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路径

2015-01-02蒋沁燕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流通业消费品农村居民

■ 蒋沁燕(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4)

农村市场是我国范围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扩大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挖掘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优化都有着积极意义。农村消费品流通业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渠道,是繁荣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村居民增收缓慢、城市与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规模差距扩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等,严重影响了新时期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的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规模持续扩大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农村经济逐步向现代经济迈进,实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298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2005年仅为3255元,十年间增长了3倍。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步转变,农村消费结构逐步完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促进农村消费品流通业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格局。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显示,2014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602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9%。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近十年来(2001-2014年)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非常活跃,2009年首次超过2 万亿元,2013年首次超过了3 万亿元(见图1)。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商品的不断丰富、农村流通渠道的多元化,加之电子商务平台的迅速崛起。2009年,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十年峰值18.3%,近几年发展速度逐步减缓,2014年下降至12.9%。2005-2014年间,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到了14.7%,即便是2008、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经济低迷时,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保持着强势上升的劲头。

(二)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模式

近十年间,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模式,为农村市场活跃奠定了基础。过去我国由于生产力有限、物资匮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主体主要为国营企业,如国营商店、供销社等。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农村市场逐步繁荣,打破了国有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流通主体进入农村市场,如私营、民营、外资等。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超过2 万个。尤其是自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零售企业纷纷开垦农村市场,更是繁荣了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的繁荣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同时,长期受计划经济、农村市场萧条等因素的影响,供销系统“老大哥”的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尤其是自2012年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以及电子商务时代的特点,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推行了“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巩固其在农村市场中“领头羊”地位。可以预见,未来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中,供销超市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竞争会愈加激烈,也将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向发展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呈现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推动了农村消费品流通业交易方式、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农村消费品流通方式发展迅速。近几年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直线上升,2014年达到28.8%(见图2)。尽管与城市互联网普及率相比低了34个百分点,但增长速度较快,较2007年上升了近四倍。由此,农村消费市场中电子商务、网上交易规模呈现跳跃式扩张。另外,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达到1.78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1%,占全部网民的27.5%(见图3)。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上升、网民人数的增多,都促进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迅速发展。另外,“智能商店”业态革命期的到来,将为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经历了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三次信息科技革命后,“智能商店”将逐步取代百货店、连锁店、超市、网店,引领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大步向前发展。

图1 2005-2014年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名义增速(单位:亿元)

图2 2007-2014年我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变化趋势

图3 2013、2014年我国网民城乡结构对比

图4 2005-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四)“家电下乡”等惠民工程促进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繁荣

为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拉动消费,我国自2007年出台了“家电下乡”的惠民工程。先在山东、河南、四川试点,至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并适时对涉农政策进行了调整,如政策延期、以旧换新、农超对接等。此项惠民工程已于2013年全面取消,然而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促进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以2014年为例,农村居民消费家电7991.3 万台,实现销售额21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6%、9.4%。由此可见,尽管惠农政策已取消,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不减。这与农村收入水平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户消费意识的转变密切相关。另外,商务部组织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消费环境。扭转了当前农村流通发展滞后的局面,提高了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的集中度。未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攀升,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更加繁荣,促进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居民增收缓慢,限制了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步伐

消费与收入间的关系如同一对“孪生体”。没有收入,就不可能实现消费;收入的多少,决定了消费支出的数额。近几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2014年达到人均纯收入9298元。但相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而言,仍旧相对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农村居民收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农村消费品市场销售额上涨1.18%。由图4可见,相较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飞速上涨而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平缓,且呈现出二者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如2005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7238 元;2010年为13190 元;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至19546元。可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未得到有效提升。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较快、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严重不足,限制了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步伐。

(二)城市、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规模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制约农村流通业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规模较大,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以1978年为例,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505 亿元,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053亿元,占总额的77.6%。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消费品流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至1995年,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超过农村,占比54.55%;城市、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规模相差1.2 倍。至2005年,城市、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规模差距扩大至2 倍。2014年,城市、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规模差距进一步扩大,达到了5.28 倍;占我国总人口的50.31%的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73%。可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蓬勃发展,城市、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规模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过小,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意愿较弱,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突出矛盾点。

(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为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都推行偏向城市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大部分财政收入都用于城市建设中,城市发展迅猛。而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建设严重滞后,延缓了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的发展进程。事实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农村消费需求,进而决定是否能为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目前我国农村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使很多耐用品难以打开农村市场,无法为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不具备支撑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发展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体系发育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其一,商品流通网络不健全。受农村交通不便的影响,消费品流通环节较多、渠道较长,商品往往经多级批发才能到达最终消费者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商品价格有所上浮。相对而言,农村居民购买能力较弱,导致商品销售量下降,阻碍了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的繁荣。且超市、连锁分店等现代流通业态刚刚进驻农村市场,商业网点少、规模小,农村居民缺乏交换商品的有利场所。甚至由于商业企业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造成大量“三无产品”充斥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农村居民在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中,利益无法得到保证,便会选择到县城以上的地方购买商品。由此,大量的农村购买力涌入了城市,进一步繁荣了城市经济,造成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仍旧低迷。其二,市场管理不到位。21世纪以来,我国商业体制改革逐步完成,但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建设依旧滞后,尤其是缺乏对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的有效监督。商业企业的趋利行为,造成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中低档商品、废弃商品、伪劣商品等比例较大,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加上农村居民维权意识、能力薄弱,消费品流通成本高、诉讼费高、取证难、索赔难等,都导致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购买欲,不利于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体制,完善政府支持政策

