值分别对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来说,就是其综合评价值。

2.2 战略定位

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从企业内外部环境中分别获得相应的综合评价值。首先令影响企业的内部环境的关键因素为IEn(n=1,2,3…),外部环境关键因素为EEn(n=1,2,3…),从企业内外部环境中获得的综合评价值分别表示为IE0和EE0。其次将IE0和EE0分别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SWOT分析图寻找某一企业或事业部、子公司的环境综合评价坐标(IE0,EE0)所对应的点。如图1所示,企业可以根据其环境综合评价坐标(IE0,EE0)所定位的点,在图中找出对应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现状的战略发展模式。

图1 基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SWOT分析图

在图1中,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状况而划定的企业战略发展模式,是基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SWOT分析图的创新改进而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条坐标轴的四个方向分别代表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传统的SWOT分析是将内外部环境状况在每一象限进行组合,从而获得SO、ST、WO、WT四种环境组合形式,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类型简单的战略应对方式。然而,面对一般企业内外部复杂的环境和多样化的战略选择,这种简单的SWOT分析模型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本文在对企业战略模式进行选择分析时,将SWOT分析图中每一个象限等分成两部分,依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价坐标所处区域,确定更为详细的企业战略发展模式。

以SWOT分析图的第一象限为例,如果综合评价坐标落入这一象限,就说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价值都为正。当综合评价坐标落入下方区域就说明企业内部优势相对于外部机会更大,此时企业需要运用自身强大的实力迅速反应,抓住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从而采取实力拓展型的战略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当综合评价坐标落入第一象限中的上方区域就说明企业外部机会相对于内部优势更大,此时企业需要利用自己相对有限的优势,竭尽全力去尽可能地抓住外部环境中巨大的发展机遇。因为相对于企业内部优势来说,外部环境中的发展机遇一旦逝去就很难再次获得,所以企业要采取机会拓展型的战略发展模式,合理运用自身优势紧握发展机遇从而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其他六种战略发展模式来说,其分析过程与前两种发展模式极为相似,当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状况定量分析出的综合评价坐标落入一定区域时,企业就能够确定出对应的战略发展模式。

3 实证分析

现结合具体实例对上述战略发展模式的定量测定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目标企业是陕西省的一家日化产品代理经销公司。公司现在需要对其下属的5个主要的分部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各分部的现状,确定战略发展模式。

采用德尔菲法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分别筛选出10个关键影响因素的结果列在表2中。

表2 SWOT定性分析确定影响陕西某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

3.1 内部环境的综合加权评分

根据内部环境因素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影响程度,将专家对其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作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公司内部环境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衡量,得出因素权重的过程如下:

公司对应于内部环境来说的战略目标有市场目标(市场占有和增长状况)、盈利目标、持续增长目标、企业精神目标,这些目标作为层次分析中的准则层,方案层则是公司内部环境中的10个关键影响因素,从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由于某些环境关键因素对部分战略目标完全没有影响,因此这是一个不完全的层次关系。根据由德尔菲法获得的判断矩阵得出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层次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其次依照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出方案层对于准则层每个项目的层次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再次进行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10个关键因素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程度,结果如表3、表4。

表3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表4 内部环境关键因素对战略目标影响程度的权重

表5 公司内部环境的综合加权评分

将由德尔菲法获得的对于公司各分部的内部环境关键因素的评分与上述根据关键因素对公司战略目标影响程度分析出的权重相乘,即得到公司内部环境的综合加权评分,如表5所示。

3.2 内部环境的综合评价

现对上述公司内部环境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综合加权评分值进行主成分分析,这里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输出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内部环境关键因素的解释总方差

按照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对公司内部环境的主成分进行提取。将得到的成分矩阵中的各主成分数据除以其对应特征值的平方根,即可得到该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如表7所示。

表7 内部环境关键因素的成份矩阵及主成分特征向量

得到主成分表达式后,按照3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来建立主成分综合模型如下:

将表5中的公司各地区分部内部环境的综合加权评分代入式(3),即可得到相应分部的内部环境综合评价值。

使用与对内部环境关键因素完全相同的分析方法,对影响公司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析,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评分,得到综合加权评分。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外部环境综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共提取4个主成分,并建立主成分综合模型,从而得出各分部的外部环境综合评价值。

3.3 各分部的战略确定

将公司在陕西省各地区分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评价值分别作为横纵坐标,定位于SWOT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而确定出各分部基于内外部环境现状的战略发展模式,如表8所示。

表8 公司各分部内外部环境综合评价值和战略发展模式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WOT分析,对于企业战略进行定量测定的新思路、新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弥补SWOT定性分析中存在的不足,使定量数据能在最大程度上对定性分析进行描述,使二者很好地结合。同时在实证分析部分,通过运用上述方法对陕西某企业进行分析,最终对其各分部都进行了综合环境评价,定位出战略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但是由于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和关键因素的评分都是由德尔菲法获得的,因而易由于主观判断的不准确,使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加权评分产生偏差。这就需要专家在了解目标企业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客观、准确地做出评价分析,以尽可能地减小误差。

[1]Kenneth R A.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M].Homewood:Richard D.Irwin,1971.

[2]邬适融.现代企业管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戴维.战略管理(第1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内外部关键因素矩阵
某军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外部环境分析及启示
油田企业内外部综合治理及生产要害部位的治安防范
污水检测的内外部质量控制分析
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日元走势
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关键因素与控制策略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