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2014-12-31刘冬丽昌艳军广东省人民医院PICU广东广州510030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口病重症

刘冬丽,昌艳军(广东省人民医院PICU,广东 广州 51003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小儿手足口病为近年流行的一种见于小儿的急性传染疾病[1]。其致病原因为多种肠道病毒入侵引起,主要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2]。少数患儿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迅速发展可导致死亡。2013年6月~2014年5月对重症手足口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提高了临床疗效,促进了患儿康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82例,均符合《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治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0.6~7岁,平均(3.5±0.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0.5~6.9岁,平均(3.4±0.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0.6~7.1岁,平均(3.5±0.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儿均隔离治疗,主要给予病毒唑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交替应用快速降颅压;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 g/kg,分2~5 d使用;对血象偏高的患儿加用抗生素抗感染,同时注意保护胃黏膜,心功能不全的患儿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肺功能不全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口腔溃疡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补液和退热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首先,做好年长儿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以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治疗时多鼓励表扬患儿,使其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同时做好与家属的有效沟通,安抚家长,得到家长配合。②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根据需要进行动脉内持续压力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患儿出现临床症状,及时对症进行护理,鼓励患儿多喝水,使用肛温线持续监测体温,出现发热倾向,立即采用物理降温,切忌不可使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过高。③用药观察和护理,使用高渗性甘露醇、甘油果糖及免疫球蛋白患儿,要求留置针时间应不超过3 d,使用前抽回血或推注至少5 ml生理盐水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药物使用后5 min内必须观察有无外渗漏,并密切观察用药效果。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强对手足口病护理质量的管理,建立手足口病优质护理质量督导管理机构,加强督促和检查。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1.3 疗效评定标准[3]:根据以下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患者住院后(2.1±0.4)d开始好转,住院时间(5.0±1.2)d,无并发症。良:患者住院后(3.1±0.6)d开始好转,住院时间(6.0±1.2)d,几乎无并发症。可:患者住院后(4.1±0.4)d开始好转,住院时间(8.0±1.1)d,出现并发症。差:患者住院后(5.1±0.7)d开始好转,住院时间(11.0±1.2)d,有明显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护理后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结果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3例(7.32%),而对照组只有10例(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 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一般患儿经1周治疗后均能痊愈,预后良好,但有少数重症患儿由该病并发脑膜炎、脑炎、瘫痪等严重并发症,不仅病势进展快,容易造成死亡[4-5]。因此,加强该病的预防十分必要,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其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本文通过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护理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优占73.17%(30/41),优良率为90.24%(37/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在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3例(7.32%),而对照组只有10例(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观察组并发症比对照组少,说明精心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患儿思维并不成熟,行为并不理智,护理困难,易产生并发症。而且通过护理干预,可以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6]。

[1] 刘海玲.护理干预对手足口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154.

[2] 徐丽娟.手足口病59例重症征象早期识别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165.

[3] 孙建伟,许汴利,郭万申.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险因素探索与死亡病例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256.

[4] 何国珍,蒋红平.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0):34.

[5] 陈月华,胡 霞,胡 丹,等.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干预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2):321.

[6] 彭碧文,陈文娜,彭晓欣,等.手足口病8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28.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口病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