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性矿渣粉活性激发剂配方试验研究

2015-01-01袁俊航

钻探工程 2015年6期
关键词:胶凝矿渣碱性

袁俊航,隆 威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我国的矿产开采量占世界首位,由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脱节,这些年来采矿造成了诸多破坏[1]。现在大部分矿山开始采用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胶结充填技术,选用的胶凝材料主要为碱矿渣胶凝材料[2]。碱矿渣胶凝材料在原材料来源广、消耗资源量小、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等方面要优于水泥,碱矿渣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胶结各种粗细集料[3]。

矿渣粉自硬性极低,必须经过激发才具有一定的强度。目前,最普遍的化学激发方法就是硫酸盐激发和碱激发。硫酸盐激发矿渣粉也就是在碱性环境中加入硫酸盐,使得矿渣粉的活性得到更有效的激发,碱性环境中的OH-使得矿渣粉中的离子键与共价键破坏,生成了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铝酸钙,SO42-加入后,就会与三氧化二铝和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这样钙离子、铝离子的消耗加速了矿渣粉的水化作用。Na2SO4加入后的水化产物有以下3种:杆柱状沸石类水化硅铝酸钙钠、无定形C-S-H凝胶和针状钙矾石类水化硫铝酸钙,这3种产物可以形成密实的空间网络结构[4]。

本试验将利用酸性矿渣粉为原材料,而酸性矿渣难激发,经过室内试验取得优化的激发配方后作为胶凝材料,再胶结集料来制成一种低成本、性能优越、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砂浆充填材料,这将扩大矿渣粉的应用范围。因此研究采用酸性矿渣作为胶凝材料,既提升了社会经济价值又保护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试验原材料

1.1 矿渣粉及其性能分析

试验所采用的矿渣粉来自湘潭钢铁厂,比表面积是300 m2/kg,其组成成分见表1。

表1 矿渣粉化学成分百分含量 %

矿渣的质量评定主要依据化学成分分析法。矿渣的质量系数根据《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 203—2008)标准[5]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可知,质量系数K=0.76<1.2,质量一般;碱性系数 R=0.46<1,属于酸性矿渣;活性系数 H=0.22 <0.25,属于低活性矿渣;水硬系数b=0.77<1,说明矿渣中活性组分的含量低于非活性组分的含量。

1.2 试验用砂

每次取天然河砂500 g,进行3次筛分试验取平均值,结果如表2所示。试验所采用的是经过2 mm的细筛天然的河砂。

表2 天然砂颗粒筛分结果表 %

1.3 试验水泥

试验所采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PO 42.5。水泥用于对比试验。

1.4 化学激发剂

试验所采用的化学激发剂:NaOH、Ca(OH)2、KOH、Ba(OH)2、Na2CO3、KHCO3、Na2SiO3·9H2O、CaSO4·2H2O、KAl(SO4)2·12H2O 等,均为市售分析纯固体,呈粉末状。试验所采用的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钙。这类减水剂具有价格便宜、来源丰富和应用较广等优点。减水剂对砂浆有分散、润滑和空间位阻的作用。

2 化学激发矿渣粉基胶凝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试样采用4 cm×4 cm×16 cm的铸铁模具,使用前应刨光试模内表面,模具的不平度应小于边长的0.05%,各相邻模片组装后不垂直度应低于±5°[6]。试验的水灰比为 0.4,3 块试样为一组。试样制备与养护的具体过程如下:准备试模、计算、搅拌、将净浆倒入试模内、养护。本测试采用的仪器为NYL-60型压力试验机(如图1)。试验以抗压强度值为标准来判断各种激发剂对矿渣粉的激发效果,通过试验来分析各种激发剂掺量范围,最后进行正交试验来进一步分析各组合值、确定优化配方。

分别选用 NaOH、Ca(OH)2、KOH 和 Ba(OH)2四种碱激发剂对矿渣粉来进行激发,掺量为矿渣粉质量的2%、4%、6%、8%,水灰比为0.4,测定其1 d、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图1 NYL-60型压力试验机