在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已逐步迈入市场化运作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将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是促进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受地域、自然条件、人口素质等的限制,还必须有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由此,必须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体制,完善政府支持政策。具体可从以下几条路径入手:其一,科学构建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对现有的农村商业网点进行整合、改造,并适当增加;循序渐近布局流通网络,首先着力构建骨干网络,随后再逐步覆盖整个农村地区。其二,促进双向流通体系的形成。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主要为单向流通体系,即消费品由城市流入农村。政府部门要引导并加强城市、农村互动融合,构建农产品流入城市的流通体系,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构建集商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城市、农村双向流通体系,繁荣农村消费品流通经济。其三,推动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的网络化、信息化。政府部门引导并搭建农村消费品流通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行业自律;提高先进信息技术在农村商业企业的应用水平,逐步健全商品流通网络;提升农村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社会责任,政府加强准入管理,建立商品追溯体系,促进物美价廉的商品进入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

(二)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现代经济学之父Adam Smith指出:专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基础设施是决定市场交易规模的关键要素。由此,要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繁荣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经济,必须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针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我国国情,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农村地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地形特点复杂、基础条件差,造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投资大、风险高,且回收具有不确定性。仅仅依靠地方政府投入、农村居民投资远远不够。由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从财政、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适当给予政府扶持。如清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领域不合理收费、减免部分税费;适当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补贴范围与力度;灵活土地政策,实施土地补偿机制,降低企业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第二,丰富投资主体,鼓励BOT等融资模式。所谓BOT,即Build Operate Transfer,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模式。通常是私营机构与政府达成协议,由私营机构筹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管理、经营权;期满后,私营机构按照约定将设施移交给政府,由政府指定部门进行经营与管理。这样一来,有效解决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滞后、资金来源有限的问题。同时,还转移了投资风险,提高了建设水平。

(三)创新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模式,有效降低流通成本

我国农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尤其是贫困的西部更是如此;同时,农村居民购买力有限。这些都决定了单纯地依靠市场化调节手段,推动零售企业进驻农村市场的动力依旧不足。由此,必须依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与意识,创新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模式,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具体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连锁综合商场模式。在农村居民密度较大、收入较高、消费意愿强烈的镇、县开设连锁综合商场。如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进驻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的经验值得借鉴。另外,有两点必须引起重视:其一,消费品组合、价位必须符合当地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其二,建立不同业态经营方式,不能全盘照搬城市经营模式。第二,集装箱连锁便利店模式。城市零售业进军农村的主要障碍是风险大、成本高。由此,可以采用低成本的集装箱连锁便利店模式,既打消了城市零售业的顾虑,也促进了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持续发展。第三,车载流动便利店模式。在我国农村,流动贩卖随处可见,已成为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重要桥梁与纽带。然而,大部分流动商贩素质不高、产品把关不严,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利益。由此,可以在继续保持流动商贩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车载流动便利店模式。这一模式,对农村常住人口、消费能力要求不高,且具有流通性强、灵活的特点,定时定点上门销售,更是解决了偏远山区居民购买需求。

(四)提高库存周转率,提升流动资本利用效率

在农村消费品流通企业中,库存成本在其流动资产中占据着较大比重。因此,如何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于促进农村消费品流通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导向,选择适销对路的商品。这就对农村消费品流通企业的市场调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依据农村居民的需求结构进货,实现货畅其流。其二,引入ABC分类法,科学管理,有效降低批量采购与库存水平。流通企业实施批量采购,能够有效降低商品、物流成本。同时,也可能会面临库存积压、资本占用的困境。由此,农村消费品流通企业可推行ABC分类法,即按商品对其营业收入、利润贡献的程度划分为三类。依据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实现对采购与库存的科学管理,有效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提高商品周转率。

1.李骏阳.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创新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5(4)

2.刘雪芹,齐大朝,张立华.农村消费品电子商务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2013(28)

3.周桂良,毛丽娜,朱艳茹等.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4(10)

4.解宝苗,亓文国,张新强.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

5.李圣军.农产品流通环节利益分配机制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

6.杨伶俐.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4(3)

猜你喜欢

流通业消费品农村居民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发改委拟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用制度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PAHs将成消费品出口新门槛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