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流通视角下的社会消费需求扩充长效机制建设

2015-01-02陈建新郑宝华副教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364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3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商品流通消费品长效机制

■ 陈建新 郑宝华 副教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364、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常州 3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在21世纪后逐渐进入瓶颈期。而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也成了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阻碍。因此扩大内需,建立扩大社会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完善商品流通体系被认为是建立扩大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基本前提和持久动力。本文基于商品流通视角,深入分析了我国消费品市场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商品流通角度出发寻找扩大社会消费需求的突破点,希望为我国扩大内需,完善流通市场体系,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提供理论指导。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出口,其中消费是最稳定的经济增长动力。社会消费品流通体系是我国现代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消费总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为了扩大社会消费需求,有必要对我国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

消费品流通体系现状

(一)现代流通体系逐步建立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的消费品流通体系逐渐由“分配型”向“交换型”转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有消费品都严格按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指导方针进行分配。国有企业作为分配流程中的主体,将稀缺的消费品经过单一的渠道分配到社会其他部门。现代化市场改革后,国家取消了传统的流通体系,允许企业自行采购、销售商品,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流通格局。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流通业更是进入了百花齐放阶段,外资的涌入,为我国的流通体制带来了先进的经验方式和管理经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逐渐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流通体系。

(二)现代流通方式多样化

流通方式是指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总和。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方式业逐渐从单一到复杂、传统到现代。我国的消费品流通方式也从传统流通方式逐渐转变为现代流通方式,主要表现形式有:现代连锁经营的经营方式拓展了原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解决了总部、分店之间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技术的出现,使得商品交易的过程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节省了交易成本。

消费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体系分割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区域差异,呈现出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商品流通体系在城乡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城乡流通对象不同,城市流通的消费品多为手机、珠宝、健身等中高端商品,农村的消费品多为日常必需品,档次较低;城乡物流体系分割,大中城市高度繁荣,存在多种零售业态,而农村区域之间由于通讯、交通的不畅,使得物流体系发展滞后;城乡流通主体有差异,城市流通主体大多为大中型企业,组织和专业化程度较高,而农村的流通主体呈现散、小、差的特点;城乡流通制度差异,城市的流通制度和规划均是在政府指导下完成的,而农村地区是各级政府、农民个体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

(二)流通体系结构不合理

消费品流通体系结构是流通体系的关键,反映了消费品流通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和相互联系。我国消费品流通体系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形式有:空间结构方面,农村与城市,中西部与东部之间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消费品市场建设较为完善;流通组织结构方面,我国的流通体系组织结构主要存在由于产业进入壁垒低、规模效益差等原因而导致的地区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的问题;业态结构方面,随着外资零售业的进入,多种零售业态共存导致了不同业态之间相互混战,低效率运营的问题。

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建立的总体框架设计

(一)扩充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对商品流通体系的要求

1.流通业态多元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消费需求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于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消费层次和消费偏好,因此需要多种流通业态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要建立社会消费需求扩充长效机制,各种流通业态需要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精准的定位。同时多种流通业态应该和谐共存,互补发展。建立扩充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要求不断的创新经营思维,建立多元化的流通业态。

2.流通体系运作效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商品流通体系运作效率较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商品的损耗和浪费,并传导至商品的最终价格,导致零售价格的偏高,影响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高效率的商品流通运作体系,可以解决供求端的结构性矛盾,降低价格。要提高商品流通体系的运作效率,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造,促进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图1 扩充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流通体系框架

3.城乡流通一体化。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存在着巨大差异,农村地区的消费要落后城市10-15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会不断向城市居民趋同,因此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巨大,然而薄弱的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已经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建立扩充社会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应加快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促进城乡流通体系一体化的发展。

(二)扩充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建设的总体框架

笔者建立了扩充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1.适度集中、结构优化的流通组织体系。商品流通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扩充社会消费需求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以流通组织为现代市场的主体。消费品在流通体系中依赖流通组织进行流通,具体来说包括快速消费品流通组织、耐用消费品流通组织、农产品流通组织等。在该流通组织体系中,不仅包括国有流通企业,还包括个体私营、中外合资等经济组织。笔者认为适度集中就是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流通组织,提高市场集中度;结构优化就是要形成主次分明,各流通组织协调发展的局面。

2.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流通市场体系。社会消费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制度完善的现代消费品市场体系。消费品流通市场体系具体包括:城市、农村、国际等消费品流通市场体系。竞争有序的流通市场体系有助于充分合理的公平市场竞争,保持市场充分的活力。城乡一体化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3.吸收创新、层次丰富的流通业态体系。在现代的消费品市场中,存在着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层次。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扩充社会消费需求,有必要在吸取国外先进业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业态创新,建立层次丰富的流通业态体系。具体来说,流通业态体系包括以综合为特征、以专业为特征、以需求量为特征的消费品流通业态。

建设社会消费需求扩充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流通新政策的落实,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之前我国实施的流通新政策比如:“万村千乡”、“新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促进农村的消费需求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诸多流通政策应继续完善和落实,建立起后续监管的长效机制。即完善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监管法规,建立健全的农村消费者市场管理机构;立足农村市场实际,提升农村消费品市场运作效率,提供适合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商品和服务;积极培育农村消费品市场参与主体,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这是做大做强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根本。

(二)加大物流体系投入,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物流等基础设施是健全商品流通体系的物质条件,虽然物流体系投入巨大,但其具有提高流通效率,扩充社会消费需求等长期作用。加强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当地的流通网络,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推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物流融合,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物流格局,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的城乡共建、共用;培育区域物流体系,完善消费品配送体系;发展管理科学化、流程标准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上述措施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阶段物流配送体系与商品流通业发展不适应的局面,进而促进社会的消费需求。

(三)健全消费品市场体系,增强市场活力

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消费品市场体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消费品市场,有利于实现内外联动,控制商品定价权;依托不同市场区域,建立以大中城市消费市场为主导、农村市场为基础的多层次流通市场体系;加快零售企业的联盟合作,由激烈的市场竞争转向协同合作转变,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既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扩充了消费需求;参考流通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引导批发市场向专业化、商场化的管理转型。

(四)创新流通业态体系,满足消费者需求

我国零售业态百花齐放,要进一步优化结构,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有重点的发展多种形式的购物中心,以超市为基础,商场为主导,建立不同业态结构协调发展的流通业态体系。发达城市本身就高度繁荣,因此商业业态的发展应是多元化和便利化的;针对农村等落后地区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应积极引进各种商业经营模式,引导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笔者相信不断创新消费服务方式、优化商业布局能够扩充社会消费需求,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

综上,本文在我国商品流通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扩充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对消费品流通体系的要求,并构建了建设社会消费需求扩充长效机制的总体框架,最后提出了完善消费品流通体系以建立扩大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对策及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虽然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消费量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流通结构不合理、流通体系不完善等缺点;“万村千乡”等流通新政策对增大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效果显著,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建设依赖于流通新政策的继续实施;加大物流体系投入、健全消费品市场体系、创新流通业态体系等都有助于社会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设。当然流通体系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在未来研究的过程中还可以从大宗商品等角度来探讨扩充社会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建设。

1.陈金波.流通方式的发展与现代流通方式的建设[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9)

2.丁国华.在经济转型中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J].经济研究,2014(2)

3.马龙龙.流通产业政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中国流通经济,2013(3)

5.洪涛.我国城乡流通业协调发展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14(12)

猜你喜欢

商品流通消费品长效机制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发改委拟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用制度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PAHs将成消费品出口新门槛
2011商品流通国际论坛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