表3 单一激发剂试验结果表

根据表3中试验可知,NaOH的掺量为0~4%而KOH的掺量在0~6%时,试样3个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都会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NaOH的掺量超过4%以后,KOH的掺量超过6%以后,试样抗压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浓度效应”导致的,当掺量小于最佳掺量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强碱对矿渣的激发作用不断增强,水化产物的生成速度也会加快,从而有利于强度的增强,但是当浓度超过这个值时,OH-离子浓度过高,水化物会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矿渣粉颗粒表面,阻止其内部继续水化,从而导致强度降低。KOH和NaOH激发机理相同,它们的激发作用主要是使矿渣中的玻璃体发生结构离解,在OH-作用下玻璃体中的≡Si-O -Si≡和≡Al-O -Al≡键断裂,形成[SiO4]4-和[AlO4]5-进入液相,形成分散的絮凝状产物。絮凝状产物增多后发生缩聚反应,最后形成主要成分为C-S-H、C4AH13及 C2ASH8的凝胶或复杂的晶体和无定型结构水化产物[7]。但是相同质量的KOH比NaOH的OH-少,碱性弱,激发效果要次于NaOH。通过对比可知,KOH的激发效果要优于NaOH,原因是K+参与反应使得生成物更为复杂。

Ca(OH)2的激发作用由于其溶解于水中后会产生Ca2+与OH-,附于矿渣粉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溶液,OH-同样的会破坏矿渣粉玻璃体结构,随着Ca2+与OH-发生反应不断被消耗,使得Ca(OH)2更快水解生成水化硅酸钙,从而增大抗压强度。其发生的反应主要有:活性SiO2+mCa(OH)2+nH2O→mCaO·SiO2·H2O;活性 Al2O3+xCa(OH)2+xH2O→yCaO·Al2O3·H2O[8]。由表 3 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同样由于“浓度效应”,Ca(OH)2的掺量为0~4%时,试样的抗压强度会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掺量 >4%以后,掺量越高抗压强度越低,Ca(OH)2的激发效果没有前2种强碱效果好,其原因在于Ca(OH)2的溶解度低,溶液的碱性较弱。

Ba(OH)2该种激发剂的效果与前几种碱激发剂相差很大,主要是因为Ba(OH)2的溶解度很低,属于弱碱,溶解于水中的OH-较少,溶液的碱性很弱。

由表3分析可以得出,NaOH和KOH对矿渣粉的激发效果较好,但是KOH的价格很高,所以不适合作为激发剂;Ca(OH)2的激发效果一般,可以与其它激发剂配合使用;总体来说,各种激发剂的掺量比较高导致成本较高,将其复合以后可以降低成本。适宜作为主要碱激发剂的为NaOH和Ca(OH)2。将这2种碱复合并固定其掺量再加入其它的激发剂,来判别新加入的激发剂性能优劣,以便寻求更好的配方。复合激发试验结果见表4。将M1与K1对比可知,NaOH与Ca(OH)2复合可以提高激发矿渣粉活性的效果。

由表4可知,在2%NaOH+2%Ca(OH)2+KHCO3体系中,通过与M1的对比知KHCO3的加入能够使得激发效果得到加强。KHCO3的掺量在1%~3%的范围内增加时,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都有所增大,说明KHCO3的掺量能够使得激发效果加强,当掺量为3%时,1 d、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与M1对比分别增加了 3.4、11.2 和 7.6 MPa。KHCO3加入后,会使得溶液酸化,使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是抗压强度还是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KHCO3在溶液中可以水解为HCO3-和 K+,参与了矿渣粉的水化反应,使得生成物的成分更加复杂。

表4 复合激发试验结果表

2%NaOH+2%Ca(OH)2+CaSO4·2H2O体系中,CaSO4·2H2O掺量在1% ~3%时,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随着其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但是1 d的抗压强度总体来说是减小的。掺入CaSO4·2H2O后,1 d、7 d 和28 d 最大的抗压强度分别为8.2、10.2 和17.4 MPa,与 M1 相比,分别降低了 1.8、7.8 和 11 MPa。由试验结果可知,在碱性条件下加入CaSO4·2H2O后不能使激发效果增强,反而减弱。石膏加入后参与的反应主要是Al2O3+3Ca(OH)2+3(CaSO4·2H2O)+aq→3CaO·Al2O3·3CaSO4·32H2O。由于本矿渣粉属于酸性矿渣,其中Al2O3的含量低,会先与NaOH、Ca(OH)2反应生成Al2O3·pCa·4H2O,没有多余的Al2O3与石膏发生反应。多余的石膏会阻碍水化物的扩散,在硬化体中以低强状态存在,强度大大降低。

2%NaOH+2%Ca(OH)2+Na2SiO3·9H2O体系中,Na2SiO3·9H2O的掺量在1% ~3%范围内变化时,随着其增大,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大,1 d、7 d和28 d的最大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12.8、26.4 和31.8 MPa,与 M1 相比较,分别增加了 2.8、8.4 和3.4 MPa。加入Na2SiO3·9H2O 后,体系的激发效果有所增强,但是后期抗压强度增大的不多,效果不理想。Na2SiO3·9H2O水解后可以生成OH-,使溶液的碱性增强,这一点与NaOH的激发机理相同。仅有OH-离子对矿渣玻璃体产生解聚作用,解聚出的[SiO4]4-数量是有限的,该反应也是比较慢的,Na2SiO3·9H2O 水解后可以产生[SiO4]4-离子,加速[SiO4]4-离子与 Ca2+、Al3+等离子的缩聚反应生成胶凝性物质,所以Na2SiO3·9H2O起到双重激发的效果。

2%NaOH+2%Ca(OH)2+Na2CO3体系中,Na2CO3的掺量在1% ~3%的范围内变化时,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随着其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掺量为3%时,1 d、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最大值达到了19.0、36.8 和 41.8 MPa,与 M1 相比,分别增加了9.0、18.8 和 13.4 MPa,效果很好。Na2CO3对矿渣粉的作用可以表示如下:Na2CO3+H2O+Slag→Na2CO3+Ca(OH)2→NaOH+CaCO3,NaOH和Na2CO3水解分离出OH-,OH-离子透过矿渣粉颗粒的表面后进入其玻璃体结构内部孔穴,与Ca2+作用后解体玻璃体结构,使得Ca2+和SO42-变成游离体,游离的Ca2+和SO42-反应会生成低碱度的C-S-H凝胶,之后会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网络结构,C-S-H凝胶形成后会覆盖在矿渣粉的表面并且占据着溶液中的很多空间,导致了离子的游离速度变慢,从而减慢了水化反应[9]。

2%NaOH+2%Ca(OH)2+KAl(SO4)2·12H2O(钾明矾)体系中,KAl(SO4)2·12H2O的掺量在1%~3%的范围内变化时,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会随着其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折点对应着掺量为2%的位置。1 d、7 d和28 d的最大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14.8、26.8 和38.8 MPa,与M1 相比,分别增加了4.8、8.8 和 10.4 MPa,说明 KAl(SO4)2·12H2O 助激增强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外加剂。KAl(SO4)2·12H2O在碱溶液中分解式为:2KAl(SO4)2·12H2O+8NaOH+nH2O→K2SO4+3Na2SO4+2Na[Al(OH)4]+(n+12)H2O。碱性环境中的OH-使得矿渣粉中的离子键与共价键破坏,生成了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铝酸钙,SO4-加入后,就会与三氧化二铝和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这样以来就使得溶液中的钙离子、铝离子被消耗,从而加速了矿渣粉的水化。由于试验所用矿渣粉属于酸性矿渣,Al2O3含量较少,而Na[Al(OH)4]在溶液中又以 Na+和 AlO2-的形式存在,所以对提高试样的强度有良好的作用。

分析可知,作为外加剂效果最好的是Na2CO3,其次为KAl(SO4)2·12H2O和KHCO3,而KHCO3价格较高,不适宜作为外加剂;Na2SiO3·9H2O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掺量较少的情况下抗压强度提高不多;而CaSO4·2H2O的加入会使抗压强度降低,不适宜作为外加剂。

通过复合激发试验分析可知,适合作为外加剂而且比较有效的是Na2CO3、KAl(SO4)2·12H2O,所以最终选用 NaOH、Ca(OH)2、Na2CO3和 KAl(SO4)2·12H2O来复合做正交试验来优化配方。正交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正交试验结果表

根据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可知,1 d最优配方为3%NaOH+2%Ca(OH)2+2%Na2CO3+0.5%KAl(SO4)2·12H2O。7 d最优配方为2%NaOH+1.5%Ca(OH)2+2.5%Na2CO3+1.5%KAl(SO4)2·12H2O。28 d最优配方为2%NaOH+1.5%Ca(OH)2+2.5%Na2CO3+0.5%KAl(SO4)2·12H2O。

结合以上复合激发最优配方分析可知:1 d的最优配方早期强度较高,而28 d最优配方的后期强度较高。通过对比可知,28 d的最优配方是最节约成本的,所以将采用28 d最优配方激发矿渣粉来胶结细砂,以28 d最优配方激发矿渣粉得到的1 d、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如表6所示。

表6 28 d最优配方激发矿渣粉验证试验表

本试验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得胶凝材料的成本减少。试验所用矿渣粉与各种激发剂的价格均以大概的市场价格为标准,可能会有小幅波动。生产1 t矿渣粉胶凝材料最终的成本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每吨胶凝材料总价格在251元左右,而每吨PO 42.5水泥的价格在400元左右,所以此胶凝材料可以降低成本37.5%左右,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表7 胶凝材料价格分析表

3 总结

通过单一试剂激发试验,分析了各单一激发试剂的激发机理,并通过试验结果和实际情况选用了NaOH与Ca(OH)2进行复合激发矿渣粉试验。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机理分析,最终确定Na2CO3和KAl(SO4)2·12H2O作为外加剂,既可以使强度提高,价格又比较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1 d、7 d、28 d三种最优配方,并最终选用28d最优配方2%NaOH+1.5%Ca(OH)2+2.5%Na2CO3+0.5%KAl(SO4)2·12H2O进行了胶砂试验。本试验效果明显,不仅实现了激发酸性矿渣粉的目的,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此研究对酸性矿渣粉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乔登攀,姚维信.现代采矿理念与充填采矿[J].有色金属科学,2011,(2):7 -14.

[2] 周爱民.矿山废料胶结充填[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20.

[3] 张云鹏,等.高炉矿渣超微粉技术浅谈[J].江苏冶金,2007,(8).

[4] 于衍真,王建荣,伊爱焦,等.用矿渣处理制革废水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1999,(4):24 -26.

[5] GB/T 203—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S].

[6] 纪午生,陈伟,等.常用建筑材料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288-296.

[7] 曾燕伟,杨南如.化学激发胶凝材料的水化和硬化[C]//曾燕伟.化学激发胶凝材料研究进展.江苏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84-195.

[8] 潘庆林.粒化高炉矿渣的水化机理探讨[J].水泥,2004,(9):6-10.

[9] 马保国,朱平华.固体碱激发剂制备碱-矿渣-高钙粉煤灰水泥的研究[J].粉煤灰,2001,(4).4 -6.

猜你喜欢

胶凝矿渣碱性
养护与拌合条件对碱渣-电石渣激发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钛矿渣作水泥混合材的应用研究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12Cr1MoV焊接接头在碱性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高钛矿渣制备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研究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多元胶凝材料体系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基于抽样地质统计学的矿渣资源评价
钢矿渣复合掺合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日常生活的碱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